想必是考虑到她家人多宅小,姐妹们共处一室,确实需要些私人空间。这个匣子,恰恰满足了她的这部分需求。
于这体贴处春风化雨,确实是静言的做派。
每每想到这些,若萤便回忆起他躲避她的心意时的闪烁目光,便不由得忧郁起来,往往要走神好久。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滑过。
从立冬的那天起,就一直断断续续地在下雪。都说瑞雪兆丰年,对于三房来说,一切也似乎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老四的饭庄别出心裁,弄了个“仙姑会”,把草菇当成主角,烧、炖、煸、炒、熘,变着花样儿地上,虽然价钱不菲,但架不住东西稀罕,加上人心虚荣,你吃得我也吃得的心理作怪,一时间,倒是销售极旺。
县城那边也出了名,拐着弯儿地又有三两家客户找上门来。基本上,菇房里的菇子有八jiu成年前都已给定完,剩下的一些留作日常零售,以及自家亲戚受用。
也是若萤该当要赚钱,赶在了所有人都很重视的年前,推出了这东西。
为了便于管理菇房,高驼子抽空在菇房外搭了间草屋,置上简单的寝食用具,正儿八经地过起了快乐单身的日子。靠山吃山,尽管冬天漫长而寒冷,但是不愁没有柴火取暖。那满山遍野的荆榛野草,随便薅两把,就够烧上几天了。
除了烧炕取暖,每天还要严密监控菇房里的温度、湿度,必要时,还要烧上两把草,给温室升温。
升温方法是在修建之初,就已经设计好了的:凡地下、墙壁间,俱留出了烟道。届时在出口位置生火,烟火顺着通道流窜,既给房屋增加的温度,又不会导致烟气弥漫,毒坏了菇子。
玉兰则专心照顾山后茅屋里的病患。这比砍柴干农活儿要轻省,可她却从心里不愿意,嘴上成天能挂个油瓶一样嘟着。
她只想跟在若萤身边,不管是做什么,都是情愿的、欢喜的。
若萤不像别人,喜欢问东问西,喜欢絮絮叨叨啰里啰唆。没有什么事情安排的时候,若萤几乎是不管她的,任由她发呆走神,也不会去说个笑话什么的打扰她。
高玉兰就觉得自己既有归属,又很自在。这样的日子,真想保持一辈子不变。
叶氏不止一次说,这孩子属秤砣的,认准谁好,那就是一丝瑕疵也没有。自己认为好的,也不许别人说不好。
也就是她人高马大气势逼人,别人轻易惹不起,但凡换作别人,这么霸道任性,身上还不定落下了多少伤疤呢。
腊月成天忙进忙出,山上山下、街面、铺面,哪儿有生意,哪有他的身影。
小芒则成了他的狗腿子,凡有杂务,交待下去,小芒就跟兔子似的跑得飞快。
作为账先生的若萌,每日里除了认字、写字、记帐本,也不敢弃了女红。当她做针线的时候,叶氏便会在一旁教一些人情世故和当家理政的事例,一心想要把她培养成为令人满意的日后的当家主母。
逢这时,若苏也会在一旁仔细聆听。
她的绣活儿已经在地方上相当有名气了,再不像刚开始的时候,为了两个钱,求着绣坊派点活计做。而今的她,只消静静地坐在家中的热炕头上,等着人家慕名而来求做活计。要做不要做,要多少工钱,也能够由自己作主了。
为了襄助她的手艺提升,若萤私下没少费心思,去县城几次,暗中寻访名家遗作,或绣片、或手稿,千方百计弄了来给若苏作研究、学习。
这也成了她努力赚钱的动力之一。
只要钱足够多,就能够去南方的丝绸之乡搜罗到更多的上乘绣件;只要钱足够多,甚至可以请个老绣娘回来,养老的同时,也能够让她倾尽全力地指导若苏。
她并不想让若苏一辈子做个养家糊口的绣娘,但若是兴趣所在,却是十分有必要鼓励和精进的。
山上,大显安心修练。现在的他,基本上衣食无忧,也能够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功课上了。
定慧似乎是找到了心灵的寄托,跟着大显须臾不离,认字、诵经,洒扫殿宇庭院,接待香客信徒。也不多话,明明人就在眼前,却每每像是不存在似的。
若萤对此表示过担忧。考虑到他年纪轻轻,出家可以,但也不必一辈子做和尚。他的遭遇,跟腊月他们差不多,哪就至于看破红尘呢?
所以她想,也许哪天自己的力量足够大的时候,能够劝说丑瓜下山来,娶妻生子,好歹给他的祖先们留个添分祭扫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