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盗墓者的遥远旅途>第十六章 大餐,准备,出发

昨天晚上的毕摩仪式结束后,李安找到我们各自拥抱一下,就坐上索马头人为他安排的小车和我们saygoodbye了,山外还有一大摊子头疼的事情等着他处理。

而种马知道莲蕊看见他疗伤全过程后,就躲在补火毕摩的房子里说什么都不肯出来。

“我被莲蕊看光了,她必须娶我,哦不对,是她必须嫁给我才行,这是我们老马家的规矩。”种马躺在宽大的藤椅里以一副葛优躺的造型认真说道。

补火毕摩名不虚传,他的治疗方案效果很好,第二天种马就能自由地使用他的屁股了。

经过那星火一般的炮制,种马现在身上的皮肤变成稍微泛黑的古铜色,比之前带点娘炮的样子顺眼多了。

我哈哈笑道:“我是没意见,不过你恐怕要先过了阿喜这一关才行。”

阿喜和莲蕊青梅竹马,又是索马头人的唯一徒弟,是作为下一代马几山寨头领培养的,绝对算是种马情路上的劲敌啊!

想起这个情敌的强大,想到阿喜看向莲蕊的眼神,种马的脸上多了一层深深的担忧。

“行了,种马兄,老爷子他们说在准备东西,等准备好了我们就要出发了,到时候有的是我们忙的,趁现在有空,你真的不出去逛逛?”我问道。

“坚决不出去!你等会给我带点吃过来就行了。”种马摇头道。

“哎呀,今天可是索马头人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专门在堂屋的三锅庄上准备了无数好吃的彝族风味大餐哦!啧啧,坨坨肉,坨坨鸡,香喷喷的!听说莲蕊还要唱祝酒歌来敬酒呢,可惜你不去,那我走了。”我抬脚往门外走去。

“飕!”只见一个黑影从椅子上弹起来就消失不见了,看来这只大种马这回是真的发春了,色字头上一把刀啊!

我跟上去问他:“你冲这么快知道在哪里吗?”种马用鼻子嗅着说道:“这边,肉香的味道最大。”我忘了这一茬了,这货的鼻子比狗灵。

索马头人的堂屋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远远就听到门口有人在对我们喊:“嘎哟啦哦!”意思是稀客。

我好歹也算是南边县人,除了太生僻的彝家规矩不懂之外,简单的还是能来两下子的,我马上回答道:“嘎则哦!”意思是“不稀客!”

来人将我们引进堂屋,我们似乎来的有点早,还没开席,不时有人在这里穿梭往返忙碌地布置着宴席。

我一眼就看到了挺立在火塘边的“三锅庄”。

彝家人设立“三锅庄”时主人要在毕摩处算一个良晨吉日后才开始立。“三锅庄”一般设在住房堂屋的左侧,在住房堂屋的左侧先挖一个直径为30到40公分的坑作为主塘,主塘的边缘由三块半圆形的锅庄石作铺垫,拼合为圆形火塘,这个装置彝族人民称它为“管底”。

与此同时,在铺垫好火塘边缘后,将另一组三块月牙形的“三锅庄”立于前一组的拼合处,弯牙处朝上,朝下部,也就是庄根部埋于地下,在埋根部时一定要牢固。

三个弯月牙状的锅庄石立好后,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点,架上锅故称“三锅庄”。

在“三锅庄”火塘一米左右的正中,则用铁丝或钢丝吊着一长方形的木架,木架上铺垫着竹帘,以做烘烤食物之用。

我饶有兴致地研究着“三锅庄”,种马则加快鼻翼鼓动的频率,在各种已经上席的美食当中来回细嗅着。

我正想嘲笑因为闻到辣椒面狂打喷嚏的种马,“哈哈,人到齐了没?准备开席吧。”索马头人和我爷爷一干人等鱼贯而入。

来的都是熟人,除了我们四人,还有阿喜,补火毕摩以及三个长老,唯独不见莲蕊。

种马看到阿喜就想起了阿喜在毕摩仪式上对他的“威逼”,立刻怒目而视,阿喜则一副冷漠的表情,直接无视种马。

这时索马头人让爷爷,我和种马上座,种马道:“这样不好吧?”

我让种马尽管过去坐下,给种马简短地解释了一下彝家招待客人的风俗。

彝家人用餐时讲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长辈坐上席,客人坐上席或上方,晚辈只能坐下方的座位;招待客人时,好酒好菜都先敬客人或长辈。

吃饭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马勺子。吃饭时,大家围坐成一圈或一排,一簸箕饭和一木盘坨坨肉以及一木盆汤菜放在中间。

每个人用右手握马勺,左手拿肉,并按或饭或肉或汤朝着自己方向的边沿依次动手,忌讳伸出长手越过自己的方位老远去拿肉、舀饭和舀汤,以“先汤后饭再肉”的方式用餐。

索马头人见众人都坐下了,笑着说道:“今天都是自家人吃饭,不用讲究太多规矩,敞开整!”

爷爷让我和种马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否则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像这样吃饭咯,嘱咐完他就和索马补火他们聊天去了。

平常时候的“三锅庄”也就是普通的烤肉和荞麦粑粑,土豆和汤菜,这种宴席就不一样了。

彝族地区的饮食特色食品中,坨坨肉最有名,一般习惯上“坨坨肉”也是指坨坨猪肉。

将肉砍成扁方形的肉坨坨,大牲畜砍得较大,仔猪肉砍得较小,大的超过六七两,小的也有二三两重。

别看坨坨肉简单,可是掌握火候是关键。坨坨肉放入锅的冷水中,煮时放些木姜子入汤,一般不再放入其他调料,锅架在锅庄上用柴烧煮,肉刚熟就须捞起,此时还有弹性。

放调


状态提示:第十六章 大餐,准备,出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