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泪洒故园>第十二章冷眼观世见洞天

生命总是在不断的寻找契机的,总是在探索中寻找希望。个人的意志,在纷纭多变的世情中未必就可以自己能主宰的!当任浚从死里逃生,以至知道了大明王朝的覆灭之后,他体味到了“哀大莫过于心死”的那种滋味,他感觉他的心灵的大厦也为之倾颓,梦幻在随之消亡?然而这不过是他个人主观的定论,作为一个有禀赋的人,他的心路往往是直线运动,“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断然,也许是一种注定?要想逢回路转的曲线运动,真得会让他费尽周折的!隐居的这段日子,真得让他的灵魂得到平慰,让他的心伤得以慢慢愈合,也许是天命所至,心晴的人喜欢阳光灿烂,心灰的人则喜欢低调清冷,而这千人洞里正契合了他的心境,大山的热烈与雄伟里却蕴藏着一个内秀无争,积淀凝神的清清世界。钟乳石历经亿年的沧桑沉积,它从未诉说心中的苦难,而是把一滴滴难咽的泪水绽放出绚丽多彩的石花,奔流成气势非凡的瀑布,凝聚成一个个如佛的形象在无声的向人间传递着一种正气。任浚徜徉于这宽阔的洞里,尽情的让灵魂放飞,让思想之冰,一点点融化。若从此隐居能否得到长久的恬淡自安?只能是一种目我消遁?可是一个心怀家国天下的人又岂能贪恋安逸?

当他走到洞中间,看到了光亮,抬眼望去看到了一缕阳光照射进来,这是希望之光。任浚顿觉心旷神怡,他想起了李白那豪放大气的诗句:“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便提笔写了一幅牌匾挂在千人洞口之上“我有万古宅″,书法苍劲有力。是的,他的“万古宅“,不单单是这洞里天地,山高水长,而是要创造出一个国泰民安的新的环境,那才是“我有万古宅“!

任浚在进京任职的路上,见到各地方的官员还照旧委以重任,就开始对顺治皇帝的一点狐疑就开始慢慢分化了,他从内心里开始皇帝们胸怀和宽容的气度,是啊,如果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伟业,如果没何宽广的胸襟和气魄是难成大气的,也许顺治帝熟谙中国文人或士大夫的禀性在于“清高“,或者说他们的愿望或最喜欢的字眼就是一个“清“字,所以才把国号取名叫作“清朝″!这是大明人民最期望的字眼,任浚想到这儿内心不免增添了几多温情。

到了北京,他见朝廷内大多还是旧朝元老,顺治帝,和多尔衮等清臣们对任浚正还是大为敬重的,任浚心里便怀有几分感激,对清朝也自然多了几分信任。毕竟皇上对每一个明臣的任用都要严格考核的,再说任浚也是明臣中少有忠臣之一,更何况他在“开封保卫战中“扬名远外,是让人敬仰的英雄,而又在被俘坚贞不屈,为清朝的官员们称道,自然对这样的英雄委以重任也少了怀疑和不解。

顺治二年二月二日,皇上任命任浚为户部右侍郎,督理京省钱法。他在任如同旧朝,兢兢兢业业,“大命初集百费繁兴,公私廪藏,焚劫靡遗。“他收集铜料,招拣工匠,躬督率之,以是仓库取给,用罔不赡。“有效的解决了当时的资舍短缺问题。在后来美国教授魏斐德对他大为褒赞,在其历史着作《洪业.清朝开国史》中说:“任浚在户部右侍郎时提出了几项改进财政管理的重要建议,为大清开国之初缓解财政危机,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以及清朝政权的巩固做出重要贡献!除此以外,还为1646年农历五月完成的满汉夲《大清律》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家中来信说老母亲生病,任浚便向皇上请假省亲。

一天,任浚母亲杨氏,说几年前在光华寺许愿,说要在今年六月还愿,让他亲自去寺里问元空住持哪一天,选个合适的日子。母命难违,任浚便骑马而去,到寺时见元空住持行色匆匆,见京官任浚来此甚是高兴,问明原由,说自己有要紧事去做,去去就回,并吩嘱小和尚端茶水来,他走出院门后,又慌忙折回,再三嘱咐任浚:“尽管喝茶,稳坐勿动!“任浚见他慌忙状,心生狐疑,他想起了几年前荆山寺的事,又想起几天前回乡时乡时听到′丢失女子的传闻,说一家女子,出门一年未归,爹娘四处寻找,不见踪影,焦急不安间她娘便疯了!还有一字结婚不久,妻子不见,她娘家来要人,夫家说寻找不见,娘家人不信,怀疑被夫家杀害,便告上官府,而官府也无从查处。任浚想到这儿,便开始打量这房间,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罗圈椅,地下铺着方砖,也没有什么可疑处,那他为什么再三叮嘱“稳坐勿动“呢?这时他便坐在椅子上,不见动静,他便躺倒左右一晃,只听见轰隆一声,他急忙起身一看,只见脚下的方砖会动,被脚一蹬全钻进墙里去了,桌子下露出了一个洞口,任浚想起和当年荆山寺的“机关“差不多,会不会也有女子出来,稍顿果然见走出两个女子,她们见不是和尚,便下跪喊“救命!“任浚见洞内女子数众,忙让女子进洞,不要声张,便一弄机关,地面恢复了原样。

任浚故作镇静,端杯品茶。元空住持回来,和任浚说了几句话,任浚说有事要回去,元空便欢喜地把他送出寺门。

回到家里,任浚便匆忙写信一封,让人快马送往青州府。

第二天一早,小和尚开寺门去打水,见整个寺院被绿菅兵围了个水泄不通,小和尚忙跑回去,告诉元空和尚。官兵纷份涌入寺里一千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冷眼观世见洞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