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永归不朽>第二十八章 发芽

事实证明,真正地信仰虽然应该是发自自己的内心的,不可强迫,但是却可以引导、诱惑!凡人因何信神,因为人有时力而穷,对于绝大多数凡人来说他们有太多太多未知的事情,有太多太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生老病死等等,任何一个灵魂意思都不愿意死去,生的渴望是灵魂发展的动力,每一个灵魂总会自然的向着这一大道前行。力量是动力,智慧意识则是灵魂之舟的导航灯,它为本来无意识的灵魂确定一个航向而非四处乱窜,但是领航员也未必都能找到最为完美的航向,所以本着生的渴望与对力量的追求,他们或是不惜自愿堕入深渊与地狱,或是被诱惑,或是被掠夺。

随着魏曦对于灵魂意识理解的加深,他逐渐意识到了信徒的重要性。灵魂本质的特性不允许被强制吞噬,但是却允许与本质相近的无意识灵魂自然融合,所以吞噬产生业力,被放逐深渊与地狱;而融合者却依旧是高高在上的神诋,每一个祈并者都是神的羔羊,即便绝对多数都无法大道融合的地步,或者不愿意与神融合,但是无数灵魂本质依旧会自然吸取虚空的力量来壮大自己,也壮大神国,间接壮大神诋。所以,没有哪一位有追求的神诋不是极力照顾好自己信徒的,当然照顾不等于溺爱,神牧养羔羊也是要收取羊毛地。

对于凡人来说,神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在灵魂进化道路上休息与避难的机会,死亡的灵魂会在神国重生,进而获得再一次前行的契机。当你的灵魂足够强大的时候,你就能够成为圣灵或半神的存在,一种没有意外就不朽的存在;当这次机会依旧不足以让你成为不朽的时候,那么依照你的灵魂本质大小,冥冥之中的转世法则会让你去相应的地方再次启航,但是一切将重新来过。这是这个世界创世的法则,世界自身壮大的需要,至高无上,即便神诋也不能窥视其万一,更妄论更改。这就是神与人的需求,信仰本就是这样一个互利的需求,魏曦渐渐明白为什么神诋最后终会脱离人格了,根本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灵魂进化的必然,当神与人的关系仅限于交易之时,又何来激烈地感情?所以封神上千年后,神就往往不再会显得那么人性化了,一切公事公办。

神威,龙威等等一切威压本质如一,这是由灵魂力量大小所决定的,如同人同样可以对野兽施展威压一样。随着对灵魂意识分析的加深,魏曦对于信仰的理解也渐渐变强了,它所带来的明显好处就是神格处理能力的加强,这本也是神诋们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当然,这也会对自己今后的信仰传播有好处,毕竟信仰主体来自人类等智慧生命,了解他们的需对自己信仰传播的好处不言而喻。

人是需要信仰地,因为人生下来的百十年并非仅仅是追求金钱、权利等虚幻的东西,它们只是自身进化大道的副产品,当人无法真正明白自己的道路时,作为前行者的神,就是他们指引的明灯与导师;当然,足够强大的灵魂意识也可以自己找到前行的道路,他们信仰自己,信仰本源真理,但是这毕竟是少数,神就是这少数之一。大多数人不得不在神那里寻求慰藉,寻求机会,寻求指引......渴望与神同在,同能,进而才会信神。当没有神指引的时候,人们总会寻找其他替代者,如大灵,如强大的野兽或魔兽,甚至恶魔与魔鬼。

瀚州人就是如此,没有神诋庇佑的他们选择了大灵作为自己的信仰,可是大灵毕竟非神,他们根本无法赐予神术,无法给予自己信徒庇护。事实上这种信仰是及其危险的,大灵的力量及其有限,他们根本大范围保护自己的信徒,甚至难以感知远方信徒的情况,所以这些信徒常常会落入恶魔与魔鬼的诱惑之中,成为恶魔与魔鬼信徒,一种等同签订了‘卖身契’的信仰,死去的信徒必将堕入深渊与地狱)

赫勒族人本来信仰一位叫做“咯”的大灵,但是自从他们被迫迁到这里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获得大灵的回应了。在摩勒看来,这也很正常,这毕竟是有神的世界,大灵们单一在外奔走是很有可能成为他人的粮食地,正常情况下,就连魏曦这样一个微弱神诋的选民都可以与他们打个平手,更妄论其他选民以及无意中路过的神诋们,纯粹灵体的大灵可是大补药啊!因此,大灵们要么深深隐藏,要么就扎堆居住,像这样一群流浪者被抛弃是很正常地事情。

只有失去过后,才会觉得珍惜。大灵虽然不能提供神术,但是圣力的洗礼依旧能够填补心灵的空虚与恐惧,赫勒族人已经空虚很久了。因此当摩勒等人在绿洲小湖旁边建起一个小小的祭坛,第一时间进行祈祷的时候,全族人基本上都围上来参观了,一种羡慕的情绪渐渐升起,这是神的世界,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信仰早已深入人心。

“神啊!你是伟大的文明创造者与指引者,你教导迷茫的众生应寻找真理并传播文明,因为这是我们唯一可行的道.......”

“神啊!我们在此祈祷,祈求你在引导我们之后,使我们的心不要再背离正道,求你把从你那里发出的恩惠,赏赐我们......”

“神啊!愿您的名受显扬,愿您的国早日来临,愿您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您今天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求您守护着我们,不要让我们陷入诱惑,让我们免於邪恶的伤害


状态提示:第二十八章 发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