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大明虎臣>第 59 部分阅读

器。

由于距离的原因,阿济格看不清具体的作战细节,但他知道第一次的骑兵对战己方并没有占据任何优势。不到两刻钟时间,第一梯队的明军骑兵撤了回去,第二波骑兵迅速冲了上来。

这时候,一名骑兵白甲跑了过来:“禀报王爷,战比四六。”

四六的意思就是敌军损失四人己方损失了六人,阿济格的脸se很不好看。这可不是普通骑兵之间的作战,阿济格出动的是最j锐的八旗骑兵,这些身经百战的八旗士兵从来都是建州人的骄傲,近年来从来都是战无不胜,对所有的敌人都是横扫,就是五五开都未曾见过。

这种战比在骑兵对战中太可怕了,等于压倒x的优势,周遇吉果然名不虚传!能够全歼多铎部看来不是运气,不全是火器的犀利,是靠实力!大清就是败也会败在这个周遇吉手里,其余的明军,还有李自成的残部根本不足虑,周遇吉才是大清的心腹大患。

第二波的对抗来得很快,结束也很快,那名骑兵白甲再跑了过来:“回禀王爷,战比依旧是四六。明军使用了一种短火铳,人手两支,而且,他们的战刀太锋利了,屡屡斩断我们勇士的战刀。”

j炼的钢刀和普通战刀的强度不是阿济格可以理解的,周虎臣的工坊锻制的骑兵战刀无一例外都是百炼钢刀,而且是根据每名骑兵的使用习惯量身定做,这样的战刀岂是落后的建州人的战刀可以相比。加上短火铳的杀伤,实际上,出去武器的优势,周遇吉的骑兵等于和清军骑兵五五开。

第三梯队的明军出现了,军服显示这明显是黄得功的骑兵,这些骑兵比周遇吉的骑兵弱了很多很多,不但没有短火铳可以使用,作战比也完全颠倒过来;七三,黄得功的骑兵可以说弱爆了,和李自成的骑兵差不多。

第四波仍旧是黄得功的骑兵,战比依旧。第五梯队换上了周遇吉的骑兵,战比依旧,明军扳了回来......

几乎是整整一天时间,双方的骑兵不停出动,战比几乎等于固定下来。阿济格想到过全军出动一举击溃敌军骑兵,但想了想自己的目的,这种消耗战他耗得起,只要守住这条防线不让明军过去就行,阿济格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灼热慢慢消退,太阳渐渐西陲,黄得功和柳七停止了攻击,不久之后向后退了一段距离,双方的一些骑兵下马走向战场开始收拢自己的伤兵和战士的尸体。

这个时刻谁也没有动的必要了,这是一种沉默的默契,不能让自己的勇士暴尸荒野。

第二天的战况没有大的变化,柳七与黄得功攻不进去,阿济格也没有攻出来。傍晚时分,黄得功的步卒军队终于上来了。

火炮,黄得功的军中带有两百门周虎臣送给他的迫击炮。当第三天来临,当这些迫击炮被炮手们慢慢向前推进,阿济格就是再不情愿也不得不后撤了,他在舒城曾经领教过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火炮的厉害,除了威力惊人,战马对爆炸太敏感了,一旦陷入炮火中就会疯狂,阿济格对这种火炮毫无办法。

此时,周虎臣率领的大部队在歌唱着祖国的旋律中已经进入了滁州府境内。

朱大典与何腾蛟等人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差距,仅仅一个时辰之后,他们率领的军队连周虎臣军的影子也看不到了。

两天时间,两百里的距离,这就是速度。

第三天午时,周虎臣追上了黄得功和柳七,也看到了建奴的影子。

......

建奴没有选择金湖,而是选择了盱眙县的胡庄附近。建奴的向导对这一带显然非常熟悉,盱眙县的胡庄位于洪泽湖的出水口,这里是金湖县的上游,也是整个淮河水道最狭窄的一段,与其他地方相比,通过要相对容易的多。

现在正是湖水上涨的时间段,虞大虎和许自强的水军现在就卡在了淮河水道之中。

本来想上岸与清军一战,当发现铺天盖地的清军大部队,这个数量让虞大虎和许自强两人果断的重新回到了水中。

来到河边,清军没有任何耽搁立刻就开始准备建起浮桥。这是一次时间的争夺战,清军要建起浮桥,而虞大虎和许自强则是破坏,他们要让这条淮河水道成为清军的坟墓。

水上的争夺战开始了。

虞大虎和许自强的战船上有迫击炮,虽然不多,但每当清军刚刚把浮桥建的有了模样,他们立刻就在水中开始炮击。

炮手们都受过职业训练,准确x不用置疑,经过几次拉锯之后,清军终于明白,不阻止这些苍蝇一样的明军水军s的进攻他们永远架不起浮桥。

虞大虎和许自强的部属还是出现了错误,他们过于死板,遵守军纪没错,但缺乏变通。洪泽湖中有船,有太多的民间船只,虽然这些民间的船都是小型船,但清军人多势众,当这些船被清军在湖中如o般驱过来,虞大虎和许自强的手下开始疲于应付。迫击炮数量毕竟有限,为了活下去,清军在拼命,迫击炮对这种人海战术的效果不错。可惜,也只不错而已,十几倍的人数差距虽然不能全部用在水上,可两三倍的人顺水一拥而上很难应付,这些军队是左梦庚的人,这些人很熟悉水战,顷刻间双方就陷入了混战。

架浮桥很简单,只要拉上粗大的绳索到了对岸,把各种船只连在一起绑在绳索上,随后在船上铺上木板就等于架了起来。

这一段的河道很窄,只有不到二百步,今年的雨量很小,河水并不太


状态提示:第 59 部分阅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