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0月,此时全世界人民的眼睛都在注视着远东,注视着中国,任何一个稍有眼光的政治家都清楚的看到中国的动向,对于世界局势的影响,即便是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世界的安危在此一举——中国何时参战?加入何方?对于当时全世界的政治家来说,都将影响整个世界的进程!许多人都说,大变局往往由某些小事件引发,小事件里面也往往埋藏着历史的走向。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一点,决定历史进程的事件没有偶然,只有必然。”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决定命运一年
民31年10月27日,南京,此时的南京被一场秋雨笼罩着,绵绵秋雨使得南京多了几分秋日的凉意,在下关火车站,轮渡将火车运过长江,在火车站内,旅客们在那里焦急的等待着,或是等待着上车,或是等待着轮渡的过江,就在这时车站的喇叭传出了广播声。
“旅客们请注意,从上海开往北平的517次火车停靠在6号站台,请上车的旅客……”
人很多。四面八方来的人流从人们的身边擦过,往车站的各个出口拥去,而在接站口外。到处挤满了高举着牌子接站的人们。
通往站外的地下通道内,回荡着扩音器里传出的单调而刺耳的声音。不过,看来对这种尖啸的广播声谁也不介意。背着旅行包、提着行李箱的旅客们,心里都有自己的打算,不抓紧自己的时间无疑于让浪费自己的生命,所以人人都在匆忙的赶着路。
同样的混杂在人群中的一名军官,也同样在赶路,随着拥堵的人流沿着地下通道,朝着站外走去。
“滋,此等背信……的行……我中……国所……给予的……唯有最……”
就在这时一个拖着行李的行人,手中的小型收音机中断断续续的传来的一串电波声,或许是因为在位于地下的关系,收音机的信号不良导致出的声音不甚清楚,但还是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字眼更是让人意识到一些不好的事情生了。
“怎么回事,罗驾,声音能不能开大点!”
“新闻里到底说的是什么?”
下一刻断断续续的国旗歌的曲调从广播中传了出来。
“倭寇再一次拒绝了我们?”
蒋介石稍稍提高声音问道王宠惠,准确的来说,是在王宠惠做了汇报之后,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了。
“是的,日本外务省的回应是我们必须要首先确认日本对南洋地区的占领,并承认南洋独立国家,其方才能与我国签署侨民条约……”
王宠惠如实的回答道,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数十万华侨撤回国内,这些华侨中不乏巨商豪富,他们中的许多人来到南京之后,便开始到处活动,要求政府立即与日本谈判,要求全面保护南洋华侨,不仅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还要求日本尊严他们的财产,诸如此之类的要求,通过各个方面传递到中央,最终,作为外交部称的王宠惠在几周前开始与日本方面进行谈判。
“娘希匹!”
骂了一声后,蒋介石沉默了下来,在他的办公室中,此时只能听到他的呼吸声。
“倭寇狼子野心,绝不可与之为伍,其要求我国承认南洋各国,其目的在于制造既成事实,我堂堂中国,又岂能受倭寇之威胁!”
嘴上这么说着,但蒋介石的心底却是充斥着种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大都是日本的态度有着直接的联系。
“日本人为什么不让步?按照道理来说,他们现在应该比过去更加需要中国中立才对啊?”
“难不成,日本人想动手了……”
“不,不可能的,虽说日本人肯定会动手,但肯定不会是现在,现在……他们不是正在进攻……”
反反复复的一系列的问题不断的在蒋介石的脑海中浮现,同时不停的反复权衡当前日本所面对的形式。现在,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份量就显得越来越重,这一点在国内早就形成了共识,无论是同盟国也好、轴心国也罢,无不是刻意维持着与中国的关系,以期中国至少保持中立。
而现在,日本人在“小问题”上的不让步,在蒋介石看来肯定意识着什么,这是否意味着日本对华态度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呢?
对于战争,蒋介石并不担心,在过去的8个月间,空军接收了超过2700架美国战斗机、轰炸机,而且还装备有上千架“驱二式”驱逐机,即便是装甲部队,亦完成了1800余辆t26战车的升级,加之近700辆“四式战车”。
相比于民26年,现在的中央军不仅兵多将广,而且装备堪称极为精良,战争有什么可怕的呢?如果说上次抗战军兴,中国高估了自己,现在,蒋介石却知道,即便是排除华北,中央军亦能击败日军。
经过近六年的卧薪尝胆,今天的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同样,中国军队亦非昨日之军队,对于日本,在蒋介石看来,中日再国最终还是要堂堂正正的打一场决战,只有如此,才能解决最终的问题,但现在,中国正在卧薪尝胆,正在静待时机。
难道日本人不愿意等下去了?
想到这里,蒋介石的神情一肃,然后看着王宠惠询问道。
“亮畴,你觉得他们是想讨价还价,还……”
不待蒋介石的话说完,便听到敲门声,然后“咚!”的一声,门被打开了,走进来的是参谋总长何应钦,不顾侍从官的阻拦,他径直闯了进来,他的手中拿着一份电报,脸上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