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仙侠修真>山河血>250.第250章 潜伏的第三方

民国十二年1月10日,一艘从日本驶来的客轮停泊在中国天津的大沽码头上。

在天津,甚至在华北,最繁荣的地方当然是天津的租界。

林林总总的外国银行和各级办事处,在过去几年兴建的新式的西式大楼耸立在天津的各个租界间,银行经理、洋行大班的轿车在各国租界的大路上驶过,厚厚的轿车玻璃在阳光的折射下熠熠闪光。这里是英租界,那边是法租界,那边是日租界、这边又是意租界……这便是20世纪20年代的天津。

呜……

随着码头上的汽笛长鸣,这艘排水量不过两三千吨的日本客轮抛下船锚,缓缓停在泊位上。十几分钟后,客轮放下舷梯,大批欧亚洲旅客涌出船舱。

一位举止文雅、神态庄重、身材高大的欧洲人随人流走下舷梯。他有一双灰蓝色的眼睛,高而宽的前额,浓密而蓬松的深栗色头发和尖瘦的下巴更显果敢刚毅。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两道微微上翘的宽眉,尤其是那宽眉下的眼睛,在那风度翩翩中,总会流露出一丝异样的神采。

在海关检查口,他出示了护照,上面写着:亚历山大?弗拉基米尔,德国《法兰克福报》记者。

其实,他的真名叫伊万?维那洛夫,苏俄人,苏俄总参情报部四局远东情报员,同时他还是第三国际情报局远东地区情报员,只不过在表面上,他是一名记者,以记者的身份作为掩户,在华北一带活动。

天津——这里聚集着形形色色的外国人,白俄的流亡贵族、各国的军火走私商、美国的投机者、英国的交易所经纪人,还有法国商业冒险家和金融顾问,自然的还有日本的鸦片贩子……而且天津同样还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工业中心,是一座工业高度集中的城市,这里生活着数十万的在工厂、码头作工的工人,有数不清的帮派、社团和工会组织,总之,这里和上海一样,在无论天津的租界内或者华界,都可以说得上是龙蛇混杂,这里的中外各种势力都异常活跃,而这同样也为维那洛夫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在随后的几年,维那洛夫的工作得到了莫斯科方面的认可,他成功的完成了莫斯科方面布置的任务——构建一个完整的情报网络,并利用这一情报网络为苏俄“国家安全”服务,不过最终所有的努力,在几年后,随着张作霖查抄苏联使馆,而遭受前所未有重创,从那时起,无论是维那洛夫还是亚历山大?弗拉基米尔都消失了,甚至包括他的那个情报网络,似乎也消失了。

可在黑暗世界中有他自己的规矩,消融的组织不会消失,只会潜伏起来,就像潜伏起来的毒蛇一般,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再次出击。

这种等待是漫长的,可却不是无味的等待,从两年前开始,这个网络再一次开始了活动,尽管远不能同过去相比,但沉睡的网络开始复苏,开始再一次实施着他们的任务。

在天津的法租界,有一家名为“老耶米”的电器修理行,在法租界,这家电器修理行可以说颇有一些名义,主要修理各种电器,不仅承担私人业务,还承担洋行的分包业务,而作为修理行老板的老耶米同样是一个待人极为客气的商人,一如往常,在清晨时分,老耶米打开了店门,当他在店门外的报箱内取报纸后,他首先看了一下广告栏,终于一个寻物启示让他的双眼一敛,然后默默的进入店中。

到了下午,在一家英租界名叫“凯特林”的咖啡厅内中,老耶米见到了一个老朋友。

当老朋友走过来的时候,老耶米连忙从桌旁站起,向他伸出一只皮肤粗糙而强劲有力的大手,两个人像是许久不见的老朋友一样,亲热的交谈着,不时发出笑声。

就在样,他们在咖啡厅里坐了很久,不慌不忙地品味着咖啡,玩着侍者送来的牌。玩牌之间那位老朋友谈论最多的还是他的这趟中国之行,畅谈着中国的各地风土人情,似乎老朋友见面本该如此,偶尔的两人的开怀大笑,让任何人都不会怀疑,他们之间的友情。

直到夜深人静,两人才相偕走出咖啡厅,现在应该是用晚餐的时候了,这同样也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安排。

在街上那位年约四十的浓密而蓬松的深栗色头发的中年外国人对老耶米轻声说道。

“现在急需的是一部发报机。你要尽快装好,但要格外小心。要与家里取得联系。有呼号吗?”

“有……可以直接联系上威思巴登。”

“威思巴登”是指的是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个中年人首先关心的是无线电联络。

“就这么定了,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而老耶米心领神会地笑了笑。

“怎么,现在有什么大事吗?”

如果他记得不错的话,这个网络已经很久没有直接联系过威思巴登了,显然在是要干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

随后他们分手了,中年人站了一会儿,目送离去的朋友,仿佛一切都很正常,没人跟踪他,也没有人会注意到他。然后他横穿大街,在转弯处拐向另一条路,叫了一辆人力车,穿过了几个街区。为不留踪迹,他下车后,又步行回旅馆,在回旅馆的路上,他又一次在脑海中梳理着一切与之有关的情报,以将再次确定计划的成功率。

就在这个夜晚,所有的一切与其相关的活动都展开了,这条雌伏地下的毒蛇,终于又一次露出了它的毒牙,以给予他


状态提示:250.第250章 潜伏的第三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