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仙侠修真>山河血>337.第337章 农村的现实

“专员,我想私下里和您谈谈!”

在专员办公室的灯光下,面对专员的沉默,方国勋显得有些紧张,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主动的在会议结束后来到专员办公室,而现在专员却沉默了。

沉默了好一会,管明棠偶尔会把视线投向着方国勋,虽说今天是他上任的第四天,可是通过调查局的情报,自己还是对他有一定的了解。

或许,和其它人不同,他真心希望专员能造福邯彰专区近五百万百姓,与其它的十一位县长是省政府委任不同,他是通过南京政府公开考试选拔的,对于毕业于北平政法大学的的方国勋来说,他原本可以留在南京、省城那样的大城市,可是他却真心希望能够造福一方百姓,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考县长。

只不过和其它这些考选的县长往往过于书生气,其行为规范、为人准则与那些传统县长不是一个路子,十之八九被传统县长所排挤而无所作为,而方国勋虽说在努力适应着这一切,但是在淇县任职两年后,对于许多事情他却是有些无能为力。

而现在,他却又是十二个县长之中,唯一的一个主动站出来,告戒自己的人。有人想看自己出丑,或许正因如此,他们才没有提及那件事,只有方国勋一个人,在傍晚悄悄的来到自己的办公室,要和自己谈谈,而谈的话题非常简单——阻力。

“豫北的阻力?为什么只是豫北的阻力?”

打破沉默,管明棠故做好奇的看着方国勋,对于专区内的施政可能遭受到的阻力,管明棠可以说是一清二楚,这一切都是调查局的功劳,早先经济调查局对邯郸周边数百公里内的每一个县都进行了充分的调查。

而在先前的会议上,让管明棠失望的是,那些人没有一个人提及此事,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几个月中,除去眼前的这位,十一位县长的帽子都该换换了。

“红枪会,不知专员是否知道豫北翼南的红枪会!”

在方国勋提及红枪会时,管明棠的眉头微微一跳,对于红枪会,他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极为熟悉,

红枪会是民国时期出现的会门组织,它最早在山东与河南地区发展起来,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七七事变后再度兴盛于华北、东北各地,是当时民间规模比较大、影响比较深远的秘密会门组织。红枪会因该会门所用武器长矛上系红樱而得名。表面上,红枪会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成立红枪会自治武装,用于反抗官府苛捐,迎击土匪保卫村社,但实际上,却又截然不同。

“红枪会的组织者可谓是鱼龙混杂,有很多红枪会更是沦为地匪恶霸,他们一面以武力抗捐拒税,一面却又对农民士绅横征勒索,可谓是无恶不作,同时各地红枪会,又会争夺地盘,互相撕杀,百姓可谓是不堪其扰……”

在方国勋诉说着红枪会,尤其是豫北的红枪会恶行时,管明棠只是不住的点着头,对此,他并不陌生,相比于豫北,翼南的红枪会经过民国十八年西北军的清剿和民国十九年之后东北军的进剿、打击,已基于沉寂,少数红枪会沦为土匪,但在过去一年间,经过新一军的清剿,或是流窜往山西、河南,或是被彻底全歼,可以这也是新区从建成至今未受红枪会袭扰的原因。但是,豫北却又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局面。

“……河南红枪会兴于民初白狼起义之时,自从民十六年河洛道尹阎凤诒、洛阳县长秦祉,利用红枪会以治匪,于是红枪会遍布城乡。河洛地区东到偃师、巩县遍布红枪会,会徒约有几十万人,有枪的差不多有两三万多人,红枪会自此做大,于河南一地约百万之众,虽说大都是土枪、土炮,可在地方势力极大,而红枪会的大师兄,更是直接营长、团长、旅长,甚至师长、军长的叫着!……民国十七年,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进至安阳一带时,受到当地红枪会的袭扰。庞炳勋奉命进攻红枪会,由汤阴出发,经安阳向林县进击,将红枪会武装围困在山上,屡攻不克。这时,奉军已渡过漳河南进,庞炳勋又接到冯玉祥的命令,支援安阳对奉军作战。庞炳勋留下了一个师继续围困红枪会,军部及另一个师驰往安阳作战。在这次作战中,庞炳勋亲自督战,头部负轻伤。奉军退回漳河以北,庞炳勋又奉命追击,所部沿京汉路东侧北进。北伐结束后,庞炳勋又率部返回林县,继续围剿红枪会,在晋军的支援下将红枪会击溃。从此名震一时的豫北红枪会销声匿迹,河南的这种地方势力根深蒂固,一般的外来户即便兵强马壮也要让他们三分,否则虽然一时得手往往后面要被翻盘,国民军就是如此,后来……河南红枪会当时在边界设卡,捉拿国民军第二军的逃兵,方法十分简单,在地上画一圆圈,让其说这是什么,如果说“圈圈”,便可以放行,国民军兵源陕西,一说便是“区区”,立刻锄头红缨枪齐下,打死无论,不少大舌头被误杀……”

说到这里方国勋看着专员,语气随之变得略显偏激。

“那些个红枪会,说是什么抗苛捐,可官府征不了,他们去征,说什么保村落拒土匪,可那些土匪不过只是明匪,红枪会,那就是暗匪,一个村、一个庄,一个月交多少粮、多少钱,都是定着数的,那土匪成天说着什么“客军糜烂”河南,可根子上,政府出城十里,就征不着税,要是糜烂,也是那帮子红枪会的土匪糜烂的,要是他们不征那个什么“会款”


状态提示:337.第337章 农村的现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