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越沧海>311.第311章 奇技淫巧-上

科举改革的敕命,从杭州陆续明发各地。敕命的下达,距离钱惟昱登基后第一次恩科,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也多亏如今吴越国的疆土面积还不大,而且海运水运发达快捷,否则的话,只怕敕命送到、宣讲后,举子就必须立刻上路赶到杭州来了。

随着科举改革敕命一并发布的,也有部分科目的“考试书目”,比如刑名律令科申明考《唐律疏议》为主,但是又在大唐时候明法科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门《韩非子》。算学和工程的,都有《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一直以来都考的书目,外加大王亲自要求增加的《四民月令》、《齐民要术》、《盐铁论》三部典籍。

因为是改革的第一次,所以对于考诗赋以外内容的其他科目的举子,在初选上做出了一些放宽——即使此前没有参加过吴越国乡试、没有获得举人身份的人,只要是参加刑名律令、算学、工程、兵科方面的考试,都可以在腊月休假之前到杭州参加由对应各部组织的初选考试,证明其在算数或者兵法、工巧方面有一定的造诣,都可以参加后面的正式科举。

……

把最需要加急办理的科举改革安排下去之后,钱惟昱着实放松了几日。十一月中旬,北边胡逗洲那边传来了一个利好消息:出击了仅仅不过半个月,陈诲便带着以飞鱼都为主的吴越水军两万主力,以及运到江北胡豆洲的孙显忠、胡则所部一万白袍军陆军,取得了初步的战果。

南唐那边的泰州小城,在吴越军围城之后,仅仅经过了数日攻打,便宣告了投降。吴越军照例在攻城战中使用了手榴弹这种爆破兵器用于城头压制,并配合以白磷油纸封口的猛火油罐——手榴弹的出现,至今已经有三年了,在和汉人的军事战争中的使用,也已经是发生在两年前的事情了,即吴越讨伐南汉的时候、对付南汉象阵用过一次。

虽然这个时代交通不发达、信息传递缓慢,后来钱惟昱也没有再应用过这种兵器。但是两年的时间,足够让南唐和后周的职方司隐约知道这么一种武器的存在——认知上哪怕有差异,也只是对于这种兵器威力的估计出入而已。比如南唐军方原本就一度以为吴越人的手榴弹应该是和刘仁瞻刘大帅生前从大食国走私番商那里弄来的毒烟蒺藜弹威力差不多,只是声音更响一些、火光更猛一些,用来惊吓动物比较好使……

既然敌人知道了这种东西的存在,为了技术保密而搁置不用便没有意义了。反正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和可以仿制出这种东西,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所以在出征之前,这些武器的使用都是钱惟昱亲口授意陈诲和孙显忠如此施为的。

一番夹攻下来,一方面是因为吴越军的火器和神臂弓在攻城战中比较犀利;二来是南唐的主要战力经过两年的拉锯消耗,实在是衰弱到了极点,淮河口和长江口的防务基本上都在指望水军,陆军都往西边抽调得差不多了,得用的专业守城兵器也不充足;最后,便是因为吴越人的白袍军兵力构成比较有特点——

白袍军不过万余人马,却都是从当年后周军第一次入侵淮南时、淮南当地百姓自发抵抗的白甲军中挑选出来的。这些人当年没了活路,被钱惟昱在胡豆洲设大营前前后后拨付一两百万石官粮救济他们,并从其中挑选出最为精壮的重新编组成军。因为白袍军原本就是淮南十四州的本土居民,所以气候水土都非常适应,与他们交战的南唐军当中也多有沾亲带故。

白袍军在攻城之前屡次使用心理攻势,强调这几年吴越人的仁政绝对在南唐君主李璟之上,还可以摆出成千上万的例子——比如守军某某都头的三姑六姨多少亲戚家后来便是被吴越王施粮救济,移民海外还分发了田地。甚至有些白袍军将士自己就可以现身说法。如此一番心理攻势下来,已经风雨飘摇中的南唐军多多少少发生了动摇,在象征性为国尽忠之后,自然便该考虑自己的退路了。

于是,泰州便这个平平淡淡地被攻打了下来,吴越军掌握了邗沟东岸、长江北岸的桥头堡,然后继续往北推进攻打楚州,以便接应周兵从邗沟南下,夹击淮南第一重镇、昔年杨吴政权时期还作为杨吴首都的扬州。腊月初三,楚州也陷入了吴越军的围困攻打,同时吴越水师也肃清了江阴以东长江航道内和楚州以东淮河行道内的南唐水师。彻底完成了战略态势的布局。

根据陈诲和孙显忠的回报,腊月初十前后,吴越水师就可以把周人的陆军从邗沟接应过来,踏上扬州的地界,楚州城也可以在中旬结束之前攻克。同时吴越的辎重队还筹备了额外的五十万石军粮,准备在打通邗沟后直接运送给南下的周军李重进部补给、以便周人当地就粮、减缓周人的后勤压力。

这一手着实赢得了李重进的极大好感,要知道柴荣虽然也算是一代英主,可是就算他注重民生,如今后周也不过只有几年的种田发展时间,而且北方还没有占城稻。周人的缺粮问题一直是存在的,对外作战也相当依靠“因粮于敌”——第一次淮南战争时期,周军逼出了那么多誓死抵抗的白甲军,其实就是周人后勤困难导致的。

如今这一次除了在寿州屠城了以外,柴荣一再强调要安民、要收拢民心,但是粮食的压力让这一条很难彻底执行,吴越人的雪中送炭,把“此前两年吴越人究竟有没有可能消极怠工”的疑虑打消得


状态提示:311.第311章 奇技淫巧-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