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这个明星在混日子>269:天上白玉京

四月来临了但是四月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月。

首先,四月一日是愚人节。这个愚人节就像是给很多人都开了一个玩笑,或者说给了一份惊喜,一份节日的礼物。

故事汇在这一天发刊。

阅读是国内文学的殿堂,几乎所有的最佳都以在阅读上发表文章为荣的话。如果说阅读是那金碧辉煌中开席的满汉全席,荤的素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天上飞的,所有的菜肴都能让人回味无穷那么故事汇就是路边摊,烤肠奶茶臭豆腐,瓜子花生小龙虾,虽然不怎么上的了大场面,但是却也让人欲罢不能。阅读的行文严谨,看过之后让人如同饮茶,啧苦回甘,故事汇就是酒,不管是啤的白的,花雕女儿红,只要是酒就都酣畅淋漓。

四月一号,很多人都在报刊亭边上购买者故事汇,厚厚的一本,只要几块钱,相对于其他杂志的薄薄的一本就要几十几百的相比,无疑是划算的。但是现在的这个社会,大部人都是只认贵的不选对的。所以选择故事汇的读者,他们的用户群体普遍偏大,甚至很多六七十岁的老人,对他们来说,故事汇陪伴了他们的青春和那段没有电视的日子。

王建军是一位退休了的老干部,老伴不幸病逝,两个孩子远离自己,现在不过是一个孤寡老头子。每天天还不亮,他就睡不着的起来去溜达,去两公里外的一家早餐厅吃早餐,每次到早餐厅的时候,老板才刚刚开门。然后绕路去公园,听听曲儿,看看老太太扭秧歌。日上三竿,再经过菜市场,买一块肉,买一点菜

但是今天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就是经过报刊亭的时候买一本故事汇,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半辈子了。

“老王来了啊。”报刊亭的大妈是王建国以前的朋友,很好的那种,看到王建国缓缓慢慢踱着步子前来,不由得打着招呼。

王建军朝着大妈点点头,眼睛眯着,原本浑浊的眼珠闪过一丝光彩。

“还是老一样?”大妈笑着问到,扭着肥胖的腰肢从侧边拿出一本故事汇递给王建军。

“现在电子产品日新月异,这纸质传媒可没多少发展,还是老样子。”王建军随手翻着,说实话,上个月的故事汇他都没阅读完,每月来买一本不过是一种习惯。

“谁说不是呢,听我孙子说,那个叫什么神什么的一个作家,一年写小说就赚了个几千万,这要是放我们的年代,想都不敢想,可不都是说什么媒体的力量吗。这几年啊,纸质的越来越不景气了,不知道我这报刊亭什么时候就给关门了。”大妈叹了口气说道,在这报刊亭干了一辈子,要是真关门了还真不知道去干些什么才好。

“是啊,那些个作家也,哪儿有钱赚就往哪儿跑,一点节操都没有。这杂志啊,质量也都降下来了,要不是几个成名作家驻场啊,这杂志都没人看了。”王建军微微笑着说道。

“嗯,不过听说这次有部小说不错,我看报刊亭里其他人说的,好像叫什么剑,反正我也不怎么看书,没怎么关注……”大妈不好意思的挠挠脑袋。

“看你,早叫你要多读书,连个名字都记不住。”王建军打趣地笑道,从怀中掏出钱包,抽出一张钞票递了过去。“别找了,留着下次你帮我减去便是。”

年纪老了,终归不是年轻的时候。王建军摇摇头,慢慢的转身,朝着菜市场走去。

买好菜,迫不及待的赶回家,泡上一壶茶,再拿一碟子干果,躺在阳台的摇椅上。木质的老旧摇椅发出咯吱咯吱的生意,像是年轻的乐章。

摊开书,习惯性的找到名家的目录,三下两下的就看完了。再翻其他的,质量的差距让他有些意兴阑珊索然无味,不禁合上,端起紫砂小壶,长长的吸了一口。

时间还早,太阳还在慢慢的努力地爬着山坡。年纪大了,起得早睡得晚,总觉得日子太长了。

王建军习惯性的再次拿起故事汇慢慢回味,想起来报刊亭大妈介绍的说什么剑的小说不错,可是武侠板块用剑命名的小说实在是太多,长篇短篇都有,似乎是要不以什么剑,什么到来命名就不是武侠小说一般。

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也为了找一找大妈介绍的小说,王建军还是还认真的翻看着,只为那一种情怀。

“天上白玉京,五楼十二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一首小诗引起了王建军的注意,天上白玉京,似乎在那一瞬间就勾勒出了一副宏达的天上宏伟景象。五楼十二城,密密麻麻的楼房层层叠叠地这云山雾罩之中一般。

王建军把眼睛转向插画和标题上,“长生剑”三个毛笔字纤细的就像是一把剑一般直刺人的心灵。王建军不由得感到了一些兴趣,这篇应该就是大妈说的不错的小说吧。

“黄昏。

石板大街忽然出现了九个怪人,黄麻短衫,多耳麻鞋,左耳上悬着个碗大的金环,满头乱发竟都是赤红色的,火焰般披散在肩上。

这九个人有高有矮,有老有少,容貌虽然不同,脸上却全都死人般木无表情,走起路来肩不动、膝不弯,也像是僵尸一样……”

“啧啧啧,还挺像那么回事。”王建军摸着下巴拉碴的胡子说道。

“风云客栈”

“一匹白马,从头到尾,看不到丝毫杂色”

不得不说,小说,特别是无暇小说,总是能快速的点燃一个人的热血,不知不觉中,王建军就陷进了这本小说


状态提示:269:天上白玉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