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汉帝祚>第四百三十章 来吧,我们开启一个新时代

刘谌之前没有参与海军航海,但是在很多关键技术方面,譬如指北针、六分仪、钟表之类的,也都是刘谌率先做出来的。

刘谌还提醒海军诸将,一定要根据时间方向和参照物,在探索航海的时候,一定要绘出海图,海图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经过比对就会得出精确的航线……

如此航海几十年,大汉便会成为海上霸主,航海技术将会十分成熟……

刘谌之前在图书馆读书的时候也曾了解过正史上的航海知识,宋元之前,远航一般就完全天上的参照物和司南,航线准确度不确定……卫温东渡,本来是要去找蓬莱仙岛的,结果去了台湾……鉴真东渡,只是大致方向往东走,但没法确定具体的航线。

南宋海图很明确地标明了如何使用四分仪导航,四分仪有点像当今的经纬仪,要与司南共同使用,误差经纬度虽然很高,但基本上航线可以标明在海图上,可以让外海远岛成为远航的补给。四分仪的广泛应用也是蒙古船队得以进攻日本的先决条件。而到了明朝,六分仪和转桅技术由葡萄牙等国引进之后,船队的远航能力得以实际的加强,六分仪的误差就很小了,到了郑成功时代,实际上已经运用了安装有指南针的八分仪,理论上来说,当时的航海技术,即便航行到欧洲或者北美也应该不是难事……

刚开始的时候,航海方面的事,在刘谌的脑子里也只是一个印象化的东西,经过东吴方面经验十分丰富的水手指导,再加上自己指出的精确罗盘和钟表,在海上一段时间之后就做出了六分仪……

如此一来,技术就已经完全具备了远航的条件。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就现在来说,在远航能力方面,大汉海军依靠先进的仪器和一定的经验积累,已经超越了原东吴水军和商队那些经验十分丰富的水手,毕竟他们远航靠的是长期以来摸索的经验以及对星象、气候和大海的熟悉……

大汉“复兴号”去了大汉工匠的集体智慧和近一段时间技术进步的结晶,大海工匠创造性的把矛隼结构用在了钢构方面,铸件套起来,再加上龙骨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所以复兴号船长二十余丈,宽六丈,两台巨锅炉,两个蒸汽轮机推进,最大航速二十四节……

这是大汉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蒸汽轮船,他已经完全摆脱了风帆,而且速度很快,现在已经装配了火炮,甚至还装备大量了迫击炮……

刘谌在生前还从来没有听说过那艘船上装备了这玩意儿,但是他不想把自己知道的那些东西拿出来……

经过了这几年的发展,尤其是蒸汽机造出来之后,整个钢铁工业发展的都十分凶猛,那些大炮、枪械甚至结构简单一点的战车,要造出来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这个世界经不起杀戮……所以刘谌在尽量压制这个东西的发展。当然这玩意儿造不造,现在主动权还在自己的手里。

但是随着知识的传播和现在这世上人的摸索研究,虽然自己现在传到这世上的知识也都是一些自己原来中小学程度的最基本的东西,但是有这些玩意儿做基础,无论什么时候总是存在那些天分极高的人,他们总会想方设法就把这些东西弄出来的……

这些都是后事,时间到了那个程度,自己说不定早已经死翘翘了,都是无法操控的事情,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那些火力凶猛的东西,既然不想往出拿,就只能用迫击炮这个小玩意儿来凑数……

不过这玩意儿也不是一无是处,甚至可以说是优点多多,此物弹道弯曲,适合于对隐蔽物背后的目标进行超越射击,也可对近距离目标进行直接射击;装弹容易,射速高,火力猛,杀伤效果好;质量轻,体积小,机动性强,中、小口径迫击炮可以人背马驮,打了就跑,能快速转移阵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大规模生产,造价低。

迫击炮的操作使用亦十分简单,在发现并瞄准目标后,将迫击炮弹从炮口滑进炮管,依靠其自身质量使炮弹底火撞击炮管底部的撞针;或者依靠其自身质量滑至炮身底部,待射手操作释放撞针后,撞击炮弹底部底火。底火被击发后点燃炮弹尾部的基本药管,随后捆绑在弹体外面附加药包内的火药亦被点燃。虽然炮弹与炮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炮弹滑落,但是弹体外部的闭气环仍能形成极大的膛内压力,推动炮弹出炮口并飞向目标。

也就是说这玩意要放在地上就能打,拎起来就能跑,现在让刘谌创造性地放在船上,按照刘谌的想法,在现在这样的冷兵器时代,这世上还没有谁已经掌握了像拍击炮这么先进的东西……

现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和大汉为敌的,杀伤性最大的东西,就是澳洲吴国造出来的相对大汉的来说,性能也并不是很优越的蒸汽动力连发钢弩。

这玩意儿的射程最远也就是八百步,相对于迫击炮几千米的射程,无论如何都是小儿科。

也就是说拍击炮这个东西可以在敌船靠近了之后,他们的射程还没有达到的时候,百炮齐发,瞬间摧毁敌船……

所以创造性的把迫击炮这东西带上船,就是纯粹在技术上碾压别人欺负别人的表现,十分不公平,简直是一种很卑劣的行径……

对于这样的情况,刘谌也只能在心里一摊手,对自己的良心说:“我也没办法,总不能拿自己人的宝贵性命开玩笑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章 来吧,我们开启一个新时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