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当然没有见到圣上,只是在端门外等了一会儿时间,到后来姓张的校尉出来说可以回去了,于是就回来了。倒是前几天被升做了陪戎校尉,想来应该算是那晚的意想不到的好处了,呵呵。“
南霁云在院中间的一个亭子旁站着,对着旁边的李清和花解语说道。这时候的李清在南霁云的家里,准确地说是在南霁云一家姓王的亲戚家中。王姓的亲戚同样是商贾之家,与李清家同住修文坊,离的并不远。因为是商人之家,有时候两家在生意上还有来往,只是所做的生意并不相同,所以没有同行是仇家的说法,总体来说两家的关系还是不错,两家人大都算是认识。
之前南霁云能在北门认出李清,也正是这个原因。当时的李清几乎是要被冻僵了,幸得南霁云及时的搭救才没有耽误后来大夫的救治。
其实对于这件事情,李家早就想过来谢过南八,当日也只顾着李清,没来得及正式的感谢,后来老太太每日里担忧孙儿,且病着,只好让李仁济专门上门拜访过一次,特地过来感谢南霁云的救命之情,说过段时间亲自带了李清再来道谢。只是当时李清还在感染风寒之中,没有一同前来。
虽说后来老太太一直叨念要带着李清过来一次,算是让李清当面谢一下南霁云,但一来李清病了不短的一段时间,二来接近新年,一直忙,没能抽出时间过来。谁知道在上元夜那天,南霁云拦住了惊马,算是救了花解语也救了李清一次。于是在上元节过后的几天,老太太专门挑选了日子带着李清和花解语专程过来道谢。
其实道谢的场面是没有什么新意的,老太太颇为郑重的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南霁云自不会大大咧咧受了,只说是机缘巧合,任是谁都会出手相救,而李家一再的谢过却是承受不起。南霁云二十多岁模样,身材魁梧挺拔,应对得体,十分谦虚的样子。
老太太过来道谢,准备的隆重而正式。看着南霁云的应对,心中自是十分的感激和欢喜。
这次老太太过来专门道谢,接待他们的是王家家主王进之的母亲赵氏。老太太在说完感谢的话后,与赵氏坐在一起说些家常理短的事情。王家在洛阳已经很多年,一直从事茶叶生意,据说是出自太原王氏,但是已经是旁支了。
李老太太问道南霁云的情况时,赵氏说道:
“南八算是我的一门远亲,去年从魏州过来,暂住到我这里。后来入了金吾卫,算是做了兵士。其实我当时希望他跟着进之学些行商之道,现在承平盛世,去当兵能有多大的出息。可是他却对做生意没有多大兴趣,总说练就一声本事就该忠君报国。所以也就由了他去。”
老人家的聊天其实很随性,说道那里是那里。之前说着感激救命之恩的话,后来说道李清身上,说道小孩子还是要注意安全之类的话语,随后把话题扯到了王家刚出生没有多久的小孙女身上。
说到王家新添的小孙女,赵氏道:
“李大娘还没有见过我家孙女吧?不是我自夸,我活这么大还从来没有见过比我家孙女好看漂亮的娃娃,等一下姐姐跟我进去瞧瞧,孩子特招人喜欢。”
“可不是,孩子出生的那天本来想过来看看的,正好赶上清儿被找了回来,也不怕你笑话,当时只顾着孙子,到是把这事给忘了。”李老太太惋惜道。
“清儿小郎君平安回来也是一件喜事,担心孙儿也是我们老人家常有的,你家清儿平安回来,我家孙女又逢出生,我们两家也算是双喜临门,是该好好庆祝下的。”
两位老人在那里自顾着说话,坐在边上的南霁云坐在那里说不上活,于是告退了。老太太又说了很多感谢的话。
在南霁云告退的时侯,李清突然提出向南霁云讨教东西。虽然两位老太太好奇李清这样的年龄会讨教些什么,但是还是让李清跟着去了,两位老人到后堂看刚出生不久的小娃娃去了。花解语留了下来照顾李清。
于是三人在院子里边走边聊。其实李清只所以留下来是好奇南霁云,在第一次听到南霁云的名字的时侯,李清就在猜测他是不是史书上忠义无双的英雄。
大唐洛阳的冬天并不很冷,冬日的暖阳照在院子里,南霁云在那里说着话,李清在边上细心的听,花解语看着阳光下侃侃而谈的南霁云,眼神变得有些迷离了。其实这时候的南霁云年轻、英俊,样子因为习武的原因有一股英武之气,兼带之前救过花解语一次,算是英雄救美。在花解语的内心深处对于南霁云有一种莫名的仰慕之情。
李清留下来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南霁云的武艺,上元夜那晚的一幕对于李清是颇为震撼的。一匹狂奔的受惊的马冲击力可想而知,竟然直接被南霁云撞飞了去,自己没有受伤,可见南霁云的武艺应该是极为了得。
李清对于上元节那晚南霁云八能一下子把马撞翻很是好奇,坐在—起的时侯提起那晚的事情。虽说打探别人的武艺出路应该是比较忌讳的事情,但是从五六岁孩童的嘴里问出来,应该不算什么冒犯,就当小孩子无知好了。甚至于把自己脑子里想象的武林高手的样子说不出要跟南霁云印证一下。
“小时侯是专门拜师学过艺的,不过是马上的功夫。没少吃苦,当时十八般武艺都要学习,马上马下,各种兵器都练习过。至于你说的那些高来高去的人也有,不过听说都有独门的内功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