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8章自动化硬管加油与软管加受油技术
这套空中自动加受油技术分为空中受油技术和空中加油技术。其实这两套技术并没有多大的硬件提升,主要还是在操控系统方面。
现在我们的加油技术,除了硬管加油技术需要加油机和受油战机相互配合外,软管加油技术,一般来说,对加油机的影响比较有限,主要还是受油战机方面,它需要飞行员精准操控去对接受油软管。
受限于速度,空中气流,飞行姿态的影响,所以这个对接受油过程难度非常的大,并不是所有飞行员都会这项技能。
听到吴浩的话,在场的众人都纷纷点头。的确,目前的常规加油技术就是软管加油,因为软管随着气流飘动,所以对接加油时候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很高,所以并不是所有战斗机飞行员都具备这项技能。
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吴浩接着讲道:“如果我们在研制这套空中自动加油技术时候,也将其分为了两个子项目来进行研究。
一个就是硬管加油技术,这个需要加油机和受油战机互相配合,技术难度很高。
另外一个则就是软管加油技术,这个对于加油机的要求不高,主要还是在受油战机上面。
其实这项技术说简单也很简单,就是我们在战机的自动操控系统中加入了一套自动受油程序,通过采集和学习所有有人战机的加受油时候的数据,并从中进行学习训练,从而得到了这套空中自动加受油操控系统。
我先介绍软管加油方面,我们在加油机上面安装一个小系统,当受油战机靠近的时候,这个小系统就会自动启动,并将加油机的相关飞行数据信息传输给受油战机。
于此同时呢,加油软管顶端的锥套上也有一个定位装置,它会时刻向受油战机发送自己的空间位置坐标。
受油战机呢,则会随即转入自动加油程序,这个时候,不管是战机座舱里面的飞行员,还是无人机后方的操控人员都需要停止动作。
受油战机会根据所接收到的这些数据信号,来操控战机精准的对接加油软管,实现加油。
在整个加油过程中呢,受油战机会时刻接受加油机的相关飞行姿态数据,并控制受油战机与之保持一致。
这样即便是加油机受到了强烈气流影响,改变飞行姿态速度,连接加油中的受油战机也会相应的进行调整,从而保持正常加油。
这是软管加油,而在硬管加油中,这项技术更加重要。
大家知道因为是硬管加油,所以而加受油机的配合必须更加紧密才行,所以这套系统能够保持在硬管加受油过程中,两架飞机保持一致。
与软管加油技术不同,硬管加油技术其实可以看做是反过来的。
和软管加油技术一样,在受油战机转入自动加油程序后,受油战机随即开始根据加油机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飞行姿态调整,然后逐渐的接近加油硬管。
当受油战机抵达相关区域后,自动受油系统会操控加油硬管来向飞到预定位置的受油战机对接口进行对接,从而实现空中加油。”
听到吴浩的这一番介绍,众人都不由的议论起来。有支持称赞的,自然也有反对忧虑的。
支持的人当然是看中了这项技术的巨大发展潜力,这对于战机战斗力的提升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而反对忧虑的人则是担心,加受油过程非常危险,两架战机距离非常近,而且加油机造价昂贵,里面都是油料。一旦计算失误,发生碰撞,损失将会非常巨大。
战机什么都不用说,就是这样的一家空中加油机,造价昂贵,数量稀少。即便是富的流油的米空军,也没有多少架,更别说我们了,可以说根本损失不起。
所以大家都对于这项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来了很大的质疑,甚至有人直接冲着他质问了起来。
对此,吴浩并没有着急,而是非常从容淡定的解答起来:“首先,我想要说的是我们这套空中自动加受油技术非常的安全可靠,在这方面是飞行员永远无法达到的。
再优秀的飞行员都会出现失误,而系统程序不会。即便是出现,也是非常低的概率,要远比飞行员低。
其次,在安全性方面,我们设计的有一套应急处置程序,这套程序将会在危机情况下自动启动,比如主动脱离,主动避让,权衡‘牺牲’等等。
当出现非常危及的情况下,如果是无人机的话,这套应急处置系统会主动避让,如果无法避让的话,那么它将会主动的‘牺牲’,从而保全加油机的安全。
当然了,如果是有人战机的话,在整个过程中飞行员都可以随时接手操控。
事实上无人加油机的这个概念并不是我们先提出来的,米军早就提出过相关的方案,并已经进行了实验。
相比于它們的那套无人加油机方案,我们这套空中自动加受油技术更加的现实,更加符合空军当前发展需要,而且也更加安全可靠。
这套空中自动加受油技术不光可以使用在无人机上面,无人加油机上,也可以用于咱们现役的加油机和常规战机。
有了这项技术的话,那么对于战机战斗力的提升将会是非常巨大的。其它方面不说,但是这个空中自动加受油的效率,就是人工加受油无法打到的。
而且这项技术也为未来无人化加油机的研制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甚至我们可以对现役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