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军工科技>三千零六十八章 飞船对接扩容解决方案

第3068章飞船对接扩容解决方案

听到吴浩这个问题,张俊也不由的点了点头看向了余成武和周向明他们。●????????????搜索??????520.??????●

的确,吴浩这个问题非常有针对性,他也很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

这艘月球快车号地月转运飞船最大可以承载十六人,这也意味着它需要两艘像行者号这样的载人飞船来运输乘员才行,如果换做是传统飞船的话,那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次数。

而这两艘飞船在将乘员运到月球快车号地月转运飞船上后,并不代表它们的任务就技术了,恰恰相反,这才是任务的开始。它们需要一直对接到月球快车号地月转运飞船上面,全程保障整个任务。

即便是乘员已经登陆月球,它们依然没有结束任务,而是继续对接在月球快车号地月转运飞船上面,直到这些乘员们从月球上撤回来,乘坐这艘月球快车号地月转运飞船返回地球轨道,那时候这些飞船载着乘员们返回地球,安全着陆后,它们的任务才算完成。

所以在这个跟随的保障的过程中,载人飞船需要跟月球快车号地月转运飞船进行对接,以便于乘员们随时紧急撤离到载人飞船上面进行避难或者是紧急离开。

可这艘月球快车号地月转运飞船呢,却只有左右和前面三个对接口,上面是出舱口,而下面呢则是全景观玻璃察悬窗。

而最前面的那个位置是留给登陆返回舱的,那么就只有左右两个对接口了。可是这样一来的话,如何能够满足两艘载人飞船与一艘货运飞船的对接需求呢。

对于这个问题,周向明笑着摇了摇头说:“其实这三个对接口是完全够用的。因为我们的这个上升着陆器只有在人员和物资转运的时候才会到这艘月球快车号地月转运飞船上面的,整个转运过程包括环绕地球轨道的过程,是不会携带这个着陆上升器的,因为这会图添整个月球快车号地月转运飞船组合体的质量,增加不必要的燃料消耗,从而提高成本。

所以当这艘月球快车号地月转运飞船抵达月球轨道的时候,货运飞船会暂时脱离,将对接位置让出来,让给着陆上升器进行对接。等到整个对接完成,人员转移完毕,着陆上升器会脱落然后降落到月球上,或者是环绕月球飞行。这样空出来的对接口则会对接之前脱离的货运飞船的,形成原来的组合体结构。”

讲到这里,周向明笑着说:“其实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货运飞船在完成货物运输后就可以结束任务了,整个转运过程不需要货运飞船的参与。

因为从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路程也就五天左右的时间,回来可能还要更短一些。这十六个人所需要的补给物资,这艘月球快车号地月转运飞船完全可以装的下的。

另外行者号载人飞船内部空间非常可观,即便是满载八个人后,也能够有一定的空间来装运物资,所以完全可以满足这些物质的转运过程。

所以这艘货运飞船跟着也是图添质量,还不如不用了呢。

再说了,一次性满载十六个人的转运任务,在当前包括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地月转运任务中并不常见,所占用的次数并不多,因此这样的三对接口设计完全口用了。”

听到周向明的介绍,吴浩和张俊也都微微的点了点头。的确,一次性满载十六个人的转运任务的确并不常见,所以这样的结构设计也是能够完全满足使用需求的。

“那如果未来转运任务需求比较旺盛,人员往来比较多呢,该怎么解决,增加新的节点舱吗?”吴浩紧接着追问道。

见到吴浩针对性的追问,周向明并没有着急,而是非常从容的笑着回答。

“这个也很简单,位于节点舱下面这个全景观察玻璃悬窗它其实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对接在下方对接口上。如果未来运力需求旺盛了,那么届时就可以抛弃这个全景观察玻璃悬窗,甚至我们可以将它直接运到月球之上,废物再利用,用于后续月球科学考察站的扩建项目之中。

如此一来,我们就有四个对接口了,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满足旺盛的运输需求了。”

原来如此。听到周向明的介绍,吴浩和张俊都不由的点了点头,这样的话的确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这样一来,就没有这个全景观察玻璃悬窗了呀。张俊露出了可惜的神色。

周向明点点头回道:“这也是二者之间取其轻嘛,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那发射一个节点舱段与下面的对接口进行对接,这样就可以一下子新增五个对接口,即便是最下面的对接口安装全景观察玻璃悬窗,那么依然还有前后左右四个对接口可用,加上上面的左右和前方对接口,总共可以有七个对接口可用,完全可以满足日后的扩容需求。

不过,这需要额外提升建设成本。”

的确,如果从省钱的角度来说,这种舍弃全景观察玻璃悬窗增加对接口的方法显然更加实际。

不可能说,只是为了保留这个全景观察玻璃悬窗就要发射一节新的节点舱或者说新的停靠码头,这显然不太现实。

当然了,也不是不能搞,如果未来太空商业旅游,月球商业旅游火爆,游客们意愿强烈的话,那也是完全可以发射一个新的舱段的嘛。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何乐而不为呢。

走吧,出去吧。吴浩环绕了一圈这艘月球快车号地月转运飞船内部空间


状态提示:三千零六十八章 飞船对接扩容解决方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