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相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一口气将大王拉到大门口。到门口才发现,大王还是一身大王,又叫陈太傅拿来一身粗麻衣。
董国相来了,大王为了适合董国相,已经已经准备了几套便装,随时可以拿来穿上的。
大王还是有点不适应:“怎么又要穿便装?”
“有些事你一身官服打扮,谁还敢说实话?”董国相在乡跑的多,知道百姓的一些心里状态。
这方面还是董国相有行,就听他的吧。
“便装就便装。到哪个乡下?”
直到现在,他们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地方。
“盱眙县和丹阳县去过了,秣陵和淮陵几个没去过,反正没去的都得吧?”董国相安排道。
说到秣陵,大王也好多年没去了,那个县是个旧县,生活条件。好久没了,也该去看一看了。
于是,陈太傅带头,一行几个人骑上马背,就往秣陵方向去了。
走了好几个时辰,就进了秣陵县境内。他们不是奔县去的,一进秣陵境内,董国相就下了马,在村里找了一户偏一点人家,把马放在他家里栓着,他们就在附近村子了解情况了。
当然不能这么多人进村子,董国相只拉着大王和陈太傅,他们俩以百姓的身份,接近百姓去了。留下赵内官和吕步舒他们在原地待命。
虽然叫他们待命,但赵内官哪里不保护好主子。等他们走后,赵内官就悄悄跟在后面,随时要保护大王的生命安全。
在路上董国相就交待陈太傅,先与别人如何交谈上,后面他和大王会插话问情况的。
前面就有一个户村子,看起来有好几十户人家,还有几栋房子很漂亮,看来不是富裕人家,便是村里有头有面的人物。
陈太傅便建议:“大王,要不到那户人家去?”并指着那栋有二层楼的,还围了一米多高围墙的人家。
大王对调查的对象没什么要求,找谁都一样。董国相是有要求的,富裕人家的人要问,穷苦人家的更要问。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需求。至于先问穷人还是先问富裕人家,都没关系。
董国相也同意陈太傅的建议,就直奔那户人家。
一进村子,就遇到一人背着锄头出村子要干活。陈太傅刚好逮住那人:“老乡,那户人家是……”
那老乡一看这三人气度不凡,虽然一身麻布衣,但还是掩饰不住他们那副内在的气质,便客气地告诉他们:“那是我们里长的家,有事找他啊?”
从老乡嘴里得知那是里长的家,又与里长谈话靠近了一些。
到了里长家门口,陈太傅就开始叫门:“里长在家吗?”
“在的,谁啊?稍等一下。媳妇啊,去开门。”一个男人的声音从屋内传来。
接着一个女人的声音:“来了来了。”便有开门的声音。
门一打开,一位风姿绰约的女人,站在门。女人目光犀利,一看几位爷她都不认识,便问:“请问你是?”
女人有点不情让大家进去,站在那里不让进。
陈太傅看妇人不让进,还是按董国相交待的,与妇人交谈:“我们是赵国人,到这里来做点小生意,路过此口渴了想讨口水喝。”
一听是越国人,妇人就不怕了:“来来来进来,你们是赵国人好说,我还以为你们是闽越人。我们这里不是怕闽越,他们就是一群野蛮人。不是抢东西就是偷东西,来了也不敢开门。各位请坐请坐。”
妇人一边搬凳子给大家坐,她一边倒来三碗茶请大家喝:“我们山里的茶,看你们喝不喝得惯。”
董国相还是第一次听人说,他们怕闽越人。就想问妇人,这是为什么?
正要开口时,里长出来了。里长一看,几位气质不凡,有股敬畏之情:“几位赵国来的爷爷,稀客稀客。我们这里很少有赵国客人来呀,几位爷看来是生意人了。说吧,想来做点什么生意,只要是互利的,我们肯定会给予方便的。”
陈太傅知道,赵国人要是来江都做生意,一般都是拿草药来卖。陈太傅便说:“想推销点草药、来贵地销售销售。”
草药这里是需要,可是,一个村子有多少人,要是做生意推销到村子来似乎不太适合。村子不是不想要,只是就算要也是少量的:“你们到我们村子来推销,这个量恐怕你们是不感兴趣的。我建议你们还是跑一跑县城。”
……
一番交谈之后,陈太傅就把话题转移到两国的对比:“我看你们村子搞的很漂亮,还是你们江都国官爷们好啊,为你们百姓办了不少好事。我们那赵王刘彭祖,可小气了,又不为百姓办实事,还经常一个跑到邯郸城里抓小盗,害得他国人都不敢到我们那里去做生意,我们只好跑出来推销产品。”
说到官爷们,村子也有气:“什么我们江都国好啊,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们江都王哪里又给我们百姓做好事了?看我们村里西边的那桥,都不能走了,申请上面批点修一下,有谁理?后山的小河,郑当时国相在的时候,来看过说如果栏坝蓄水,那这几村的水利就不愁了,可是现在又没有了音讯……”
里长说了半天大王的坏话,大王也不吭声。反正有过几次微服私访,有了抵抗力,就让他说去吧。
从这位里长的口中得知,他们村里就需要修坝蓄水,有修桥的……
走了这个村,他们又走了几个村,虽然各村有各村的需要,但总结起来,村里有不少需要上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