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志此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报仇,还有意义么?考虑一下?这忽悠谁呢?只能被高淼拉着,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出了皇宫。
回到住处,高淼取出了几坛子美酒,陪着袁承志借酒浇愁,很快,阿九也来了,在了解了晚上的事情之后,陪着高淼袁承志,也是一碗酒一碗酒的往下灌。
诚王的叛乱不值一提,关键是崇祯的态度,自古天子不犯错,说得真好啊!
喝了大半夜的酒,第二天,高淼才晃晃悠悠的醒了过来。
高淼有陈圆圆龙儿照顾,阿九有青青照顾,至于袁承志,何玉手也跟来了,自然也有人照顾,这番醉酒,辛苦的还是在乎自己的人。
喝了一晚上的酒,袁承志心情好了很多,在这京城歇了两日,就回到了闯王军营,对于崇祯的诏书,他根本就没有指望。
袁承志离开了,高淼也该办自己的事情了。
夜晚,高淼偷偷地潜入了皇宫,这一次,高淼的目的是圣旨,此时的崇祯也无心国事,高淼很轻松的偷到了几份盖过玉玺的圣旨,又拿了几份崇祯写的字帖,转身离开了。
模仿一个人写字是一种技术活,对于书法名家自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高淼来说,自己的文字功底还是差了一点,穿越这么多年,毛笔字写的也就还是那样。
不过陈圆圆却是各中好手,作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才女,陈圆圆写的一手好字,模仿他人笔迹也不在话下,崇祯又不是书法名家,模仿起来并不困难。
对着崇祯的字帖练了几回之后,陈圆圆按照高淼提前编好的“诏书”,开始在白纸上面练习写字,写的纯熟之后,才在圣旨上面誊写。
三月底,几份诏书已经彻底伪造完成,有了这个,高淼也有信心劝服袁承志不要自暴自弃。
那日诚王的叛乱儿戏一般,但是也招揽了一些大内侍卫,也联络到了几个文臣,诚王失败之后,经过多方打听,最终确认是高淼解决了这次叛乱,至于袁承志,被崇祯三令五申严格保密,没有泄露出去,一切都归功于高淼。
这一下,也最终确认了高淼就在京城,随后,几个朝中大臣就开始发动自家的关系网,查找高淼所在,不为别的,就为了到时候多一条活路。
一旦李闯没有招安他们,那么让高淼到袁承志那里求情,他们也可以活命。
别说,还真有手眼通天之辈,高淼的私宅很隐蔽,但是也需要看门的家丁,还有收拾宅院扫大粪的仆役,重赏之下,高淼的行踪最终还是露了出去,随后就是一大堆的请帖蜂拥而至。
高淼想了想,就当是找乐子,按照官职大小挨个去那些人府上转悠,国破在即,崇祯夜宵都只有一碗粥,这些人还是山珍海味,舞女乐师少则数十人多则几百人。
给高淼送的保命钱,也是整箱的金银珠宝,全是珠宝首饰之类的值钱事物,金砖之类的重物根本没有,对于这些,高淼照单全收,又要了他们府上的大半书籍和一些古玩字画,这才答应帮忙求情。
说实在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对于那些人的财产来说,九牛一毛而已,至于家中藏书更是不值一提,在了解到高淼喜欢这些事物之后,其后宴请高淼的官员送了大批的古玩字画和珍贵孤本。
到了四月半,该籍比在皇宫里面搜刮出来的还要多,至于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更是装满了十几口大箱子。
袁承志累死累活找到的那个建文帝宝藏,以价值来说,和高淼这几日收的宝贝,相差无几,怪不得李自成进京就要各种抄家,这些人实在是太有钱了。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高淼拿了人家的钱,自然也会替人办事,这叫诚信,不过李自成进京之日,就是袁承志“失宠”之时,这份求情有多少价值,可就难说了。
很快,李闯打破宁武关,宁武关总兵周遇吉战死的消息传来,高淼知道,京城守不住了,此时此刻,自己还有事情要办,龙儿武功高强,但是此时需要的是随机应变。
高淼进宫寻了一个机会偷了崇祯的小儿子出来,以这小子需要照顾作为理由,让龙儿陈圆圆阿九温青青全部都离开了京城,至于那些官员给的宝贝,也从各个隐蔽道路运走。
1644年4月25日,闯王大军长驱直入,从彰义门进入了京城,随后,宣武,正阳,齐化,东直门纷纷打开,京师百姓箪食壶浆迎闯王入城。
崇祯跑到了煤山,留下诏书,上吊自尽。
袁承志找到崇祯的时候,看到了两道诏书,一道是罪己诏。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谅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死伤百姓一人。”
另一道是写给袁承志的给袁崇焕洗雪冤屈的诏书,看落款时间是写于十日之前,还有给袁承志的一封私信,上面写着自己自知命不久矣,回首往事悔恨不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便下了这诏书,拜托袁承志代为照顾阿九和小皇子。
当然,第一封诏书是崇祯自己写的,第二封诏书和私信是高淼伪造的,有了这个,等一会儿看到李闯的丑态,袁承志也不必太过于绝望。
袁承志收了诏书,去找李闯,李闯得知崇祯上吊的消息,更是得意,对于袁承志这位有能力的大将,也不吝赞美,把自己的坐骑都赏赐给了袁承志。
李自成走上城头,眼望城外,但见成千成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