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羽尧不知道自己坐了多久,他望着窗外面的草坪,天色一点一点暗下来。而他也没有开灯,任凭手里的烟忽明忽灭。仿佛鬼火。而他,则是被遗弃的孤魂野鬼。灵魂得不到安宁,也没有归处。
起初学会了抽烟,他也没有瘾。因为她不太喜欢闻到烟味。
其实至今他也还是不爱抽。但吸之无味,不吸难受。这就是烟的妙处。妙在体验虽不美好,却很难戒掉。
他心理上没有瘾,生理上却有了。
亲子鉴定的结果下来了。
金琦不是他的儿子。
他没想到她说的是真话。孩子真的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不,也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却更加耐人寻味。
小雨她……
他突然间心烦意乱,将烟狠狠地按在烟灰缸里。
无论如何,他要知道事实真相。
即便孩子与他毫无血缘,但既然是她的儿子,又怎么能与他无关。既然上天让她重回他的视线里,他又怎么能不过问?
无论如何,他们总不能做陌生人。至少,他做不到。
因为曾经他们是一对相依为命的恋人。
谁能想到,先用情的是她,最后沦陷进去无法自拔的却是自己。
陈羽尧的十二岁之前,从来没有踏足过锦溪镇。然而家庭遭遇变故,落难至此,守着老阿爷过日子。
陈羽尧入住锦溪镇的那一天,急雨尚有印象。
那是个初夏的傍晚。她搬了一把旧竹椅坐在家门前的空地上,聆听着沙沙的竹林风,一面翻着《山海经》,一面用外公的康熙字典进行查阅生僻字。
急雨时年6岁。
她没有上过幼儿园,也没有读过学前班。外公过去当过兵,也爱读书识报,但是给到急雨的“早教”方式极其复古。由于错过了正常的学前教育,令她压根搞不懂拼音,以至于日后刚学起英语来,对26个英文字母也是“花非花,雾非雾”的感觉。
她一抬头,看见了陈羽尧,神情漠然,身上的白衬衫白得耀眼。胸前还系着海军蓝的领带。后来她才知道,那是九中的校服。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急雨突然间理解了《诗经》中的那篇《卫风·淇奥》。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见过那样的少年,永远都不可能再忘记。
彼时仿佛正立于淇水边,远处河岸蜿蜒,近旁碧竹亭亭,凭尔四面来风。
急雨的心忍不住要向着这良辰美景致敬。
她站起来,对他说:“你好。”
陈羽尧淡漠地看了她一眼,走开了。
他的身后还有一些运送东西的大人,正吃力地搬上坡。
急雨有些好奇地看着眼前,目光一直追随着陈羽尧。他在青石板上站了片刻才迈过门槛进了屋。
她返身跑回自己家的堂屋:“外婆,外婆。”她心情有些雀跃,“隔壁陈爷爷家来人了!一大帮子的人,好像要搬家!”
外婆正在灶后面烧火,压根听不清楚她在说什么,只扬声问:“囡囡,你晚上吃粽子还是糯米糍?”
陈羽尧自此在锦溪镇住了下来。
但是急雨却没什么机会见到他。急雨清晨即起,吃过早饭蹲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用粉笔写大字,因为外公说,这个夏天一过就要送她。等她写了近一半的空地,陈羽尧都没有起床。
而陈爷爷早上已经坐在屋檐下喝了一碗粥。
日上三竿时,急雨已经退回到屋檐下柴薪堆边上的阴凉处坐着,依旧没有看到陈羽尧的影子。
他足足三天没有出家门半步。
直到第四天,起床后见家里空无一人,就自己去了厨房。揭开笨重的木锅盖,发现里面还给他留了些蛋炒饭,只是早就没了热气。
他毫不在意,盛进了粗瓷大碗里。
从警察把母亲带走的那一刻起,他已经预见自己分崩离析的人生。
这是下午四点钟。太阳已经不那么晒了。在这不尴不尬的时间,他立在屋檐下享用今天的第一顿饭。
他木然地把饭送进嘴里,目光游离。
“你这碗饭都冷了,你怎么还吃啊?”声音出自邻居家的那个小萝莉。
陈羽尧看了她一眼,并不予以理会,回过头继续吃自己的饭。
“可我听外婆说,常吃冷饭会长‘冷饭头块’”,她接着多管闲事,“你知道什么是‘冷饭头块’吗?就是脸上长癣。”
他长得这么好看,要是长了癣,不太可惜了么?
急雨见这番警示丝毫不起作用,立即“噔噔噔”地跑回了屋里。
陈羽尧重新埋头吃起来,尽管味同嚼蜡,但他已经没有挑剔的资格,不是吗?
“喏,吃这个吧。”小萝莉又回来了,手里还捧着一大碗梅菜扣肉。
陈羽尧把视线从梅菜扣肉上收回来,投向远处。
“还热的。”急雨说。
过了一会儿,她明白了,不是热不热的问题,是陈羽尧压根不想搭理她。
她有些沮丧,正要知趣地离开,却听到少年开口说话了:“不用,我吃饱了。”
“哦,”急雨见他肯理自己,不禁喜滋滋地说:“饱了就不用吃太多,尝一块就行啦。”
陈羽尧嫌她烦,朝她摆摆手,“走开,小屁孩。”
急雨也不生气,把碗收回来,很认真的回答,“我才不是你认为的小屁孩呢。”
她每天依然喜欢在清晨搬着她的小板凳,坐在家门前的空地上。经常捧着一本半新不旧的书在看。
陈羽尧慢慢觉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