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级别的大战,真正决定胜负的是战前的准备与各级将领的临战反应能力,而不再是临场指挥。”
“而总指挥官要想挥出自己的能力,左右战局,他就必须有能力看到战场上半个小时以后生的事,而不是如以往般只看到几分钟以后生的事。”
“如此,他的作战命令才能透过传令与执行上的障碍,在最关键的时刻挥作用。”
这段话,基本囊括了大兵团作战时的指挥神髓。
即,面对神经反应迟缓的大部队,所有的命令,都必须根据其迟缓程度提前出。
哪怕你要指挥你的部队一起向前踏出一步,你可能都得提前半个小时出这道指令,然后才能在半小时后看到这则指令的成功实行。
倘若那个时候需要的是你的部队后退,而你的部队却前进了,那么很遗憾,你基本死定了。
然而这种要求,只有少数能力卓越经验丰富心理素质良好的指挥官能够做到。
对大部分将军来说,这太难太难。
与其胡乱指挥,还不如让他们一窝蜂冲上去胡砍乱杀来得实用一些。
就连李行周都无法解决的大部队行动迟缓的问题。
尺带珠丹就更做不到了。
因此,越是大规模级别的集中型会战,其作战方式也就越是趋向于简单化。
复杂的战阵变化变得不再符合实际要求。
尽可能的挥出自己的兵力优势才是取得胜利的第一要素。
尺带珠丹的标准,是三十万大军的战斗力,能正常挥出来,实现一等于一的目的即可。
而李行周的要求,则是各部队配合作战,兵种阵形衔接务须巧妙,挥出一加一大于十的效果。
同时xian zhi对方的挥,让其一加一小于一。
这种情况下,尺带珠丹的战前战术规划很简单也只能简单--将三十万大军分成数支部队。
然后轮番进攻,理想结果就是只用两支部队就将对手彻底绞死这片人海风暴中。
而李行周则是一开始就采用了冒险至极的变阵旋击战术,制造出一个局部战场上的绝对优势!
......
此时的战场上,尽管尺带珠丹已下达了右翼部队停止冲锋的命令,但事实是,当时战场上吐蕃指挥的部队,已经在右路战场突进数公里之远。
当尺带珠丹以为自己已经彻底击溃敌右翼防线,正准备命令部队向左翊卫本阵起进攻时,大熊和林云两支骑兵部队却已经开始横穿整个战场,从其后方向他杀来。
他们从侧翼冲进敌阵,以猛烈突击之势将冯夏的部队从后部分割成两断。
与此同时,原本一直坐视前线部队死战,按兵不动的燕顺、卫伯玉、杨景晖突然启动。
这一启动,将整个大阵的重心顷刻间向左方移动而去。
三营九千铁骑,在这刻化成漫大唐雷,迎着吐蕃军的部队狂猛杀去。
原本被打得节节后退,看上去已挡不住敌进攻锋芒的鹰扬卫张弼部,。
这刻竟重新威,三支部队同时向吐蕃人的突前部队动了如狂风暴雨般的猛烈冲击。
突然遭遇来自三个方向的猛烈进攻,一下就被对手给打蒙了。
尺带珠玉放眼四周数公里战场上,几乎到处都能看见敌方的骑兵在向着自己纵横冲杀,肆意屠戮,苍血。
在猛烈奔涌的人群中不住升腾绽放着,凄厉的惨呼和野性的怒吼。
成为整个天空和大地唯一的主题。
四面皆敌!
除左翊卫本部和张弼的鹰扬卫负责死死抵挡住对方的进攻外,左翊卫几乎所有的骑兵和少量的步兵这刻都冲进了敌群中。
近两万精英骑兵对三万被分割开的吐蕃步兵,这是一场典型的无悬念的tu sha。
即使如此,薛讷还嫌不够。
大量的弩车,连弩机等重型战争器械在这刻被平西军战士推上左路战场,再配合以大批大批的弓箭手。
他们的目标不是敌主阵中央,同样是这支陷入围困中的敌左前部队。
左前的军队沐浴在一片腥风血雨式的杀戮下,在毫无防备之中,大批的精英骑兵已将汹涌如流的大写意澜流。
从突破的一线拉广到整个阵营,瞬息间,苍茫壮阔的生命大野,驰涌起浑雄粗犷的力流。
死亡咆哮和莽苍的血影,在炽烈的风野之中擎托起磨砺的金鸣。
薛讷几乎集中所有兵力全力打击被困在己方包围圈的吐蕃士兵,他有绝对的把握,可以在敌人冲过自己的防御线前,全灭这支部队。
尺带珠丹借助己方雄厚兵力的冲击梦想,就这样在李行周的巧妙安排下彻底破灭。
他的右路军被围,左中两路军,则遭遇左翊卫三营和重建的张弼的鹰扬卫士兵的凶猛拦截,陷入艰苦的攻坚战中。
战争中最忌讳跟着对手的节奏去走。
尽管尺带珠丹已经在其后连续下达了多项指令。
但是跟在李行周的出招后面做应手,绝没有好果子吃。
十万大军组成的凶猛浪潮,碰上以铁壁着称的战车防线,撞出一片汹涌巨浪,然而任你巨浪滔天,大坝却巍然不动。
被铁甲包成一个个活动铁皮大罐头的重装士兵们,干别的不行,干这种拦路劫道的活却最是得心应手。
战事打到这一步,几乎已无悬念,wai wei的数十万大军进不来,好不容易冲进去的部队却被人凶狠的蹂躏tu sha......
尺带珠丹的眼皮耷拉了下来,而与其遥遥相对的李行周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