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造个系统来读书>第227章 阅读面太窄了

经过几次考试实践,唐明耀现在对机器人模式的运用已经很熟练了。

当考试铃响时,他就迅速进入了状态。

就跟固定代码被运行起来一样,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有其固定流程,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考试中出现疏忽和遗漏,而且做题时的状态也会很稳,基本上不会出现这次考得特别好,下次又考得特别差的情况。

当然,任何方法的运用,都是分人的,他这一套也很难说就适用于所有人。

两天考试结束,唐明耀感觉自己的状态没什么起伏,心里对即将考出的分数也有了一些预估。

等到成绩下来,果不其然,比一诊涨了一截。

这次直接涨到707分了。

历史最高!

本来还想看一下竞争对手黄韬的分数,结果一看,妈蛋,亏自己之前铆足了劲要超过他。

这家伙这次才考了668分,连团支书郑玉燕都没考过,只得了个年级第三。

唐明耀进校时就听何秋说过,黄韬是上一次高考失利才复读的,现在看起来,他似乎是受上次经历的影响,越考越差了。

这类学生就是那种上不得考场的人,平时成绩很好,一旦到了重要考试场合,就心态不稳,稀里糊涂必然考砸。

从黄韬这大半年的成绩曲线来看,距离高考越近,他就越稳不住,真不知到了三诊时,他的成绩会成个什么样子。

“可惜……”

唐明耀暗叹一声,把黄韬抛在了脑后。

这样的对手,已经不被他放在眼里了。现在他的眼睛,直接放眼到了全市。

双湖中学并不是省城第一的学校,只能说是前五,其他还有好几所中学,能跟这所学校竞争。

状元之争,向来都是最激烈的,有时候差一分半分,说不定就名次互换了。

到时候,状元会被万人追捧,而第二名,大概就只有考生自己的亲人和老师同学知道了,待遇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这次二诊,全市超过700分的有四个人,其中分数最高的713分,第二名709分。

唐明耀只能排第三。

到了七月份,这几个人都将是他的竞争对手,还有其他市偶尔也会有一两个高手,甚至有些这次没到700分的,也许就能在高考中突然爆发,比平时多考出十几二十分,和他竞争这个状元。

更何况,高考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就是场外加分。

这些能考700分左右的学生,哪个没有参加过各种竞赛,取得过名次?到时候加个五分、十分,那还怎么比?

因为特殊原因,他唐明耀可没有参加过任何竞赛,想要稳稳拿下这个状元,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至少要考到720分以上才稳当。

只是唐明耀隐隐感觉到,自己的实力已经触到天花板了,分数到了他这个程度,想再往上涨已经没有方法可循,只能尽人事知天命。

…………

说回这次成绩排名的事情上来。

说来挺有意思,唐明耀这里,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毫不在意,转眼就把目光放到了更广阔的舞台上,思考起了状元之争,然而这次二诊的成绩,却在班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原因无他,唐明耀进步太快了。

刚进校时,他才只能考六百四五十分,这几个月过去,就直接突破了七百分,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尤其是他的成绩超过了黄韬,在全市排名到了第三这件事,更让人觉得兴奋。

状元之相啊!

当时班上的同学拿到他的卷子时,不少人都发出羡慕嫉妒恨的叹息。同桌何秋甚至恨不得挖开他的脑袋,看看他的大脑到底是怎么长的。

至于黄韬的持续下滑,同学们除了惋惜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别的心思。

只有班主任老师注意到了他的状态不对,把他叫到办公室,认真跟他谈了两回心。

至于有没有用,外人就不知道了。

但唐明耀觉得是没用的,不是他瞧不起王木林老师,而是黄韬这种情况,明显需要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而且感觉要经过长期的治疗才能得到解决,远不是“放松心态”、“沉住气”这种谈心就能解决的。

考试结束,一切又回归了正常。

唐明耀休息时会去陶老师办公室,独处复习,只有上课时间才去班上跟大家一起上课。

一边复习,一边把那本英文版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接着往下看。

随着阅读的加深,他在其中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

就此延展开去,很快就找到了很多关于死亡这个话题的书籍和作品。

比如,死亡这个话题,并不是上世纪70年代才兴起的大辩论,早在两千多年前,无数哲学家早已就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的哲学辩论了,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等。

西塞罗曾说:“思考哲学就是为死亡做好准备。”

圣·奥古斯丁说:“唯有面对死亡之时,一个人的自我才真正诞生。”

近代也有许多人对此进行过探讨,比如尼采、海德格尔、弗洛伊德等等。“未来的可能性不再有可能,这就是死亡的定义。”海德格尔如是说。

就连不是哲学和心理学这个体系内的学者,也有很多人对死亡话题有着深入的研究。

比如托尔斯泰,他的伊凡·伊里奇之死》就是描写一个濒死之人在死前那段时间内,内心的挣扎与反思,把一个人对死亡的恐惧与最后的释然,写得入木三分。

还有黑泽明


状态提示:第227章 阅读面太窄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