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没有火炕,冬季家家户户取暖都靠烧炭。农家人,平时烧火会积攒些碳块,攒够了用一个冬天,不过这种碳一般都很劣质,烟气重,要想用好的无烟碳,得专门去买。
姚大江和宋氏平时烧火剩下的碳攒了一些,不过用不上了,因为樊峻让人送来了足够他们用一个冬天的上好的银丝碳,放在了后院的木工房里面。连每个房间里面用的烧炭的火盆,都是从京城运来的,十分精美。
反正樊峻现在送什么东西过来,都说是他家主子秦玥的心意,而这本来也是秦玥专门交代过的。
家里温馨和美,姚瑶的生意版图正在慢慢扩大,她一直是藏在幕后的头脑,林颂贤是执行者。如今的日子,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秦玥不在家了。
姚瑶十三岁生辰,姚大江送了她一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木剑,用了林放找来的特殊的木材。姚瑶本来以为是独一无二的,结果姚大江偷偷给秦玥也做了一把一样的,做好了拿给她看,笑说是一对儿的。
转头看到宋氏又在给秦玥做新衣服,姚瑶觉得,如果她以后不跟秦玥在一起,她家爹娘都不答应……
这天张大柱家杀了头猪,拉到村口卖猪肉,姚大江问姚瑶,要不要买几斤,刚宰的,新鲜。
姚瑶在忙着捣鼓一些药物,就说谁有空过去买吧,割点五花肉,再买点排骨。
姚大江揣着钱,带着林凡和姚景泽两个小的过去了。去的时候提了个篮子,回来的时候篮子里面装的满满当当,都是好肉,跟宋氏叹气说,张大柱死活不肯收他的钱,推来让去不好看,最后也没给成。
说起张大柱家,虽然曾经有些事情闹得很不愉快,但姚瑶跟张翠翠一直都是好朋友,于氏跟宋氏的来往也没断,在这期间姚瑶家吃了张翠翠送过来的不少豆腐,姚瑶的回礼基本都是肉。
先前刘氏从姚瑶这里接了山楂生意过去做,做得不错,一开始只有糖葫芦,后来有炒红果,山楂糕,还做了消食的山楂丸,只供应林家酒楼,需求量不小,能赚不少,而且是持续的。
所以在山楂过季之前,姚瑶提醒宋强夫妻,多收点山楂,好好存放起来,这生意能一直持续下去。成本低廉,收益不错,精细活儿,也不用费什么力气。
于氏娘家院子后边有两颗很大的山楂树,往年都没人摘,今年听人说姚瑶姥姥家要这个酸果子,于氏一家把那两棵树上的山楂全都摘了,装了一大车,拉到了姚瑶家,说扔了也是扔了,送给他们。
宋强过来拉走,回去称了重量,该多少是多少,把钱给他们送去了,看张壮壮人实诚又不笨,问张壮壮愿不愿意跟着他干。他有个建筑队,十里八乡都是有名的,能学泥瓦匠的手艺,将来不管是跟着宋强干,还是自己干,都是不错的路子,张壮壮当然求之不得。
在这过程中,于氏结识了刘氏,两人性格相似,一见投缘,看刘氏有点忙不过来,于氏主动提出可以帮忙收山楂。
刘氏正发愁呢,收山楂这活儿累,得到处跑,跟人讲价,而且钱不多,怕找了亲戚不好算账,最后结了仇,看于氏人实在,就把收山楂的事情交给了于氏。
张老头这些年拉着板车买豆腐,十里八乡都很熟,问他哪家种了什么树,他都能记得清清楚楚。接了宋强家的活,他一早拉车卖豆腐,于氏跟着,顺路收山楂,还可以拿山楂换豆腐,啥都不耽误。刘氏从于氏手里收的价钱是固定的,他们能跟人再讲价,多赚的就是自己的。
所以入冬之前,张大柱家靠着帮宋强家收山楂,也赚了不小一笔。再把家里的三头猪卖掉,能过个好年。张大柱和张壮壮父子这几个月卖力干活,张老头风雨无阻地卖豆腐,省吃俭用,已经有了点积蓄,努努力,明年就能盖上新房了。
在这个过程中,一家人心往一处用,劲儿往一处使,过去那些芥蒂慢慢消除了。张老头跟张大柱身上的坏毛病也没了,日子总归是越过越好的。
等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姚瑶听姚大江说,去买肉结果张大柱不肯收他的钱,就笑说这次不给了。
张大柱家的猪肉好,到下晌就卖完了,还专门让张壮壮给他师父宋强送了十几斤好肉过去。
再见张翠翠的时候,姚瑶跟她说,让她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一下,以后他们家做的豆腐,专供给林家的酒楼,也没说价钱。
张翠翠一开始不好意思,觉得姚瑶已经帮他们家很多了。要不是看姚瑶的面子,宋强和刘氏不会那么容易就跟他们家合作的,宋家村多的是人想巴结宋强家。张翠翠知道宋强主动提出收张壮壮当徒弟,是姚瑶从中间牵的线,只是姚瑶都没提过。
“是因为我觉得你家的豆腐最好吃,别人做不出来那个味儿,所以才要合作的,别想太多。生意归生意,你回去跟你爷爷商量商量。”姚瑶笑着说。现在她的生意做的已经不小了,张大柱家的人也没什么毛病了,拉扯他们一下,就算只是为了张翠翠,也是小事一桩。
而且别的不说,张老头的豆腐确实做得特别好吃。在商言商,酒楼正在扩大规模,提高档次,食材的质量选最好的,很正常。
张翠翠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一家人哪里会有什么意见?全都喜出望外。
张老头年纪毕竟不小了,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做豆腐,还要拉车出去一块一块卖,很是辛苦,也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