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伯母。”孟静婉屈膝行礼。
宋氏连忙过来拉孟静婉起来,孟静婉又紧张着宋氏的身体,着急去扶宋氏,两人就抱到了一起去,相视一笑,初次见面的尴尬消散了不少。
落座之后,宋氏笑着说:“我就叫你静婉了。以前思明一门心思读书考试,我们着急他的亲事,也不敢催,没想到他自己心里都有数,一点儿也不让我们操心,就找了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我一看你,就觉得你是我们家的人。”
孟静婉脸色羞红:“伯母谬赞了。”她惦记着来拜访姚大江和宋氏,自然是希望跟未来的婆家搞好关系。她听她的爷爷过,宋思明跟姚大江一家走得很近,曾经家中困难,这几年读书得了姚家许多的帮助。姚家虽然住在村里,不显山不露水,实则财力雄厚,并且跟京城那边有大关系,不是宋思明的关系,还有别的背景。
宋氏本就是温柔性子,现在怀着身孕,更让孟静婉觉得一见之下,十分亲切。姚大江看着也不像农家汉子,质朴中透出几分儒雅的气质,定是读过书的。
孟静婉拿了她带来的礼物给宋氏,其中有两身她亲手给宋氏肚子里的孩子做的小衣服,显然是早就打听好,精心准备着的,针脚细密,料子柔软,缝边都在外面,还绣了精致的花纹,宋氏十分喜欢,夸赞她女红做得好。
孟静婉送给姚大江的,是一本她专门寻来的木工书,因为她得到的信息,姚大江是个木匠。
但这会儿见了姚大江之后,觉得姚大江像是读书人,孟静婉觉得那礼物不太合适,拿不出手,本想着要不先不送了,回头再补别的,结果被宋氏看到了,拿起来翻了两页,念出了其中两行字,笑着对姚大江说:“这可是你一直想要找的东西呢!”
孟静婉心中惊讶宋氏竟然也是识字的,当下更不敢小看。
而姚大江接过那本书,喜爱的眼神并不是假的。虽然如今家业大了,姚大江打算试试考科举,不需要再靠着做木工赚钱养家,但木工活依旧是他的兴趣,有时候读书遇到瓶颈,或者觉得精神疲乏,就去锯木头,做个小玩意给孩子们玩儿,或者给家里添置个新家具,都是不错的事情。
孟静婉来了,聊天的话题自然就是不在这里的宋思明一家了。
孟静婉听宋氏说,宋思明的妹妹宋思清性子跟她很像。这话林颂贤也提过一回。
如此孟静婉更放心了,因为她就怕嫁到宋家,家里就那么一个未出嫁的千金小姐,小姑子若是性子刁蛮不讲理的话,也不好相处的。
孟静婉本想过来坐坐就回,结果聊着聊着就快到正午了。出去游湖的人都回来了,林颂贤安排醉仙楼那边准备了最好的席面送过来。
然后孟静婉就见到了性子爽利的姚玫,忠厚老实的赵康安,呆萌可爱的阿福,就连赵康安的爷爷都跟姚家人亲的跟一家似的。她还见到了姚瑶的师父,是个老郎中。她前几年就听说过青山村有个医术医德都很好的郎中,想必就是这位了。
姚瑶和她招赘的女婿不在,孟静婉也没有冒昧地问他们去哪儿了,想着应该是有正事要办出门去了。
如此这一大家子,热闹温馨的气氛,让孟静婉不由羡慕起来。她家是书香门第,规矩很多,虽然老老少少人不少,但还真的没有如此融洽又轻松的时候。
饭桌上,姚景泽再叫表嫂,孟静婉已经很坦然了,并且主动改口管宋氏叫姑姑,宋氏听了就笑。
临走前,宋氏摘了手上的一个镯子送给孟静婉,说是见面礼,让她一定要收着。孟静婉推辞不过,接过去就戴上了。
“静婉,过几日京城来信,咱们就商量着把婚期定了,思明肯定盼着呢。”宋氏笑着说。
孟静婉微红着脸,被丫鬟扶着上了马车。
走出一段,孟静婉掀开车帘往回看,就看宋氏还站在门口,姚大江握着她的手,微微低头,偏向宋氏,夫妻俩不知在说什么。
虽然头回见面,相处时间也不长,但孟静婉看到了姚大江对宋氏的紧张和疼爱。想起宋思明,她心中甜蜜,盼着日后也能如姚大江和宋氏这样,做一对恩爱夫妻。
“小姐,那姚家的人,可真不像是村里的,那个姚家三小姐头上戴的簪子,珍珠那么大,可真是好看!上回表小姐戴的,要小一大半儿呢!”孟静婉的丫鬟说。
孟静婉蹙眉:“不要背后议论别人的事情,若再有下次,我出嫁,你就不必跟着了。”
“小姐,奴婢错了。”丫鬟低着头认错。
孟静婉却在想,听说宋家到现在都没有丫鬟婆子,做饭洗衣都是自己做,她嫁过去若是带着丫鬟,会不会被婆婆认为娇气?总不能婆婆做饭,她只会吃吧?
想到这里,孟静婉看了一眼她的丫鬟,突然有个主意。可以带下人嫁过去,但到时候就让丫鬟去伺候婆婆和祖母好了,这样她家里这边也放心。她很喜欢下厨,并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小姐。
等孟静婉回府,孟山长问起她跟姚家人见面的感觉如何,孟静婉对姚大江和宋氏以及他们的孩子,还有他们家里其他那些没有血缘,却成了一家人的成员,都夸赞了一遍。
孟山长笑说,看出孟静婉想早点嫁过去的心思了。不过也提醒孟静婉,姚家是姚家,宋家是宋家,一个是亲戚,一个是婆家,不一样的。姚大江和宋氏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