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翡翠才气>24 暗讽
名支遁,25岁正式出家为僧,从西域僧人师姓为支,名为支道林。“家世信佛,早悟非常之理。隐居余杭山,深思《道行》之品,委曲《慧印》之经”。出家不久即到京城建康,与朝中名士有所接触。太原王蒙赞扬他“造微之功不减辅嗣”;陈郡殷融见到道林,则以为卫玠再世。辅嗣即王弼,与卫玠都是魏晋玄谈领袖。年青的支道林初入京就被比成王弼、卫玠,足见他在江东士林中的地位。

佛教从东汉明帝的时候传入中国,在之前一直流传不广。这种从天竺胡人之地传来的胡教,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中国上层人士的认可。

但是佛教的教义,实际上是很适合统治阶级的。自五胡乱华之后,佛教就开始悄悄地蔓延了开来。在北方,本就没什么文化根基的胡人,索性就接受这一个同样被视为“胡教”的外来宗教,在北方大肆宣传推广,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可怕的地步。甚至到了后来,面对这一个逐渐庞大到威胁自己地位的宗教,北周武帝甚至来了一场大清洗。当然,那是后来的事了。

而在江东,虽然一些清高之士依然抱着一种鄙夷的态度看待这一外来者,但是玄学清谈盛行的江东,在一些僧人的改变之下,也开始有了一些不小的影响力。虽然这个时候还没有发展到杜牧诗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盛况,但是这一时期的佛教,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尤其是站在张曜灵面前的支道林,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算是一个很正统的僧人。他喜欢和那些空谈玄理的名士混在一起,喜欢清谈辩难,不拘于佛学,对于《庄子?逍遥游》情有独钟,为其作注解,成书后在江东广为流传。

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对张曜灵没什么吸引力。他所在意的,只是这个支道林,虽然自己只是一个和尚,但是他交友广泛,和谢安、王羲之、王洽、刘恢、殷浩、许询、郗超都有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之前郗超会塞给自己那个纸团报信的缘由了。

这样一个有着很深关系背景的名士和尚,就不只是一个四大皆空的和尚那么简单了。面对他,张曜灵不可以用什么暴力手段,唯一的道路,似乎就只有顺着他的路子,一点一点见招拆招这一条路了。

只是要和这个老和尚谈玄论理,对此一窍不通的张曜灵,会是他的对手吗?

“张施主认识老衲?”张曜灵脸上一闪而逝的变化没有瞒过支道林,他一双神采湛湛的眼睛,紧紧的盯着张曜灵。

“啊,这个呀,确实听人说过!”张曜灵仰天打了个哈哈,脸上的表情突然变得有些不屑,“前几天吧,好像是在过淮河的时候,听一个卖菜的老大爷说过,说是在长江边上有一个摇橹的,叫什么支道林的。过河的话一个人三十文,要价特别高,脾气还不好!那老大爷人特别好,临走的时候一直嘱咐我,说是那个叫支道林的老头脾气特别倔,但是千万不要惹他!听说那个老头心脏不太好,万一要是惹着他犯了病,那可就赖上你了,又是个大大的麻烦!

张曜灵说到这里,还故意向前惊讶地伸了伸头,问道:“这位大师,你该不会就是那个老大爷说的摇橹的吧?虽然你现在穿的是僧衣,但是听说现在当和尚的也不容易,你是不是找了份摇橹的兼职,在不做和尚的时候去赚点外快?”

“张施主,说笑了。出家人四大皆空,虽然清贫,但是老衲一向谨守戒律,从未做过张施主所说的摇橹之事,大概只是同名之误吧!”被张曜灵的这席话说的脸色有些僵硬,支道林脸上笑容不再,低低地回答道。

“不不,这你可就错了!”张曜灵大摇其头,那副装模作样的样子看得一旁的苏若兰捂着嘴憋笑憋得非常辛苦,“我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没什么幽默感,出去的话总是有很多人这么说我,可是就没有一个人说我会说笑话!你这么说,是不是在故意安慰我?”

支道林的脸颊抽动了一下,头部低垂着:“张施主说笑了,老衲是出家人,不打诳语。”

“那就不是在安慰我了?”张曜灵故意长长地“哦”了一声,随即又开始很遗憾地摇起头来,“可惜了可惜了,我活了这么多年,就没有一个人像你一样夸奖过我!唉,要是早听你这么说,我当年也不至于心灰意冷失去信心,错过了那个小妞了!”

说完,张曜灵还很悲伤地抬头四十五度角望天,只是没什么眼泪流出来。

“张施主……”完全被张曜灵这天马行空毫不着边际的思维,给弄得有些心烦的支道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抬起头来看着张曜灵,正要说话引回正题,却又被张曜灵给打断了。

“你真的不是那个摇橹的?”张曜灵睁大了眼睛,看上去还是没有完全丢掉自己之前的那个假设。

“绝对没有。”连续被张曜灵这番似傻似愣的言辞所累,支道林的脸上有了一些愠色,语气也不再有之前的和颜悦色了。

“哦,那我就放心了。”张曜灵放松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一脸的庆幸,“还好你不是那个摇橹的,要是他的话,我还真的就没有办法了。你要是一生气犯个心脏病倒在这里,岂不是要赖到我的头上?要是那样的话,我岂不是自讨苦吃?还好你不是那个摇橹的,不然这就麻烦大了……麻烦大了……”

“张施主,一向是这么与人交谈的吗?”支道林的眼神之中转为厉色,冷冷地看着张曜灵


状态提示:24 暗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