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我成了仁宗之子>第八九八章 这战没法打

对北辽作战,河北道是绝对的战场,这一点没有异议。

由于有当初河东战役和平灭西夏战略方面的成功,导致了整个国朝朝堂臣工在谋划对北辽作战上,也考虑战略方面倾向性比较大。

这没有错,但是,不同的战事要有不同的策略。

华北平原,自燕山山脉以南,太行山以东,整个全部是平原地。而失去的燕云十六州,除河东路的四州以外,十二州依然还属于北辽。

这就注定,跟北辽的战事,战场是在华北平原上展开。

河东,阴山、太孝吕梁,三山将河东路分割成诸多的盆地,而云应四州也是盆地地形。

这样的地形是可以谋划围剿战略的。

西夏也如此。黄河、吕梁山脉、沙漠,通道是有数的也是局限的。

从沙洲往东,以及堵住西北方向的通道,并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再从麟府、秦州、兰州、环庆等地,成几路围剿……

西夏的战略纵深有限,也就有了战略方面成功的基础。

即便如此,赵曦当初还将高遵裕部五六万军卒放进去做了诱饵。最终才使平灭西夏得以成事。

可对北辽,首先,北辽体制已经是经过百年运行,算是一个稳定的王朝。

其次,北辽的战略纵深非西夏可比。往北、往西,国朝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做围侥战略。

想后世,千年以后的统一大战,那都是几百万队伍的事,仍然是非完全疆域的战事。

想在这个时代,以国朝百万军卒对北辽如此广阔疆域形成围剿……赵曦知道不可能。

而且,北辽骑兵的机动性,国朝现在还无法对抗。

这也是赵曦一直没有全面开战,一直在等北辽自身损耗的原因。

赵曦所想的,不仅仅是收复燕云…~

燕云十六州,那是一个然的防御屏障,这也是历代中原王朝抵抗外族的防御线。

赵曦认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只是最基本的战略目标。国朝有相当的,忠诚于朝廷的骑兵,才有可能实现他的想法…~

有了羊毛、棉花的产业,恩威并施、剿抚并用,让草原的各部落归心,赵曦觉得并不是不可能。

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障碍,便是北辽这个日渐腐朽,却还能苟延残喘的王朝。

现在,终归还是差那么一点,还不够让那些依附于北辽王朝的部落彻底死心……

耶律乙辛谋反,整个北辽内乱……赵曦一直将此事当作催化剂的。

这时候出兵……赵曦真的不认为是好时机。

……

国朝没全力出战,这战真的打的不爽。

不仅仅是王舜臣、周侗、折可行这样想,就是种建中也感觉这战打的不畅快。

存地失人,蓉皆失,存人失地,蓉皆存。这是官家留在讲武堂的的战争理论核心。

种建中深刻领会了。

可现在的战事,根本就没法把官家的战争指导理论发挥。

最早的好水川之战,后来的河东,再到平灭西夏,官家的大战略,最终的战果,都实现了官家战争思想。

而这一次出战,让种建中感觉,似乎没有任何效果。

近二十万大军北上出征,战线向北推进了五十里,似乎很有效,可实际上,自出战以来,整个战场没有一次像样的战役。

搁以前作战,基本上是双方都在某个点,某个城池集结兵力,以一场,或者多场战役的胜负来决定整个战局。

然而,这一次,北辽明显改变了战术…~

北辽充分发挥了骑兵的机动性,根本就不跟国朝的队伍遭遇。

向北推进,时刻得防备着北辽骑兵的袭扰,偏偏当国朝用战车列阵时,北辽的骑兵便立刻远遁……

而国朝战车追击,根本没法跟北辽骑兵相比,总是追不到。

同时,在追击的过程中,北辽骑兵还时不时的有少量的骑兵袭击。

战事不顺,甚至是极度不顺。

消灭的北辽骑兵数,甚至对不起国朝消耗的火药弹的损耗。

这不是在打战,倒像是在躲猫猫……

“报……大帅,离易州三十里。据斥候侦查,易州城内并无北辽军伍驻扎,甚至连衙门都已经撤离……”

这就是现状,都已经打到易州了,可他们至今没有经历过大的战役。

“城外十里扎营,斥候放出五十里……”

进易州没有任何意义,最起码种建中是这样认为的。

起来自己这算是打下易州了,可真的是打下了吗?

易州原本的北辽驻军三万,连三千都没有歼灭。整个易州驻军还是完整建制的存在。

进驻易州,除了警戒需要比野外扎营更好的烈度,需要防止细作,再没有其他好处了。

这样的感觉,让种建中有中深入敌方腹地的感觉。

“其他几路是怎样的情况?”

“回大帅,都一样。整个推进,几路大军都没有遭遇大战,可斥候的侦查,都显示在战线上存在不少于二十万的北辽骑兵。”

就是这样……这是一场没有战斗的战事。

北辽收缩了?种建中知道不可能。据斥候的奏报,北辽骑兵只是化整为零了,就在这河北道偌大的平原上。

“报……大帅,北方有万骑接近,离营寨五十里……”

副将们都摩拳擦掌的,觉得应该有一次大战了。

可种建中感觉,这应该是从中京道、南京道南下的支援力量…~他们仍然不会跟大军作战。

“准备迎战!”

状态提示:第八九八章 这战没法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