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顿起。各路诸侯或为野心或为己利而拥兵自重,分割领土,致使大汉连年征战。民不聊生。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武将的时代,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给了武将多么崇高的荣誉!但是,武将当真是那么耀眼么?耀眼地将其他人尽数笼罩在自己光辉之下?非也!韩非之所以能名传天下,为世人所传诵,并非是因为他的勇武可敌吕布,可再过勇武,也不过是一莽夫而已,何足道哉!韩非之所以能名传天下,除却其他因素,多是因他文武双全,武,万人敌;智,盖群雄!
智者,谋也,即所谓的谋士,设谋献计的人。如秦有商鞅、李斯,汉有张良、范增、蒯通、陈平、萧何、曹参、陆贾。三国有贾诩、诸葛亮、庞统、徐庶、郭嘉、荀彧、司马懿、周瑜等等。当然,多是这些人还不曾展露头角,锋芒未显,是以,天下人皆以韩非之智盖群雄!
至于究竟谁强谁弱,未曾交锋,孰优孰劣,尤未可知也。
汝南。
某地林间一处,四人把茶阔谈。
“……韩非者,字学远,乃是冀州牧韩鳆之子,此人兵马娴熟,文韬武略无一不精。武者,能敌无人可敌的吕布,甚至是败之,虽然是仗了一些其他的手段。手使一杆三尖两刃的软藤枪,现又换成一杆凤翅玲珑戟,据说虎牢关之后又成为并州有着‘戟神’之称的李彦的关门弟子,吕布的师弟,如今的武艺更是飞涨;文者,深悉兵韬,为将,可冲锋陷阵,为帅,可统帅三军。运筹帷幄。在军中名望甚高!其在冀州时,冀州安定,却是非其父之功,实乃韩非之努力也。董卓乱政之后,京师破败,如今的冀州,已俨然成为天下少有的富庶之地。后到太原,据说如今的太原也是百姓安定,渐有富强之容,如此可见,韩非之能,可见一斑也。”
若是曹操在此,定会认出说话之人为谁,正是当代著名人物评论家许劭许子将!而这一日,正是其聚友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之时,乃天下闻名之“月旦评”。
天下间,能让天下闻名的许子将做此之评,这是何等的荣耀!其余三人心中感慨道。
“听闻子将你月前评说那小儿韩非为‘太平之隐士,乱世之英雄。十六年前,潜龙在渊。十六年后,飞龙在天。文武德才,一代人杰’,我却不知何为‘太平之隐士,乱世之英雄’,还请子将为我解惑。”
“德公兄……”
原来此人乃是襄阳名师庞德公!
“虎牢关时,劭曾远观韩非此子的面相,知其并非是那追逐名利之人,若是在那太平盛世的时节。此人断无此等名声,当不为人所知,是一隐士也。然时事造就英雄,英雄亦适时事也,如此而已。”
“天下大乱已是必然,群雄逐鹿,域中又会落入谁人之中,子将心中可有定数?”
“承彦说笑了,天下何其之大,能人辈出,劭又如何能尽识天下之人?此当不得论也!不过,早年间,劭观中原之地,龙气起于北方以及江南、蜀中,但自虎牢关一战之后,龙气却有所偏转,转起北方以及江南、东南方向,天象渐乱,也不知是何人乱了天数,劭也不明矣!”
原来,此四人正是许子将、庞德公、黄承彦,而另一人,正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皆乃当世名师、名士之流也,应许劭之邀请,来此处参加他所举办的“月旦评”。
“竟然有如此之事?”三人脸现惊容,庞德公不敢置信的道:“何人能有如此本事?”
“劭亦不知也,这世间,我许劭阅人无数。唯有一人不曾看透,就是这个韩鳆的儿子韩非!”许劭摇摇头,他这些年来为此事走遍了大江南北、关里关外,然不想却是依然无果而终。
“哦?世间还有子将看不透之人?这个小儿韩非有什么特别之处,子将竟看不透此人?”司马徽本静静的喝着茶水,听着三人的言论,闻许劭此言大奇,忍不住出声说道。许劭何人也,其观人术天下谁人不仰之!会有如此之事?
“劭也奇怪,某阅人无数,然却从未见过此般拖离五行命轮的活死人!此人,似是属于这个世界,又似乎不是属于这个世界,劭实看不透也!”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子将也不必奇怪,勿未其恼。”黄承彦笑道。
“承彦兄深习兵法战阵,对五行八卦之术多有研究,乃是汝之专长,劭不及也!既然承彦兄如此说,也罢,既然看不透,再去想也是无济于事,哎!”许劭摇头叹道。
“呵呵!”笑看着许劭,庞德公朗笑说道。“子将,听闻你曾点评那个曹孟德为‘乱世奸雄’,如今他在流连各地,兵马也不是很多,诸多诸侯之中属他不景气,如此莫非便是子将口中的奸雄乎?”
许劭苦笑一声,轻声说道,“当初我见此人,隐隐有真龙之相,心中大惊,本准备不予点评,无奈他久久纠缠。是故不得已而点评之。然却不想,其竟被人夺了气运,若不然,当不会是如今之局面。”
“被人夺了气运?何人也?”司马徽惊疑的问道。
“韩非!”
“又是他?”庞德公心中震惊,怎么又是这个韩非!?今天的话题几乎全围上了此人转了?
“此人如何夺了那曹孟德之气运?”
许劭摇摇头,苦笑着道:“劭也不知。然十八镇诸侯讨伐董卓之后,劭听闻那韩非名气日盛,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