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管东虏南下到底能不能够成功,至少现在看来,在一两年甚至是好几年内的时间里,河南、山东、湖广等许多地区的乡绅,都一定会长期接受着顺军政权的管辖和统治。
他们想要过上想过去那样豪奢的生活,由于营庄制的打击和限制,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了。
但正是因为这样,大顺政权范围内的士绅阶层们,就必须为自己谋求一条新的出路。
迎接东虏,推翻大顺政权,因为剃发令的颁布,已经成为了一个更坏的选项;
迎接西明大军,推翻大顺的统治呢?这张献忠还不如李自成吧!
至于迎接南明大军,这个选择固然不错,可是南明政权却是肉眼可见的没有出息。
竟然里应外合推翻大顺统治,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那么士绅阶层,他们本来就不是誓死效忠明朝的忠臣义士,现在当然为了保存自己的利益,开始以各种方式,主动向大顺政权靠拢。
士绅阶层中的愚笨者,还以为大顺政权和过去的明朝差不多,一部分人要么去参加新的科举,一部分人则妄图发动自己的乡情和同年关系求官来做;
但也有一些聪明人,他们从大顺的营庄制度、公私合营制度里,看出了大顺对于工商业的强力支持。例如张尔岐在磁州的一些老友,便已经将营庄制下的田息换成了股本,做起了为殿左军筹集军资的买卖。
虽然大顺军法纪森严,稍有贪墨及奸猾之举,就可能脑袋落地,但有着顺军的稳定市场和轻薄的商税,即便是合法合规地做买卖,也大有赚头了。
当然,还有一些更聪明的人。已经从大顺新科举改革中的种种细则变化,看出了端倪,既然大顺轻八股而重策论、轻经义而重史论、轻诗词歌赋而重经世致用。
那么准备应试的士人们,当然也都马上丢掉了读了许多年的五经,转而拿起《盐铁论》、《读史方舆纪要》甚至是弘文院(即明之翰林院)学士方以智所写的《通雅》和《物理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