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小文人>第191章兵发江华岛(四更第一更求收藏)

曹鼎蛟言道:

“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可靠的情报,朝鲜国王李倧已经将妻儿老小,还有那些大臣的家眷送往了江华岛避难,而金兵已经盯上了这个地方,所以那里是咱们伏击他们的一个好去处。

而且咱们如果能够救下那些大臣的家眷,那么会让我们大米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一方面要是作战成功又能沉重的打击后金,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给朝鲜和咱们陛下一个交代。”

“唉,鼎蛟,你这个消息可不可靠?进攻江华岛的到底有多少人啊?”

曹变蛟非常疑惑的问道。

曹鼎蛟略微感觉到有点尴尬,他作为穿越者有着先知先觉的情报,可历史的蝴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不过,凭借他的军事素养,还是能够判断出来金兵绝对不会派遣主力去进攻一处可有可无的江华岛。

所以说,他们遭遇的敌人大概有几千人,这几千人是个模糊的概念!

少的话他面对的只有这两三千的人,要是人家直接集结了八九千兵马那就乐子大了。

曹鼎蛟带着2万兵马跟人家三千多多尔衮麾下的正白旗干了一场之后就知道厉害了,这个时代的金兵果然厉害,特别是在野战之中,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曹鼎蛟抛去了心中的杂念,严肃的说道:“这是本官花了好大的功夫弄来的江华岛地图,你们过来瞧一瞧。”

江华岛距韩国首尔约50公里,隔海峡相距约1公里,背靠黄海之江华湾。

江华海峡因距离狭窄,在古时被称为“盐河”,但水文条件复杂,潮水落差大,多暗礁,故韩国古代君主在遭遇北方民族入侵时往往避于此地。

曹鼎蛟一脸严肃的说道:

“金兵一定会趁着退潮的时间发动强攻,所以咱们要搞清楚什么时候退潮,什么时候涨潮,这一点对于咱们来说,能否将金兵的主力分割于战场之外才是最重要的。”

“好!那咱们先去实际勘察一下利息,看看该究竟如何处理。”

“毕竟要小心为上,若事不可为,那咱们应该扬长避短,再去寻找别的机会。”

………

崇祯九年正月十八日,远在南京的崇祯皇帝,终于得到了朝鲜的情报,朝鲜的局势已经崩溃到一个相当恶劣的局面了,在消息堵塞的情况下,摆在崇祯案头的文件终于被崇祯皇帝传阅了大臣,大臣们都是不敢置信的看着奏折。

听说清军渡过鸭绿江之后,朝鲜国内慌作一团,上下军民都不知道该怎样应对,士大夫扶老携少在路上哭作一团。

可见在面对清军的进攻上,朝鲜应对很狼狈。

部分朝鲜军队英勇出击对抗清军,可是面对强大的清军,往往全军覆没或者只有少数几人生还。

在马福塔和多铎等军队击败了汉阳守军后,朝鲜国王李倧把宗亲和家眷送往江华岛,以躲避战乱,自己率大臣逃亡南汉山城。

皇太极采用扬长避短的战术,避免攻击敌人坚固的堡垒,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性,长驱直入,仅用十二天,就率兵进攻到了朝鲜都城下。

崇祯皇帝也很是无奈,那个旁边的大伴王承恩言道:

“朝鲜的局势恶劣到如此情况,我们大年实在是难以为继,不过该救的还是要救的,传朕旨意!

曹文诏,洪承畴,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等人务必在北方出击辽东,不求收复失地,尽量的让金兵首尾不能相顾就可……”

崇祯皇帝虽然有心救援朝鲜,可他不能拿整个大明开玩笑,大名好不容易稳住的局势,可不能就这样轻易断送了。

南京的士兵正在大战旗鼓的训练之中,全部都是按照家丁模式训练的精兵,崇祯皇帝缴获了这么多银子,自然是大方了不少,于是他用相当一部分银子用来练兵了。

可精兵强将也不是那么容易造就的,崇祯皇帝不可能把他的三十万京营部队全部调过去朝鲜,大明凑不了一百万民夫,也支付不起这海量的物资。

大明可以支撑三千人渡海作战,可绝对没有办法支持三十万人渡海战争,须知这其中的花费几乎是2~3倍于普通的陆军所求。

而且,凭借大明水师的运输能力,短时间内还无法把三十万人运到朝鲜,想要在大明朝来一场诺曼底登陆,简直就是开玩笑。

江华岛在高句丽时期就修有城堡,由于是岛屿且里京城不远,所以成为王室避难的行宫。

由于侵扰朝鲜的敌方多是陆路进犯,水军不多,所以在古代江华岛是个理想的逃难地。

由于朝鲜的敌人大多数来自于北方,所以对方没有很好或者很精锐的水师部队,所以很难攻破朝鲜重兵把守的江华的。

曾几何时,大明朝拥有世界第一的水师,一千三百五十艘战船,一千三百五十艘巡逻船,四百艘大船,四百艘漕运船,大大小小的船只一共三千八百艘,构筑成为了强大的船队,无人能够匹敌,无人能够抗衡。

可惜水师的衰败,速度也是惊人的,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庞大的船队就不复存在了,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仪式大明朝上至皇帝,下至寻常百姓,不明白海权为什么东西,更不知道维护,二是盛行的中国中心论,认为大明朝就是世界的中心,这里是最为富裕和最为强盛的地方,三是水师多的耗费太过于巨大,朝廷有些难以承受了。

(ps:作者我现实中的一个朋友,他说他不相信郑和七下西洋,全是


状态提示:第191章兵发江华岛(四更第一更求收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