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古玩之先声夺人>第两百三十一章 无知无畏
有个朋友看了说,笔筒用的黄花梨算不上顶级,会不会有影响?”

赵琦呷了一口茶说:“如果用的是顶级黄花梨,价值当然高,但木质笔筒,用料高档与否,只是评判价值高低的一个方面,如果只看木料好坏,就判断其是否是好东西,值不值得收藏是不对的。应该从工艺水平、年代早晚、时代背景、制作者等多方面评估。”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柳慧婷主动拿起茶壶,反客为主,给赵琦续满茶:“我对古玩一窍不通,要不您给我上上课,讲讲这笔筒有什么说道?”

赵琦笑着说:“想学知识,光给我倒杯茶可不行。”

“我这笔筒十万块钱卖给你,车票也不用你报销了,应该能付你的学费了吧。如果还不够,我把自己送给你?”柳慧婷盈盈一笑。

“你敢送,我可不敢要。”

不提赵琦现在没有再找对象的想法,就算动了这个心思,柳慧婷也不符合他的心意。

他呷口茶,开始讲课:“那我就给你讲讲吧,笔筒产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于汉代墓室中已有竹制笔筒的出现。

三国时期的《毛诗草木写兽虫鱼疏之》《螟蛉有子》篇中写道:“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笔筒一词,便有史可查的绵延了二千余年,当然,那时的笔筒和现在的也许并不相同。

一直到明代,当时的文人墨客崇尚自然的生活观,讲究做人品位,追求生存格调,因此想尽办法寻觅各类美器,斋头清玩之器,于是,圆口直壁、造型新巧、简约实用的笔筒开始出现,经过能工巧匠的设计加工,材质多样、雕镌精致的笔筒,成为文人雅士的芸窗新宠。

笔筒从侧面展示着人的审美心境和雅逸才华,有些文人雅士甚至亲自雕作,以拥有精美绝伦的笔筒为荣,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笔筒的制作与发展……”

赵琦讲得滔滔不绝,柳慧婷听得津津有味。

“没想到小小一件笔筒,有这么多的说道。”柳慧婷看着眼前的笔筒:“真佩服您,对笔筒研究的这么透彻。”

赵琦说的口渴,喝光了杯中茶:“这是基本功,只要死记硬背,算不得什么。”

柳慧婷随手拿起茶壶,又给赵琦满上了。

“怎么,还有什么事?”赵琦看了看柳慧婷的行李箱。

“感谢你给我讲课,不行吗?”

“说不说?不说那就这样了。”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柳慧婷皱了皱琼鼻,随即又从行李箱里,拿出了一件包裹地很严实的笔筒。

这是一只釉里红瓷笔筒,外壁以线描法与点涂法绘就“苍龙教子图”,两龙神形俱佳,栩栩如生,相顾之际,更得以妙笔传示出浓浓的殷切之情。妍丽清雅的釉里红,莹润皙白的胎釉,相益彰显,凸现出道光御瓷的非凡丽质。

另外,圈足内书青花六字篆款“大清道光年制”,端庄规整,笔道遒劲。

赵琦眼前一亮,捧在手上翻来倒去:“道光御瓷釉里红器皿极为少见,检阅档案仅有零星记载,传世之中除了常见釉里红团凤纹碗以外,目前所知其它器皿不足二十例,云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当中的文房制品异常珍贵,仅见笔洗与笔筒两类,”

柳慧婷听得喜笑颜开,急不可耐地问道:“那它应该能卖好多钱吧!”

赵琦想了想:“完整的笔筒,保守估价应该在150万左右。”

“150万!”柳慧婷眼睛都快变成铜钱状了,差点手舞足蹈起来。

赵琦看她这副模样,觉得有些好笑:“先别激动,没听见我刚才说的前提吗?”

柳慧婷被这句话急出了一身白毛汗:“什么意思,这笔筒有问题吗?!”

赵琦说:“你想想,我一开始说了哪两个字?”

“哪两个字?”柳慧婷蹙着眉想了片刻:“完整?你说我这只笔筒不完整?这怎么可能,它不是好好的吗?”

赵琦指着笔筒上沿说:“仔细看看口沿这里,云纹上面这处位置,是不是有一道细细的线条?”

柳慧婷凑上前仔细观察,果然和赵琦说的一样,顿时把她的小脸吓得苍白:“这笔筒是破了吗?难道是我在火车上碰到了?”

赵琦摇了摇头:“光是碰到可不是这个样子,你再仔细看看,这是以前碎了,后来请人修补的。”

要说修补的这位师傅,水平也还可以,至少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修复的痕迹,如果是之前的赵琦,肯定需要花点时间才会发现,但现在的他,修复过的瓷器,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水准,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修补过?”

赵琦递给她放大镜,果然痕迹更加明显。

柳慧婷显得有些焦虑:“我听说修补过的瓷器,价值影响很大,是吗?”

赵琦说:“价值肯定有影响,至于大不大,一要看损坏的程度,二要看修补的水平,所以并不能一概而论。”

“那我这件还能值多少钱?”

“这要看买家的承受力了,如果是我,以这件笔筒损坏的程度和修复的效果,会愿意花原价五至六成左右的价钱买下来吧。”

柳慧婷大惊失色:“啊,那不是只能值**十万了?”

“最多也就值这么多,这还是看在你把这只笔筒卖给我的份上。”赵琦指了指黄花梨笔筒。

“我完啦!”柳慧婷无语望天,半响,她眼泪汪汪地喃喃道:“今年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呢,干啥啥不行,做啥啥亏钱,难


状态提示:第两百三十一章 无知无畏--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