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霸蜀>第304章 攻城

邓塞离樊城很近,司马懿开始强攻邓塞,吴懿就收到了消息。他在樊城东北布下阻击阵地,准备拦截司马懿的援军,同时通知孟达加快攻城速度。

孟达不敢怠慢,立刻全军压上。不仅他的主力全部上阵,水师也逼到城下,参与攻城。

樊城上下,气势更加紧张,双方的cao砲手、弓弩手都不惜代价的全力发she,箭矢和石弹像不要钱似的,一阵猛似一阵,多得连天空似乎都暗了几分。攻守双方都清楚,能不能破城,就在眼前,最终决定胜负的时候到了。

在军械方向,樊城的守军强在准备充足,又有城池这个固定堡垒,可是蜀军的优势更明显,他们不明数量充足,而且威力更大。五个人cao作的连弩车能抵得上十个到二十个弓弩手,而且不会有疲倦的时候,稳稳的压制住了城头的守军。至于霹雳车,蜀军同样占有了优势,别看所有的霹雳车模样都差不多,开始对攻的时候也不相上下,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较量,双方的优劣就慢慢的体现出来了。

首先一个问题,蜀军的霹雳车更耐用,一架霹雳车,连续不断的发she了一天,依然是那么强悍,she程、准头,基本上能保持最初的水准。可是魏军的霹雳车就没有能够坚持到一天的,大多数霹雳车在发she了半天之后就开始有松动的迹象,支架咯咯作响,she程近了,准头差了,更有甚者,梢杆从中折断,石头根本没发she出去,直接落在了自己的后方。把同伴打得哇哇大叫。

普通士卒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只有魏霸自己心里清楚。马钧可以把他的设计模仿得**不离十,可是他在工艺上的要求不可能有他这么jing细。只要尺寸误差大那么一点,耐用xing就会差很多,就像是同样是汽车,普通汽车的轴绝不可能有高级跑车的轴那么jing确、耐用。哪怕是装上同样的发动机,普通汽车也不可能跑出跑车的速度,勉强为之,只会有一个结果:车毁人亡。

除了耐用xing能。魏军的石弹储备也远远不如蜀军,双方对攻了一天,蜀军还能保证攻应,可是城头的魏军却相形见绌,只能安排人去捡蜀军打进城的石弹来用。而蜀军的石弹也让魏军非常惊讶。因为他们用的只是普通的石头,而蜀军用的却是大小形状都非常规整的石球。

这么多的石球,那得用多人少来磨?仅是这一点,就足以让魏军心生怯意。

就在孟达督军猛攻的同时,冯进率领的水师也发动了攻击,五艘楼船一字排开,肆无忌惮的逼到了离城墙最近的地方。连弩车、霹雳车一起发she,而中小战船因为空间有限,没有楼船那么强悍的武力,不过他们也没闲着。有的负责运送箭矢、石弹,有的则忙着把伤员送回大营救治,而更多的战船则利用安装在船头船尾的连弩车发起攻击。

在一架架咆哮的连弩车、霹雳车之间,一艘艘战船正在紧张的忙碌。将紧急赶制而来的云梯运送上岸。大型的攻城车无法在运送上岸,简便的云梯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一队队全副武装的步卒站在船上,等待着攻击的开始。

宽阔的汉水上,蜀军的战船繁而不乱,在各se彩旗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进行战前准备工作。冯进如愿以偿,由一个只领五百人的都尉一下子晋升至伏波中郎将,离将军只有一步之遥,统兵五千,昔ri的兄弟傅兴、张威等人成了他麾下的校尉,各自统兵千人,楼船一艘。

虽说是兄弟并肩作战,可是年轻人哪个不好胜,冯进机缘巧合,有家传的装甲船草图,这才得到了第一艘楼船的主权,率先立功,傅兴等人不好意思和他比,但是互相之间却有些不服气,都想成为下一个升迁的人选。

傅兴将装甲推开一条缝,全神贯注着百步外的樊城城墙,手里按着一张草图,这是他草拟的攻城方案。作为魏霸最初几个试验战术推演的参与者,他已经习惯了做什么事之前都要计划一番。

“都过来,听我说。”傅兴招呼了一声,手下的四个军侯全部围了过来,按着战刀,眼神热烈的看着傅兴。他们将轮番上阵,以曲为单位攻击樊城。谁能率先破城,谁就是首功,谁就有可能成为了傅兴身边暂空的那个假校尉,成为这一营的二号人物。与其他四营之间的较量也取决于能否抢在其他营前面破城,那将决定傅兴能不能成为水师中的第二号人物。

有了这样的心思,傅兴在解说自己的攻城部署时,每个军侯都竖起了耳朵,将傅兴说的每一个字都牢牢的记在心里,不时的盘算着自己到时候该怎么发挥。

在离傅兴不到五十步的楼船上,张威也在做战前动员。与傅兴的沉稳周密不同,他几乎是在吵架。

“待会儿攻击开始,老子第一个上阵,以一通鼓为限,时间不到,你们不准催老子,听见没有?”张威凶狠的目光从四个军侯的脸上一一扫过:“谁要是敢和老子玩yin的,别怪老子翻脸不认人。”

“校尉,这不能太死板了?”一个军侯小心的提醒道。“敌人要是顽强,你损失太大……”

“老子就是死在阵上,也是命。”张威冷笑一声:“只要老子还没死,你就不能抢功。”

军侯们缩了缩脖子,一个也不吭声了。

在最左边的一艘战船上,关兴背着手,在两百刀盾手面前慢慢的踱着步,目光不时的扫一眼远处的樊城。刀盾手的最前列,站着几个老卒,几乎个个脸上有疤,有的须


状态提示:第304章 攻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