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宜禄立志传>第三十三章 杀虎口

“放弃定襄郡真得不是一个好主意,先人们浴血奋战才从匈奴人手里抢来的地盘就这样放弃掉实在有些可惜。这定襄郡的长城保存得还算比较好,稍微修缮一下再派上士兵驻防,应该便能够抵挡住不少异族!”漫步在善无县一段残破的长城下面,黄忠也是带着点儿遗憾得说道。

最初的万里长城,其实和后世经常在电视上面看到的完全是两个样子,因为后世的长城其实是明朝翻修过的长城,已经成了砖结构的建筑。

而在公元二世纪的时候,不只是长城,就连很多县城,其实都是夯土筑成的,看上去就像个土墙一样,一点儿也不气派。

不过这定襄的长城,却有很大一段是砖石结构的,因为这部分是是在东汉初年修过的。

当时天下大乱,安定三水人卢芳,与西羌、匈奴结交和亲,被匈奴单于立为汉帝,掠取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并置郡守县令。

为了对付这个不太知名的伪帝,建武九年{公元33年}位面之子刘秀诏令骠骑大将军杜茂率军北上攻打卢芳。不过不知道是这个卢芳有两下子,还是云台二十八废太废,结果杜茂兵败而退守楼烦城。

后又在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位面之子下诏命王霸“将弛刑徒六千余人,与杜茂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这次的长城堆石布土,即因地制宜,或用石头垒砌,或用土夯,沿线设有城堡,和最早的夯土造型已经有了差别。

“那几年真是被鲜卑给打得太惨了,定襄、云中、西河这几个郡都打得没有人烟了,朝廷也没钱向这里投入。为了防止零散的百姓被鲜卑掳走,也只好废弃掉这几个郡了!如果朝廷能够支持,这里未必守不住!”作为本地人的秦刚,也是回答道黄忠的疑惑。

因为游牧民族的高机动性,汉地百姓只能处于守势,然后便成了持续不断得流血,而东汉的国力本身便比不上西汉,虽然也有着勒石燕然这样的大胜,但随着后期朝政的**,这些边郡其实成了财政上的包袱,而朝廷中枢因为各种天灾**焦头烂额,只想着甩包袱却不想着解决问题,就把这些边郡给放弃掉了。

听了秦刚的话之后,黄忠也是久久不语,他在熹平六年{177年}参加的那次出雁门的军事行动,其实也是东汉朝廷为解决边患的一次努力。如果这一战能够大胜,檀石槐的鲜卑没十年恢复不了元气,定襄那些边郡都能够稳住。

只可惜那次汉军输得实在太惨,主帅将所有的辎重,还有象征汉天子威仪的节杖都给丢了,三万大军死者十不存一,黄忠也是拼了命才杀出一条血路。

这一战输了后,汉室朝廷短时间内是没法再集中这么一支大军来对付鲜卑人,毕竟凉州叛乱和各地的民变也都需要镇压,并州这边的局势彻底没了好转起来的机会。

“这边地势非常险要,两侧高山对峙,如果能够在这里筑一座城的话,绝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枢纽!我刚才看了一下,这附近有两座高山延绵,如果鲜卑人想要从善无入寇的话,他们必须要从这边走。这边等开工之后绝对是重中之重,很有可能会爆发激烈的战争!”沉默了一会儿后,黄忠也是继续指点到这边的地形。

秦谊顺着黄忠的指示,却是看到两山之间的一片开阔谷地,这里原先也是有长城的,只是不知道因为年久失修,还是异族的人为破坏,只剩下一下残垣断壁,完全起不到阻挡的作用。

这地方不就是后世的杀虎口嘛!秦谊后世曾经看过一部以走西口为题材的纪录片,也是看过一些杀虎口的实景,尽管此时这里和两千年后的地貌有着很大的差别,但秦谊还是一眼便认出这里来。

黄忠这眼光不错啊,一下子便认定了这个后世被明朝用来抵御蒙古入侵的关卡,秦谊也是不敢大意,马上对着陈玉问道:“记住了吗?接下来等民夫到了这里,首先便把这个地方给我修好!连夜加班加点也要修好!”

“明白!”陈玉也是赶紧点了一下头,之前跟着秦谊他们在善无县的长城附件转了好一会儿,大部分建在山上的都还可以,稍微修缮一下就行,但是唯独位于交通同道上的长城基本上全都毁了,这种地方自然是重中之重。

“另外陈玉你这里最好再把沿途看到的几个堡垒再修一下,我昨天看了王府君的军情通报,这次鲜卑大人魁头可是纠集了上万人的队伍准备来雁门搞事情。王府君手下只有两千多边军,弄不好打不过鲜卑人,到时候一旦要是被鲜卑人给破了长城,咱们的民夫很多没有马,也得有固守的地方!”

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左右,鲜卑一代雄主檀石槐病逝,其子和连继立。和连既无才力,性又贪淫,断法不平,人众叛者居半,让鲜卑帝国人心浮动。灵帝末年,和连在钞略北地郡时被人射死。和连儿子骞曼年小,于是兄子魁头代立。

终究是檀石槐的儿子,魁头也是很快便在草原上聚集起大批部众,不过也没有达到檀石槐一统鲜卑的程度,鲜卑依旧是四分五裂状态,魁头所能控制的鲜卑部众也就在在代郡以西,代郡以东的中东部鲜卑都不听魁头的调遣,故此魁头一直不敢贸然翻边。

这几年天灾不断,塞外鲜卑的日子也不好过,再加上大汉突然间内乱,也是让魁头壮着胆子在草原上拉起了一支联军,除了本部的鲜卑以外,魁头还拉


状态提示:第三十三章 杀虎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