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
“那年潘凤在吾军所向睥睨,军中又勇将不竭。曹公就让我至青、徐两州平定动乱,以至于如此,才得领军为战。不像都督您,初战就是败蜀汉大将张飞,夺三郡之城。”王凌对司马懿座谈中。
司马懿笑之,“都是虚言,吾那一战惨败也,大军死于汉中,吾得逃脱。谈何胜敌。此番荆州攻战,还需将军您啊。”
“都督谦逊了,汝乃吾大魏顶梁也。”王凌赞道。
“报!有一军自称吾军,正至城外。”士兵入内报之。
王凌忙说:“那是我后军,我一路快来,留了后军清理城郡。”
司马懿:“这样啊,石苞,去核实,再让他们进来。”
石苞言:“是。”
城外,一魏军正等候中,为首一将在前,气宇非凡,万军从中可一眼注意到之人。
石苞至城上,一眼看到,“城下何人?”
“末将王昶,受王凌将军之命,为后军再后,如今后方城池已平,正来汇之。”说着此人拿出了令牌,以证身份。
石苞大概注意了下城下士兵状态,应该是自己人。不过这领将不简单啊,怎么除了王凌还有这样一人?
“咯吱!”城门打开,王昶引兵入。
王昶入见都督去,“拜见都督!”
司马懿和王凌正交谈中,进来的一将,立即引起司马懿的注意。
“文舒,可还记得吾。”司马懿笑问。
王昶拜之,“自然记得,若没有都督,就无今日。”
王凌疑问:“都督,这?”
司马懿解释,“那年文帝招天下才人,文舒就是吾推荐之。”
王昶言:“正是此,之后受命出豫州,也才得见兄长。今日得知都督亲兵,喜不自胜,前来见之。”
文帝曹丕召天下之才,司马懿为主官评定,王昶此人就是得荐汝府。之后曹丕称帝,派王昶至豫州为官,相助守城。王昶在此得见王凌,便拜王凌为兄长。
三人相谈一番,皆回去休憩。
石苞来问司马懿,“王昶此人才也,当年为何不招揽入吾等势力。”
司马懿淡言:“这人招不得,也是个忠臣。不过不是王凌那种。”
王凌和王昶一同离去,往住所回。
路上,王凌问王昶,“文舒,吾问你,都督这人,你可熟悉,觉得如何?”
王昶回他:“都督吾魏之大才,深谋不凡,尽忠为国,吾所之敬也。”
“是吗?”王凌冷哼道。目色深邃,别有他想。淡淡的说了一声,“我到不这么觉得。”
襄阳
张合兵退回此守,最新探报来豫州援军已经汇合司马懿,准备起兵攻南下。
张合正忧心中,该如何应对,对方肯定不止是要攻南郡而已,还会兵下江夏去。虽然江夏郡难边是暂时败了孙军,但是难说对方不会乘魏军攻去时,再反打回来。
“将军!丞相大军来了!”一将士急跑入内,兴奋说道。
“终于来了。”张合大喜。
不久,益州援军至此。
“江夏郡城王平、杨仪二人,杀敌孙桓,守住郡城。南阳郡地,几乎全失,吾兵不足战,只得缩小战地,退回襄阳。等丞相而来。”张合向孔明回报如今军势。
“将军辛劳,若无汝这般明策,荆州失也。”孔明夸道。
“丞相不降罪于我,已是吾之幸。吾为能守住荆州全郡,是之过失,当不得赞赏。”张合回话。
孔明一笑,“此番来者乃魏国司马懿,吾早想一见,还望将军领兵开路。”
“末将领命!”张合回。
益州,成都
都城繁华,人来人往,在外的战事无论如何激烈,此地都是一片祥和,酒肆楼宇中来往的商客谈论天下之势。
一名陌生人进入此地,那些摊贩过客,立即收到信号,前去见之。
“张既现在如何?”那入人问,此人不是他人,正是司马家刺客之首,王基。
“张既大人被扣押在一处东巷一处府邸,内外有兵把守。不过他们并无害他之意,而且重礼待之,除了自由,应有尽有。现在潘凤和部将姜维正和往常一样,去见张既大人。”内应说道。
“这么好,看来我不该来啊。”王基一惊。
王基受到命令,对方在雍州交战潘凤,可能有意外,立即赶去雍州,奈何赶到之时,战事已经结束,人也往成都来。
张既乃凉州刺史,是司马懿第一个掌握了州郡势力的下属,万不可出事。所以才亲让王基赶来。
“知道了,退下吧。”王基说道,想了一下,往东巷去探。
关押张既之府,有二人正从里面走出。
二人正是史越和姜维。
“伯约,今天我们够诚意吗?”史越问。
“大将军真诚实意,并无虚假。”姜维回之。
“那他会真心降吗?”史越依旧担心这个。对方虽然口头上降了,但是史越感觉不出来。其他降的人都有一种距离感,唯独他,太过亲近,感觉降了多年那种。
“诶。”史越叹声,只觉麻烦,这种不了解的人,很难判断啊。
姜维言:“大将军,末将有一言,不知该讲否?”
“伯约请讲。”史越疑之。
“大将军既然有诚意,那就把府外的守兵都撤了。”姜维说道。
“咦!”史越一愣,对啊,既然我有诚意,我就应该把士兵都退了啊。留着不是打脸吗?“对对对!伯约你早说啊!我还以为我还在关押他。”史越气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