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仙侠修真>大理国外传>第一章、故事概述

花映闲池柳拂栏,风华烟雨等闲观。

苍山月隐浮云绕,洱海风清碧浪涟。

古国城楼迷雾霭,佛都塔影耸云端。

英雄伴鹤随风远,功过飘零逝似烟。

这首诗描写的是大理古城,其意境不言而喻,去过的游客对大理的美赞不绝口,没去过的神之向往。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这座大理古城承载的一段历史。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从公元907年到公元979年,在短短的70年的时间,厚重的历史上经历了这么多的朝代,政权的频繁更迭和分裂割据的一幅图面,使人沉思于兵戈扰攘、生民涂炭的历史回忆中,这是中国史上的一个乱世。

要提五代十国,就不得不提唐朝,提唐朝,就不得不提唐朝的节度使制度。节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段思平,始祖段俭魏。唐朝天宝战争中,大将军段俭魏大败唐军,为南诏国立下赫赫战功,被南诏国王蒙阁罗凤擢授为清平官。

说到南诏国,就不得不说说南诏国的历史。

隋末唐初洱海地区小国林立,互不役属,其中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分别是: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区诸部,灭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

唐王朝扶持南诏,本想借其牵制吐蕃。南诏势力坐大以后,唐王朝又企图对之加以控制。南诏国国王皮逻阁死后,双方在王位继承上发生矛盾,加之边臣骄暴贪残,终於导致了南诏叛唐。双方反目,唐王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企图一举消灭南诏。史称“天宝战争”。南诏则联合吐蕃军队抵抗。战后,南诏归顺吐蕃。

南诏国末年,战事不断,民不聊生,段思平的父亲也在战事中失踪。段思平一心为民,不愿看到无休止的战争,也就带着母亲和一帮战场的兄弟躲到了深山老林中。

南诏国末年,郑买嗣乘机一举灭掉南诏国,成立了大长和国。

段思平本以为人民会过上有衣穿,有饭吃的好日子,但昏庸的郑买嗣却一心买醉,把酒言欢。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的段思平只好专心跟兄弟们修炼武功,以求他日为国出力。

转眼间来到了盛夏时节,虽说这里是高原地区,到了盛夏时节,却也闷热无比。

讲到这里,就要提提段思平的相貌了,从古至今,但凡是帝王之相,不外乎“眉骨圆起”“隆准”“重瞳”“壮冠虬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等。

段思平的相貌跟他们相比,真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隆准,浓眉大眼,两耳垂肩,双手长过膝盖,虎步龙行,加在段思平的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一阵劲风吹过,随着沙沙声,竹叶噗噗而下。地上不知是堆积了多少年的厚厚落叶,处处弥漫着淡淡的腐烂竹叶的味道。

几行明显的脚印,像细线一样,穿过了厚厚的像棉被一样的竹叶。深一脚,浅一脚,一直向竹林深处延伸。

一记沉闷的雷厉掌凤,拔地而起。呼啸而过,就向正前方的几人身前疾驰而去。

眼见着掌凤怪异,那几人也不敢马虎,赶紧纵身而起,一个鹞子翻身,后撤到来人的后面。

那人见一招不成,就侧身一划,由掌变拳,斜刺到几人前面。

此人拳法怪异,那刚猛的拳风带着几股劲风,从四面八方向这几人涌来。

“金刚拳”

那几人见如此熟悉,却又刚猛无比的拳风,几乎异口同声说了出来。

几人只好赶紧侧身躲了过去。

这金刚拳,势大力沉,看似轻巧,却是十分的耗费体力,是一招至刚至阳的威猛拳法。

虽说几人移动的脚步,娴熟无比,却也只好躲避起来。

那人却没有收敛的样子,左一拳,右一拳,拳拳直逼几人的要害之处。

一个红脸胖子,躲避不及,眼看那拳,就要到他的腰际,他只好不停的后撤躲避,却也是只有躲得份。

一个白面书生,见此情形,就赶紧伸出援手,把红脸胖子给推开了。

那威猛无比的金刚拳,还没挨到一根碗口粗的竹子前,那竹子竟然四分五裂开来。

那人见此情形,就赶紧停了下来。

那红脸胖子笑嘻嘻地说:“段将军,你这是要我的命啊。”

那白面书生对着他嘲笑说:“这怪谁呢,只能怪你不好好练功,就知道偷懒。”

那人转过身看着众人,那伟岸的身躯顿时屹立在众人面前。

没错,此人正是段思平。

就在众人肯定段思平武功精进的时候,悉悉索索的声音映入众人的耳目。


状态提示:第一章、故事概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