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1章 抱团的惨剧
这是一场全面的斗争,已经不仅仅是战场上的争斗了。
王霄提前开始安排,并且让红叶山和三山谷,全部都行动了起来。
皖南现在的天气,绝对不能让人露宿在山野。
不然的话,第二天会冻死很多人。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很多事情,都要王霄亲自安排。
其他人不是不操心,而是他们根本想不到。
没有过这种经历,他们很难考虑到那些关键问题在哪。
这是一种信息的局限性,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决的。
就连古代一些伟大的人,都不可避免,因为信息的差别而出现问题。
在后世,一直都有人在猜测,诸葛亮到底知不知道一件事情。
当初楚汉争霸时,韩信带领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一举鼎力汉朝的基础,而让汉高祖从蜀地夺取天下。
这里面,有天池大泽的功劳。
因为这个天池大泽,是从秦代开始,蜀地与关中的最便利的水路交通要道。
可是在西汉初年,一场突然的地震,让汉水改道。
而天池大泽也直接消失,从此蜀地于外界,也失去了最便利的一条要道。
这个时候,再想走陈仓古道出蜀,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提出,汉高祖得蜀地后,进而的天下。
但当时的地理环境已经改变,没有天池大泽后的蜀地,真的印证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话。
大军进出困难,自然也就是去了进取天下的雄心。
而这个时候,人们不禁在怀疑,到底诸葛亮知不知道天池大泽的事情。
但很显然,这就是信息带来的差距。
王霄明白,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事情。
不过以整个红叶军,大部分都是普通山民,到成长至现在这个地步,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王霄有耐心,等待大家慢慢成长起来。
可他有耐心,麻烦的事情却接踵而至。
李斯找到他的时候,表情凝重无比。
“少爷,刚刚接到情报,鬼子在进入宣平县城以南后,就开始分兵进行扫荡,而且行动速度很快。”,他急声说道。
王霄闻言,脑袋里琢磨着小鬼子的用意,一边问道:
“不是都转移了吗?应该在短时间内,他们弄不到什么大动作的吧?”
“可部分村子里,还有很多顽固的老人,死活不愿意离开,他们比较危险了。”,李斯头疼的说道。
安土重迁,是每个华国人的特色。
对于自己脚下土地的眷念,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的加剧。
特别是那些老年人,更是在其中,增添顽固的特点。
而且这些老人不走,还会牵扯家里的其他成员。
这么一来,数量就很有些可观了。
“那些老顽固,就让他们死去好了。”,一旁的柱子,很恼火的喊道。
他的火爆脾气,是最烦这些人的。
王霄虽然也恼火,但知道不能像他那么干脆。
这么多条性命,必须使劲全力搭救。
“立刻召集队伍,我们赶过去救援,能救出来一点就是一点。”,王霄说道。
他相信,以自己的号召力亲自出马,肯定能够劝动很多人听话转移的。
……
下塔村
张大爷叹了口气,提着旱烟袋,驮着背慢吞吞往村东头的打谷场走去。
前几天,红叶山的人过来。
说是小鬼子马上就要扫荡了,让他们跟着转移到南面的山里,会有人统一的安排。
当时,村子里的人都很犹豫。
除了一些年轻的,家里头没什么家长做主的,都干净利落的走了以外。
剩下的家里头都没动。
他们还要商量,决定到底走还是不走。
这个时候,像张大爷他们这些老人,就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然后,老人们被恭敬的请到村长家的院子里,外面站满了村民,看着院子里的老人们讨论着。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有些说要走,有些又说不走。
朝着张大爷脑袋都是疼的,最后他站出来,挥着旱烟袋一锤定音。
“那帮小鬼子就算是来了,也不可能把人都杀光吧,他们不就是要点粮食吗,给他们就是,这要是走了,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日子,山里头的冬天可不是开玩笑的!”
张大爷的话,马上就得到众人的附和。
“就是,咱们不走。”
“是啊,那山里头的冬天,能把人手指头都冻掉。”
“不走了,听张大爷的,我们都留下。”
……
七嘴八舌的,最后村子里大半的人都留下来了。
虽然大家心里头还是七上八下,对小鬼子的到来,抱以很大的恐惧。
可大家都不走,抱团取暖一般,倒是让人可以忘记迫在眉睫的危险。
但该来的,还是如期而至。
就在今天早上,村子里的人刚起来的时候,就发现小鬼子进村了。
他们进村后,挨家挨户的把人赶出来。
穿着黑色制服的伪军,一个个敲门,让人去东头的打谷场。
说话还算客气,所以张大爷不慌不忙的走着。
他心里头还在嘀咕,这小鬼子看上去,也不像那红叶山的人说的那么厉害。
这从开始到现在,也不是没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呢。
这时,他听到一阵压抑的哭泣声。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