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如此做派寒臣子们的心,“他冷笑,“上为君,下为臣,臣子们寒心,谁寒众臣的心,这么明显听不出来?胆大包天编排皇上,八成活腻了。“
顾侍郎反应过来,奸诈笑道:“崔兄说的对,这帽子扣谁头上,谁就死罪。“
隔日,翰林院的大学士针对那些风评,洋洋洒洒写篇抨击檄文送到御书房。
连汪福都糊涂了,怎么翰林院也搅进来。
景文帝认真仔细看完檄文,沉默良久,久到汪福心里打颤,认为翰林院凶多吉少,突然听见皇上说声赏。
汪福愣了愣,马上反应过来,说句奴才这就去办。
翰林院是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担任科举考官等等等等,地位清贵,与政治高低无关,历朝历代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景文帝反其道而行之,在多数人眼里认为皇上贤明惜才。
也有少数人,比如敏太妃,不认为皇上安什么好心。
大姑姑也奇怪:“娘娘,奴婢想不通,翰林院素来讲究风雅,怎么参合党派之争?“
敏太妃不意外,“从翰林院提拔起来的官员不少,你怎知他们之间没有拉帮结派?你去查一查,皇上赏了谁,就知道了。“
这是顺藤摸瓜的事,赏谁很容易查清楚,是个刚进翰林院的新人,新人底子白,没有把柄和口实。
再往上查,敏太妃便笑起来,她笃定对大姑姑说:“没想到顾家也牵扯进来。“
大姑姑接着说:“奴婢打听过,顾家和崔家交好,不曾想一介言官掺和到武将之争。“
敏太妃轻笑出声:“我早该想到顾家,他家曾是先帝陪读,在翰林院至今保留一席之地,再说以翰林院的立场抨击覃家,崔尚书这步棋,倒把自己摘干净了。“
顿了顿,又道:“三人成虎,前有崔尚书面圣,再有翰林院檄文,只差第三步,皇上就等最后一步,便能顺理成章治覃家的罪。“
“奴婢不懂,“大姑姑疑惑道,“覃家难道没察觉,坐等陷害?“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敏太妃耐心解释,“覃家这时说任何话,都像欲盖弥彰,越描越黑,索性沉默不言,等风头过去。“
大姑姑:“风头过去后呢?“
“风头过去,覃家定会反击,“敏太妃笑道,“另外,皇上一时半会儿不会动覃家,收复玉门关需良将,之后卸磨杀驴,顺道给宋家、许家这些开国勋臣一个警醒,安分守己才能长长久久。“
完美的一箭双雕。
可覃家不是鱼肉,任人宰割。
敏太妃忍不住感叹:“皇上,果真年轻啊。“
大姑姑察言观色,低声问:“娘娘,我们按兵不动吗?那位大人还等着cc“
“我知道。“敏太妃打断道,“容我再想想。“
隔日,她叫人请谢宗仁来宫里叙旧。
驸马爷探望丈母娘,消息传到汪福耳朵里,他没当回事。
一个毫无背景,被人追杀,落荒而逃的工部四品京官,在汪福眼都没有。
敏太妃虽瞧不上谢宗仁,但接触两次,发现此人极其聪明务实,话说一半,他便会意,给出回答和反应令人满意。
大姑姑送他离开,有些不放心,问敏太妃,“娘娘,驸马爷真能委以重任?“
“他行不行,关乎将来能不能坐稳驸马的位置,“敏太妃微微眯眼,“你叫人盯好,一旦失败,做得干净些,别又像上次露出马脚。“
大姑姑领命下去。
***
谢宗仁刚踏出宫门,十公主从马车里钻出来,高兴朝他挥了挥手。
她一边抱怨一边撒娇,“母妃和你说什么,害我等这么久。“
谢宗仁笑笑,陪她乘坐马车回公主府:“话家常而已。“
“话家常为什么不让我去?“十公主不乐意鼓起脸,“你是不是向母妃告状,说我无贤无德?“
“我在小殿下眼里就是个伪君子?“谢宗仁失笑摇摇头,“母妃关心还来不及,叮嘱在下照顾好小殿下。“
“是吗?你没骗我?“十公主凑近,盯着他,“可我总觉得你有什么事儿瞒着我。“
“没有,“谢宗仁想了想,“就算有。也是为了小殿下安危才有所隐瞒。“
“所以你就是有隐瞒。“十公主坐直,故意板起脸,“你要不告诉我什么事,我就罚你睡书房。“
谢宗仁巴不得,嗳一声:“在下今晚就搬走。“
“你!“十公主半晌反应过来,突然又凑过来,低声问,“你是不是不想碰我?“
“没有。“谢宗仁撒谎脸不红心不跳,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你好久没碰我。“十公主记得清楚,“从你在真定受伤到现在,一直没行过房。“
谢宗仁慢条斯理说:“之前受伤。“
十公主半信半疑:“你伤好了,也不行?“
谢宗仁:“是你说要养,我便养着。“
好像是说过,觉得哪里不对,又说不出所以然。
“可你老不碰我也不行呀,“十公主委屈巴巴看着他。“不然那些药都白喝了。“
这下被谢宗仁逮到了,“你又乱喝药?我跟你说过,没事别瞎补。“
“不喝也行,“十公主跟他谈条件,“生了孩子,我就不烦你了。“
“不生是为你好,“谢宗仁叹气,“再说我大伤初癒,跑两步就喘,能不能碰你我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