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洛阳行
此时洛阳的局势,似乎十分的微妙,
那位著名的昏君汉灵帝已经驾崩归西,留下二子,长子刘辩,次子刘协,
刘辩是皇长子,又是大将军何进的妹子何皇后所生,此时自然已经被拥立为新帝。
但刘辩今年方才十三岁而已,由皇后垂帘听政,军国大事俱委托在了大将军何进身上。
东汉一朝,皇权、外戚、宦官、士人阶级这四顾势力,一直都在明争暗斗着,
其中,宦官与士人阶级的矛盾又最为激烈,如今可以说已是势同水火,
以前双方的争斗中,由于宦官紧紧的依靠着皇帝,总是能占据上风,一度发生了几次“党锢”,限制各地的士子出仕。
但如今皇帝刚死,新君年幼,依附于皇权而存在的宦官一下子便失去了最大的依仗。
此时掌握天下大权的大将军何进,虽然与宦官的关系也不算差——他妹妹何皇后是宦官拥立的,
但何进总体上来说,还是与士人走得近些,
大将军府里现在时常走动的人,是袁绍、袁术、曹操、荀爽、荀攸、王允等辈,可全都是士人阶级中的代表人物。
因此,“诛杀宦官”这四个字,便成了现在洛阳城里最为热门的词汇,
酒肆间多有热血士子在高谈阔论,仿佛只要将宦官诛杀了个干干净净,这世道便能就此好转、重复盛世一样。
李庆对这些自是毫不关心,
刚进入都城洛阳的他,现在只想找着王允的府邸,然后想办法将貂蝉带离这个是非之地,其余的根本不想理会。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个洛阳城将会发生数场惊天大变,血流遍地,
最终,这座千年古都将会被董卓一把火烧成白地……
这么一个油锅似的地方,还是尽早离开为妙。
洛阳城实在太大,如此漫无目的的找,也不知几时才能寻到王允的住处。
王大牛虽然是来这里投奔亲戚的,但他上一次来洛阳,还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如今也同样是如无头苍蝇一般,分辨不出东南西北来。
就在李庆打算找些人来问路时,忽然有个长相机灵的少年走到了他的面前,笑道
“客官,可是来洛阳寻亲戚的?小人自小在这里长大,任何一条街巷都熟透了,只需二百文钱,便保准能带你们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原来这京都之地,多有从别处来投奔亲戚却找不着门路的,
这少年便专靠着帮人带路过活,生意好的时候甚至可以一天之内赚个好几两银子呢。
李庆便对这少年道:
“我要去王府尹的家里,这位大哥则是去……”
他说着便看向了王大牛,王大牛连忙说出了他家三哥的住址,
少年听后,显得颇为诧异:
“这却有些难了,王府尹的住宅在大将军府附近,位于城北,永福街却是在城南,两地相距甚远……”
永福街住的都是穷人,而大将军府附近,住的却全是王公豪族,少年心里纳闷,如此天差地别的人是如何凑在一起的?
王大牛便说只要知道永福街的方位,他便能一路问人找着位置,
于是李庆与他说了个会合的地方,便跟王大牛一家作别,然后与少年一起往王允的住宅走去。
这天下各郡的长官,都称为太守,只有这洛阳所在的河南郡,才会被称为府尹。
此时的河南府尹,正是才刚新官上任没几天的王允。
王允出身太原王氏,乃高门子弟,世代皆有位居两千石大官的族人,
而王允本人也是少有才名,早早的就通过举孝廉出仕,一度官居豫州刺史之职。
但后来,王允却与十常侍的中常侍张让矛盾激化,最终只能无奈的的弃官隐居,
一直到汉灵帝驾崩后,何进掌权,这才重新把王允招进京来,委任了位高权重的河南尹之职,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是王允官场生涯的高光时刻,他将会一路青云直上,最后做到了三公之一的司徒之职……
为李庆引路的少年名为沙成德,这时向李庆笑道:
“洛阳有两大特色,不可不知……”
李庆兴趣盎然的向他请教。
沙成德道:“首先就是以南北为中轴,让洛水横贯全城,把洛阳分为南北两区,以四座大桥接连,
而城内洛水又与其它伊、瀍、涧三水联接城内,使城内河道萦绕,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内,予人天造地设的浑成感觉。”
此时前方忽现奇景,一艘帆船在隐蔽于房舍下方的洛水驶过,从他们的角度瞧去,只是帆顶移动,宛若陆地行舟。
李庆欣然道:“我知江南的水乡城镇,多引江湖之水贯城而过,本没甚稀奇,但却少有如洛水般宽深笔直,使洛阳别具严整调谐的气象,
而此城的规模,当然亦非水乡城市可比。另一特色又是什么呢?”
此时天色已完全大白,街上人车渐多。
御道上不时有一队队甲胄鲜明的兵卫操过,作晨早的操练,使这美丽的皇城添上刁斗森严的气势。
沙成德卖弄似的继续说道:
“另一特色就是在外郭城的西墙外,
因其天然环境设置西苑,西至新安,北抵邙山,南达伊阙诸山,周围二百余里,比得上武帝的上林苑,外郭城与西苑连在一起,令洛阳更具规模。”
他们一直沿街而行,这时已抵达了洛水南岸。
沙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