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混在抗战>第433章 百团大战

两广会战、中条山战役刚刚结束不到一个月,大战再次爆发。

但这一回形势却出现了大逆转。

国民党的部队从广西、南越、海南岛三个方向包围了北越的日军。而越南荣市的对面几乎就直对着海南岛的三亚,借助这两个城市的机场,中国空军完全可以封锁整个北部湾。除非日本海军愿意冒着巨大损失的危险,强行突破,否则,三个师团的日军根本就不可能从海上离开。而即便日本海军愿意承受这样的损失,能不能把三个师团的士兵全部带出来都是两说,就算能带出来,恐怕也要损失大半。至于雷州海峡那条狭窄的通路更是想都别想,日本海军如果从那里经过,别说救人,连自己也跑不掉。

而相对于南方几乎静静形成的巨大包围圈,北方的战局在一开始就打得如火如荼。

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三人的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战役。为了这一战,八路军先是在正太路两旁就集结了22个团的兵力,同时,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了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袭,以此配合正太铁路的战斗。而这些地方,虽然经过了多田骏的抽调,但依旧驻有

日军1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2个独立混成旅团、2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1个大队,十余万人,另有飞机100余架。伪军约15万人。

此时华北日军正值中条山大胜,气焰嚣张之极,却不想被八路军迎头打了一记闷棍。战斗才刚刚开始三天,其占领区便被破坏铁路七百多里、公路两千多里;桥梁、车站二百多处;更有一千五百多处据点被生生拔下。这还不算,因为实施所谓的“囚笼政策”。日伪军在根据地附近的驻扎过于分散,面对突然集中起来发动进攻的八路军,措不及防,结果直接损失兵力一万七千余人,伪军更是高达三万余人。

……

“多少?算出来没有?”

八路军的破袭战震动全国,其报道出来的杀敌数量更可谓是触目惊心。击毙一万七千多日军,这比当初让李宗仁名震华夏的台儿庄之战,让薛岳威名远扬的万家岭大捷的战果还要大的多。而相对于八路军的凶猛,中条山上不堪一击的国军就简直就是猥琐不堪入目了。原本还高高兴兴地打算看着共产党跟日本人死掐的老蒋更是犹如吞了一大口的死苍蝇,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不过难受归难受。“正太路战役”才刚开始三天,八路军各部冒出来的番号就把他吓了一大跳,急匆匆地就让人给他清点。

“报告委座,八路军此次出战部队一共……105个团!”张治中慢慢地把报告交到蒋介石面前,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一-百-零-五个团?!”蒋介石几乎是从牙缝里把这几个字崩了出来。“就两个师加一个晋察冀军区。就有105个团?”

“是。”张治中吁了一口气,轻声道:“这还只是他们比较正规的番号。此次战役,八路军下属的许多游击队、民兵都有参战,如果都算进去的话,总数恐怕200个团都不止。”

“娘希匹——”蒋介石破口大骂:“他们哪来的这么多人?”

“共产党最擅长蛊惑人心,西安事变之后,他们就找到了从陕西跑出来的理由,自然不会放过这样难得发展势力的机会。”一旁的陈果夫说道。

“我就知道他毛泽东不是善茬儿,发报,马上发报……”蒋介石伸出的胳膊不住颤抖。“给我质问朱德,他们十八集团军的这些部队都是哪来的?谁给的他们这么多编制?”

“委座,”张治中急忙上前,“这样不妥!现在八路军正在正太路两旁跟日军激战,我们这个时候质问他们的编制,肯定会惹来许多非议的。”

“娘希匹。许他们共产党私自扩充军队,就不许我问了吗?”蒋介石大怒,一把抢过张治中手里的报告,朝着里面的数字猛力指点:“你看看,你自己看看……105个团,足足105个团!以八路军的编制,这就是二十多万人!这才几年?他们才从陕北出来几年?当初我们把他们赶到陕北,他们就只剩下不过两万人的部队而己,可现在不到三年就翻了十几倍!长此以往,这个国家哪里还有我们的容身之处?”

“可是委座……”

“委座,文白兄说得不错,这个时候质问朱德、彭德怀,只会徒惹人笑。”看着暴怒的蒋介石,陈果夫叹了口气,却也只能上前劝道:“那些人什么都敢乱说,他们不会看到中条山和正太路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打的,更不可能分辩多田骏带到中条山的都是日军主力,几乎都武装到了牙齿;而八路军对付的不过只是些留守的老弱杂兵。他们只会说八路军打了大胜仗,消灭了多少日本人和伪军。这个时候去质问朱德跟彭德怀,他们要是把这件事往外面一说,只会让咱们脸面无光。”

“那就让共产党这么绕过去了?”蒋介石怒道:“这105个团怎么办?二十多万八路军又怎么办?”

“委座,我觉得咱们可以先等等。”陈果夫笑道:“多田骏吃此大亏,肯定要报复。他手上现在可是有十几万精锐!”

“中共难道料不到这些?”张治中看了陈果夫一眼,“而且咱们也答应过朱德他们,只要他们在正太路发起破袭,让多田骏无力西顾。放弃对


状态提示:第433章 百团大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