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混在抗战>第589章 喷气式战斗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在1942年上半年快要结束的时候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在欧洲战场,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冰雪防线”已经圆满完成任务,寿终正寝!可依靠坚固的冰雪防线,德军早就已经修筑了永久性的工事,凭借这些工事,他们再一次将苏联大军阻挡在防线之外,并且依旧对斯大林格勒保持着包围太势……而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如果苏联不能在短期内突破德军的包围,那么,斯大林格勒的陷落只是迟早的事情。因为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和等待,即便是德军不发起进攻,斯大林格勒里的苏联守军也撑不了多久了。而据报道,整个冬季,因为燃料和粮食不足而导致的供暖和食物问题,已经让斯大林格勒伤亡近万。如果不是负责守城的戈尔多夫以及赫鲁晓夫两人见机得快,强行从老百姓手里收集了本就不多的燃料和粮食,采取配给制,这个伤亡数量只会更大,说不定还会引起城内的混乱,给德军以可乘之机。

可不管如何,斯大林格勒确实很难再撑下去了。而苏联人的表现也似乎是证明了这一点。斯大林紧苏军预备队中紧急调去给斯大林格勒解围的第62、第63、第64集团军,开始朝着城市的西南方向缓慢移动,并与被德军打残的原西南方面军第21、28、38、57集团军、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以及空军第8集团军、海军伏尔加河区舰队共同组成了高加索方面军,由布琼尼元帅为总司令,铁木辛哥为副总司令。其目的十分明显,就是想要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西、南两个方向的安全。因为从斯大林格勒朝这两个方向而去,就是苏联最重要的粮食产区,还有供应着全苏联95的石油的高加索油田。一旦这里失守。苏联的战略补给就没了。到时候,苏联就只有失败这么一条路可走。

而就在苏联人苦苦支撑的时候,英美两国也终于组成了共同的盟军司令部。只不过原本应该担任盟军总司令的艾森豪威尔在这一回被某人阴了一把。没能成功就任。“接替”他的是另一位只有少将军衔的美国将领,奥马尔.纳尔逊.布雷德利!也是曾经秦卫试图拉入观察团却没有成功的人选之一。原本时空,这位仁兄是美国陆军五星上将之一,后来接替马歇尔出任了美国陆军总参谋长,并且成为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首任主席。

不过人选变了,面对的问题却没有变。布雷德利此时也只有少将军衔,且名不见经传,所以他在到达英国之后。受到了不少英国同行的轻视。而美国虽然不停地把自己的士兵派往大不列颠,可没有经历过大战的美国大兵们的表现也让已经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残酷战争的英国人看着很不顺眼。在英国人眼里,这些美国大兵穿着时髦漂亮的军装,拿着不菲的薪水。心思却根本没往战争上面扯,反而只顾着在休假的时候往酒吧、舞会里蹿,到处勾搭漂亮女人……这他m的哪是来参战的,这是趁着英国男人都上了战场,来撬墙角的吧?所以。英国军人和美国军人的矛盾迅速的开始积聚,吵架、斗殴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

……

而就在欧洲战场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大剧的时候,亚洲战场的“演员”们同样也不甘寂寞。

日军在马来亚战场的连战连捷让英军的士气进一步低落,当马来亚守军退至新加坡以北的柔佛州的时候,英国的远东军总司令阿瑟.珀西瓦尔居然拒绝了英国军方的要求。不愿意在柔佛北面设置固定防御,而是意图部队全部撤过柔佛海峡,撤入新加坡。而最终,他的要求得到了已经成为到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联合司令部司令的韦维尔的批准,8万多英联邦军队在士气极其低落的情况下撤进了那座小城,以期进行最后的防御。

可是,珀西瓦尔显然还是估计错了形势。就在他撤入新加坡,又命令工兵在柔佛及新加坡之间的新柔长堤上炸开一个20多米的大洞之后没多久,日军赶至,紧接着就展开了对新加坡的进攻。日军的突击队化身成新加坡居民,利用小艇,直接横渡柔佛海峡,进攻新加坡,并成功地攻入城内。之后,因为日本空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盟军方面军需品和实物都极其缺乏,加之大批难民拥挤到新加坡,增加了维持的困难,盟军水源又被日军炮击截断,无法坚持……所以,最终,珀西瓦尔不得不命令竖起了白旗。

就这样,从开始到结束,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日军席卷了马来亚650英里的土地,直至攻占新加坡。整场战役,日军付出了伤亡近万人的代价,而英军方面,虽然伤亡比日军少,可投降日军的却有13万之多。这一胜利,是日军有史以来最大的陆战胜利。他们再次戏剧性地向全世界炫耀了武力。原本,这场胜利是曾在华北方面军司令杉山元手下任参谋长的山下奉文率军获得的,这一战之后,山下奉文获得了大将军衔,甚至还弄了个“马来之虎”的绰号。此人生性凶残,在夺下新加坡之后,还跟在华北时一样,又向新加坡的华人举起了屠刀,制造了“新加坡大屠杀”这一惨案。不过,这一次,山下奉文早早地就在武汉和杉山元一起被秦卫派人炸死,葬身火海,连个全尸都没留下,所以,“马来之虎”就换成了今村均,坂垣征四郎的继任者,原日军“钢军”第五师团的师团长。虽然在桂南会战时,他率领的第五师团险些全军覆没,可他自己却在之后的日子里平步青云,升任了第十六军司令,


状态提示:第589章 喷气式战斗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