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杰何等聪明,他见杨淩随口就做了任命,看似简单,其实内里含义复杂。
这支军队人数最多的是他和姚横的军队,提拔他做参谋长,是杨淩一人之下,一方面因为他是文人出身,又肩负整军大任,另一方面更兼顾了他们这支军队的面子。
可是他本来是姚横的副手,现在一跃成为姚横上级,就算姚横和他关系好,能没有一丝芥蒂?
不过参谋部制定作训方案,这是一步好棋。起码确保杨淩不在的时候,军队不会各自为政。
只是他这个参谋长看似风光无限,可真正掌握兵权的是姚横、罗天厚和胡汉三。表面上他和姚横都名列前茅,可实际上高级军官几乎都是杨淩的人,下级军官武僧和寨兵也会占去大半,做出的任何决定不可能脱离杨淩把握。
卜杰暗自点头,不但没生怨怼之心,反倒更坚定了追随杨淩的决心。
如果杨淩有妇人之仁,悠游寡断,不能控制局面。那么将来家大业大那一天,也难免会出现乱局。跟这样的人走不了多远。
现在杨淩看似随意安排,就能把制衡之道体现得淋淋尽致,不由人不佩服。
卜杰在这佩服着呢,杨淩可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后世随意安排什么组织,都会体现出制衡二字,领导都能把权利牢牢把握。他只不过依葫芦画瓢罢了,有什么稀奇的。
什么叫情商碾压?多了几百年的斗争经验,而且经过了书籍和传媒的爆发性发展,后世人人都懂的制度,拿到古代绝对是够震一震人心的。
卜杰对杨淩前面的安排没有意见,连长这一级的安排就有些欲语还休。
杨淩自然明白卜杰的意思,当即爽快的表态:“九个连的正副职,武僧和你们部下各占一半,以下排和班都依此办理。只是寨兵里有出色的,也不要埋没。”
卜杰见杨淩把话说开了,就也提了一个建议道:“我有个想法:班长我建议尽量用武僧。班长是兵头将尾,最需要个人勇力,这样不仅能镇住一个班,更能在冲锋的时候有突破力。”
杨淩点头道:“这个建议好,就依你说的。”
卜杰道:“既然成军了,总要有个名号,团长还需再动动脑筋。”
杨淩脱口而出道:“乞活军。”
乞活军?卜杰怔了一下。
乞活,顾名思义,乱世中乞求活命自保,这样理解没错。
可是卜杰知道,历史上乞活军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凶猛强劲的农民武装。主将冉闵更是毁誉各半,褒贬不一。
军队用“乞活”二字无所谓,但是你杨淩能不能长点心,琢磨琢磨那个乞活军的主将是个什么样的人?
卜杰哪知道杨淩肚里墨水有限,就感觉乱世他们要求一条生路,乞活军应情应景,就脱口而出了。
其实杨淩第一个想的是荡寇军,关羽曾被封过荡寇将军,关羽老家就在晋省,很有号召力。
不过一想自己本身就是寇,还要荡哪个去?这要传出去以后可能是长期笑柄,估计能青史留名。这才转念说了乞活这个名号。
卜杰晃了晃脑袋,道:“不妥,不然名号以后再议?”
杨淩懂了,人家卜杰是文化人,历史上乞活军就有说法,领袖冉闵更在后世成为一个争议禁区。看来自己还是考虑欠周,人家卜杰不好直接驳自己面子。
罗天厚道:“既然事情都定下来了,任命文书团长你还得亲自书写。”
杨淩有些不好意思,他的毛笔字实在太丑,今天不停献丑了。这让他怀念起硬笔书法。看来这个东西应该让人鼓捣出来,起码自己的硬笔字能过得去眼。
杨淩仔细的写了乞活军参谋长和营级军官任命,军衔任命。虽然字迹难看,但是内容无误。还特意问了卜杰,把几个不会写的繁体字也认真写了,卜杰等字迹干了,才珍而重之的收了起来。
卜杰没有问杨淩未来的打算。乱世中走一步算一步,想的太远那都是想多了。
罗天厚知道自己实际是个见证人的身份。这两个人研究的东西他似懂非懂。卜杰是秀才出身,正经的文人。自己老大虽然自学成才,但是智慧过人。动脑子的事情轮不到他。
没人知道后来席卷天下的大军雏形,就是在一个县城的酒店里酒后出炉的。
罗天厚不承认这个事是因为他当时喝得酒酣耳热,根本没他什么事。卜杰不承认是要显得成军郑重其事,不是草率而为。杨淩不承认是因为当时穷困潦倒,居然被一个黑涩会老大救驾请酒,借饭店记账的纸笔写的任命书,怎么看怎么有些草率。
当晚宾主尽欢,都住在三好会新襄分舵。第二天一早,卜杰和罗天厚心里有事,早早的和大家告辞启程了。
云水寨众人也是见过世面的,不会留恋一个县城花灯。吃了早饭也和杨淩告辞,潘生云表示要留下一晚,陪妹妹杨燕逛街。高胜骂道:“老潘你就是个贱人,人家有亲哥哥,你算哪根葱?”硬拖着潘生云一起回去了。
杨淩知道高胜是对的。这些人身份敏.感,今晚取消宵禁,县衙很可能请就近驻军过来弹压,远离是非之地更稳妥。
杨淩叫过顾小三道:“小三,你去县衙,看看能不能见到县太爷蓝畴,就说我求见。”
“好咧。”跑道是顾小三长项,撒腿去了。
看看日上三竿了,杨淩回转天然居去见父母。
杨九夫妻哪住过这样豪华客栈,就觉得无论被褥还是床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