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他们的用药手法也很讲究,尤其是独具匠心研制的外敷膏药“拔毒”等的使用,享有一定名气。

据说当年“银号”掌柜的儿子患上了脖疮,肿得如馒头大,还流有脓水,去了几家门诊都不敢收治。

后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柏杨中医”,经韩中山诊看后二话没说,只开了三帖膏药,没出一周时间,肿痛全消,此事后来曾一度在大马路附近传为佳话。

前些年里,社会上的防病事务较多。

那时的“柏杨中医”诊所除了承接日常门诊外,还担负着附近街区的卫生防疫、传染病防治、防细菌战宣传等工作。

特别是在积极为社会分担义务方面,总是走在前面。

记得有一年的夏天,诊所就主动承担了,当时留住在工人俱乐部里一批志愿军伤员的义诊任务。

由于诊所的精心医护,使这些伤员很快康复,官兵们临走时都纷纷前来道别,并一再向诊所表示感谢。

时光流闪,日转星移。

经过多年的岁月洗礼,“柏杨中医”诊所的体制、名称等也经历了几次变换。

这座诊所历经时代更迭而始终存在,而且知名度一直不减。

这种现象在医务界是不多见的,这在本市当年成立的多家联合诊所中也是少有的。

这些恰恰说明了“柏杨中医”品牌的珍贵,同时也印证了人们对“柏杨中医”的厚爱。

而这所诊所的创立之初,柏杨曾救治过万慧来的母亲珍珠。

后来,珍珠曾匿名把一些来自老先生的祖传秘方,送给了这家诊所。

张淑把知道的这些情况,原原本本的都告诉了万慧来。


状态提示:Part 29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