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早上起来刚刚吃了碗粥,村长常山大叔便走了进来:

“杨阳书记,咱们昨天不是说好了今天进山吗?”

提起进山,杨阳想起让她有所触动的一件事。

那是她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天,她和另一位邻村的村官张泽到山上的一个小村子搞扶贫调查。

临近中午,突然下起了大雨,山路崎岖泥泞,他们一时回不到乡里,就临时决定在农户家里吃午饭。

饭很简单,是捞面条,但杨阳他们俩吃的这碗捞面条很不一般。

那碗面,是山里三家人凑在一起做的:

张家的面条,李家的蒜苗,王家的鸡蛋。

当杨阳了解到这一情况时,心里不觉阵阵酸涩,泪水打着转儿往外流,一点点滴到碗里。

她没有去擦,和着眼泪,吃下了这顿饭。

这件事真的刺激了杨阳,山里的百姓太穷了。

老百姓这么穷,却对干部这么好,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心里有指望,指望干部们帮他们脱贫,指望干部们给他们带些出路来。

杨阳从那一刻起,暗下决心,不能当混日子的干部,要实实在在做些事情。

从此,开始主动了解全体村民的基本情况。

日常工作中,更是主动地承担起打扫卫生、接电话、值班、打字等许多琐碎工作。

更主动和大家一样,周末节假日不休息。

作为姑娘家,让她改变最大的也是主动和大家一样,端着大碗蹲在地上吃农民们常吃的糊涂面、糁子饭。

当然,也主动向领导和同事们汇报思想,打消他们对自己的偏见和顾虑……

几个月后的今天,杨阳已成为镇政府干部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其中的一次讲话,也让杨阳成长了许多。

一次村民大会上,准备了一天腹稿的杨阳只说了5分钟,便大脑空白了……

别看杨阳曾在学校学生会工作,还是学校里的骄子,又生活在农村,但以乡村干部的身份站在农民面前,毕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她永远都忘不了第一次在村里召开群众大会时的情形。

为了开好那个大会,杨阳认真准备了一天。

她把要讲给百姓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

但那天,当面对着参加会议的群众时,杨阳那冗长的腹稿,只持续了5分钟,然后,大脑便一片空白,再也讲不出什么。

那时,还是村主任常山大叔,忙接过话头,上到国家政策,下到家长里短,讲话始终不离主题,整整讲了50多分钟,听得老百姓连连点头。

当时,杨阳一阵窘迫和尴尬,坐在一边羞得无地自容。

当天晚上,杨阳失眠了。

5分钟和50分钟,不单单是时间的差距。

在农村,它代表了一个乡干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山里面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相对信息不畅,所以眼界也不是很高。

尤其是遇到问题和矛盾时,需要干部很好地引导,举一反三、晓之以理。

这绝对是一门硬功夫!

从那天开始,杨阳每次跟村领导在一起时,特别留意领导和同事们处理农村工作的方法。

她开始虚心的细细看,偷偷学,慢慢品,好好用。

如今的她,显然是成熟了许多。

比如现在开个群众会,杨阳会开了。

给老百姓们讲话时,也不用再准备,也能即兴讲个50分钟了。

遇上村里的矛盾,她也大致会处理了一些,不至于那么紧张了。

一句话,别的干部能做到的,杨阳也能做,其他干部不能做的,杨阳也能做!

村长常山大叔今年52岁,中专文化。

他199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着27年的党龄。

在从事基层工作之前,他曾先后在镇第二小学和镇中心小学任教。

在2004年便开始从事启明村的村委工作,截止目前已有十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

开始的时候,他还兼任着村里的计生专干。

后来,又分别担任过村里的副书记和副主任。

隔了一段时间,他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主要负责村委会的全面工作。

从杨阳来到村里任村高官开始至今,常山大叔现任村长工作。

从接触常山大叔开始,杨阳便觉得,常村长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和干劲儿。

当杨阳第一天见到常村长,要请教一下他的基层工作经验时,常村长一脸认真地说:

“要不我先写一个草稿,写一些事例,这个方法是不是合适?”

正如常村长对杨阳的态度,对村里面的大小事务,他都亲力亲为,很少可以见到他坐在村委会办公室。

既便是一个大雨天,常村长也不可能被困在村委会办公室进行工作。

除了对待工作的高度负责,常村长是一个不吝赞美的领导。

他对待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能看到每个人身上的发光点,以一种潜移默化、细致入微的方式给予别人肯定与认可。

如今启明村委会领导班子从常村长到任开始进入一直保持这原班人马,大家一起工作了整整十多年,整个领导班子早以形成家人般的依恋关系,除了工作,生活之中也处处帮助。

当时杨阳请教常村长这么多年基层工作的经验时,他认真思考了一下,谈到这个感悟有很多,但感触最深的是以下两点:

首先,从事基层工作要有长远的目光和宽广的胸怀,要为村民


状态提示:Part 48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