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德珠坐在王家村泥人作坊里,有着千千万万的泥人相伴,他整天的乐不思蜀,除了饿了找饭吃,渴了找水喝,困了找床铺睡觉,那余下的,就只有一个心思:

捏泥人了。

过去,薛德珠捏泥人的时候,虽然是心灵手巧,富于想象,也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甚至在陪万慧来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时候,他还按着剧中多种角色的样子,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

他的这个举动,其实,薛德珠自已感觉谁也没有发现,但真的没有逃过万慧来的眼睛。

万慧来不但没有理解这件事情,意识到这是薛德珠酷爱捏泥人导致,还误解为薛德珠从来就不会和她万慧来同步!

用万慧来的话说,思想上的鸿沟,是什么也添不平的。

万慧来看到薛德珠的这个举动之后,就再也没有和他一起出去看过电影。

对于薛德珠泥人,也一同恨也起来。

所以,这些年来,薛德珠的泥人,都是不见光的。

住平房的时候,薛德珠在院子里挖了个地窖,用东北人的话叫地窨子。

因为万慧来在家里从不做饭,所以,放在地窖里准备过冬的秋菜,从购买,到修剪,到搬运,最后储藏在地窖的整个过程都是他薛德珠一个人的。

那这地窖自然也就成了薛德珠的天下,所以,他的泥人世界,就是在那间没有光线,却是生机勃勃的地窨子里。

当然,薛余也是那里常客,就是在那间地窨子里,薛德珠教会了薛余捏泥人的全部技艺。

对此,万慧来一无所知。

说起薛余捏泥人,薛德珠认真的为他竖起过大拇指。

那是万慧来刚成为植物人的一个月后,自己的她的床前捏着泥人。

儿子薛余走了进来,沉默的接过爸爸手里的泥,捏起来。

令薛德珠吃惊的是:

他捏制出来的泥人,居然个个逼真酷似,一时竟让薛德珠恍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个时候,薛德珠才明白,自己传承给他的泥塑艺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显然是薛余从自己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姊妹艺术的修养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才把这泥人技艺提高到如此程度。

从那以后,薛余和爸爸说了许多自己学习泥人文化的心得。

“爸爸,小时候您教我捏泥人,我就感觉,你的这门手艺真的不是你说那样简单,于是我就到图书馆里看了大量的这方面的书籍。去外地上学后,我更是接触了诸多的民间艺术。”

薛德珠听了儿子的话,心情十分激动,忍不住给儿子倒了杯茶水递上去。

于是,薛余就说起了这些年看到的、学到的一些关于捏泥人的一些所得。

泥人艺术,真的如他所说,是中国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的一种,泥人属于雕塑的一种,是使用泥土为原料来雕塑并表现人物外形、个性、形态的一种技术。

中国民间著名泥人还是以北方为主,便彩塑却是薛德珠所没有接触过的。

据说泥人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厚爱的传统民间艺术品,经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创始,直到世界认可。形象生动,色彩丰富令人万分喜爱。

泥人的彩塑,是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它是我国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其作品艺术精美,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泥人,有许多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小说戏曲中的角色,有表现劳动人民现实生活中瞬间的形象,有正面人物,还有反面人物,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薛德珠听的出神,当时就喃喃自语说:

“有机会,我也去学学这彩塑!”

一天的下午,薛余走进病犯し诺桨职智懊妫说:

“爸爷,您看看这几本书,都是关于捏泥人的,我专门为您弄回来的。”

在儿子的影响下,薛德珠了解到,中国的泥塑艺术,其实早在原始社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被发现了。

而最新出土的一尊年代久远、形体完整的彩塑泥兽,据一些专家考证研究,竟然是春秋早期的珍贵文物。

薛德珠看到这里,把书放在一边,手竟有些颤抖,他真的想把这些告诉给,此刻就睡在自己眼前的妻子万慧来!

告诉她,自己不是在玩,是在搞一门艺术!

薛德珠实在难掩自己激动的心情,大声的朗读起来:

“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竟早在公元前四七五年以后,而秦汉雕塑就出现了浑厚、朴拙、流动的风格,比如秦代的《秦始皇兵马俑》和汉《霍去病墓》。

它们表现了大气磅礴、朴拙含蓄的艺术造形。

两汉以后由于佛教的传入,人们因响往乐土而大兴寺院、石窟,于是出现了大同云冈、洛阳龙门、敦煌、麦积山等佛崖。

公元七至九世纪的隋唐时代,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

敦煌、麦积山的泥塑大佛,唐十八陵石刻,洛阳龙门石佛都体现了精美的艺术造型。

从五代十国一直到清末,随着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逐渐走向世俗化。盛唐时期的雕塑和绘画已不多见那些大的菩萨像。

“经变”题材的雕塑和绘画日见增多。

宋以后的雕塑则完全体现了现实的人间......”

薛德珠专注的读着,他没有意


状态提示:Part 487--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