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第三年推演的战报卢象升的脸黑了,第三年他不仅没有取得想要的胜利,第三年欧罗巴等过在中亚和北疆还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并且稳固了防线。
大明在第三年又损失了近五百万军队,为了维持军队数量,大明继续征兵,导致劳动里不足的矛盾开始尖锐。
而三年的战争没有取得胜利,战争状态效果没有达到逾期,内阁和百姓对卢象升这个参谋长开始不信任。
卢象升迫切需要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是对的,于是卢象升集中海军主力打算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寻机和欧罗巴舰队进行决战。
大明的远征军团并不是一路没有补给,虽然亚洲和欧罗巴战场还在焦灼,但是在新大陆和南部非洲大明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所以大明舰队浩浩荡荡的杀向直布罗陀海峡的时候,欧罗巴等国不得不集中全部的海军以求跟大明决战。
双方的战舰数量一样,大明依靠工业革命三年里战舰数量再次上升了百分之五十,而各国在拼消耗的情况下没有拼过大明,战舰数量只增长了百分十二十。
但是欧罗巴人有本土作战优势,大量的武装商船和海盗参与作战,企图复制当年消灭无敌舰队的壮举。
而大明的舰队确实像当年的西班牙一样,甚至还不如无敌舰队,因为大明没有这么多优秀的海军战士,十年的时间增加的水手,因为世界大战而变得不够用。
这一战因为参战的战舰太多,并没有海上决战一战定高下的意思,欧罗巴的战略目标就是阻止大明大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合流同时防止大明舰队北上进攻欧洲背后。
而大明舰队的目标跟欧罗巴防御的方向是一致的。
为了控制直布罗陀海峡,卢象升发动了海峡海陆决战,北非陆军全部朝着这边集中,海军也全力进攻欧罗巴设立在海峡南岸的堡垒群,企图打通通往地中海的道路。
只可惜人多不一定就一定赢,西班牙人修建了上百年,加上这三年的加强,直布罗陀海峡要塞堡垒争夺战,大明损失了三十万军队,花了一年的时间也没有攻下。
第五年卢象升遭到弹劾,因为到现在大明已经损失了超过一千六百万士卒,战争不仅没有任何胜利的迹象,大明的颓废之势已经显现。
五年的战争状态让大明精疲力尽,不少地区爆发了动乱,而那些占领区因为大明的掠夺也非常不满。
这些人见大明迟迟没有胜利,在欧罗巴的鼓动下,开始各种叛乱独立思潮,大明再次陷入治安战的海洋。
而这个时候大明的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限,战死一千六百万,在战场的士卒也达到一三千五百万,大明已经腾不出兵力打治安战,卢象升只得把治安战任务主要交给各地的靖安军负责。
因为是推演不能半途停止,所以弹劾案被朱慈烺否决了,朱慈烺支持卢象升把仗打完。
卢象升也是又哭说不出,这弹劾案被否决也就算了,推演到这不胜不败的,皇上让继续,这明显是要看他的笑话。
第六年面对欧罗巴中亚和北疆的持续发力,卢象升只得后撤,稳固已经取得的成果,把更多的兵力投入到西亚的争夺之中。
让出中亚之后,卢象升以巴士拉到巴格达以及整个两河流域为后勤基地,企图从这里进攻西亚和东欧平原,截断欧罗巴对中亚的支持。
然而曹文诏这些人也不是吃素的,胜利的机会已经出现,他们的骑兵开始疯狂的袭扰大明的北疆,西北、莫卧儿还有两河流域。
卢象升尝到了放弃中亚的苦果,后勤线时刻被袭扰,进攻计划往往集中不了物资。
海军方面经过第二年包围之后直布罗陀海峡南岸要塞终于被攻破,但是欧罗巴研制了重炮,想要支援地中海大明还要拿下海峡北岸要塞群。
海军的优势再次扩大,大明虽然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但是依旧维持了三千艘以上的战舰。
但是欧罗巴这边因为连续两年的决战,其总战舰数量已经下降到两千四百左右。
第七年大明国内结束战争状态和谈的呼声高涨,百姓厌战情绪增高,朱慈烺只能告诉卢象升,如果今年还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大明只能裁军稳固现有防线,确保战争成果不丢失。
卢象升看着地图,始终没有找到一年能打赢的希望,不得不收缩兵力企图保住自己取得的战争果实。
而前线从进攻状态转为防御,大明再次从只关心战争转为关心百姓生活,一批批的军队开始退役,一批批的工厂也转为生产民用物资。
大明把军队规模缩减到一千五百万人,第八年开始停战谈判。
双方谈了又打打了又谈,最后只能以实际控制线有限挺火,各自积蓄实力为下一次作战做准备。
这一次战争模拟到这里就结束了,至于后面可能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卢象升已经懒得去模拟了。
因为他的模拟已经失败了,这次为期二十天的模拟,让不少利用成熟技术暴兵的速胜派遭遇了沉重打击。
朱慈烺还是给卢象升留了面子的,如果继续下去,搞不好卢象升要把吃进去的全部吐出来还要在损失大片领土。
这一次推演高达三千六百万的战损也让这些人意识到大明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地球这么大,几千万人规模的战争并没有波及到世界角落,大明和欧罗巴持续失血消耗的时候,那些新兴的藩国在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