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统计大明>第二百九十六章兵部的阴谋

朱慈烺接着道:“而且今年大股流寇被消灭,正是朝廷巩固成果,与民休息的关键之年,只有消灭了流寇产生的土壤,才能真正的消灭流寇。

而今年已经先后有山西和南阳地区接连遭遇灾害,一年的时间后面还不知道会有什么灾害,所以要留够资金应对灾害。

百姓被流寇袭扰数年,从西北到江淮,无数地方被流寇祸害,百姓急需休养生息,而减缓新军训练节省的军费,正可以停掉杂税。

再有预计明年或者后年,大明才会跟建奴展开最后决战,到时候只需要提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编练新军五到十万,就能应对建奴。”

崇祯脸有点黑:“皇儿,过年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的!当时你可是要用几年的时间用新军取代旧军。

还要为新军编练花费一万万两银子,怎么才一个月不到,你又建议暂缓编练?这是何道理?”

朱慈烺有点尴尬:“父皇,当时战争有那么多不确定,建奴还在边关,流寇还在肆虐,大明急需更多的军队保家卫国。

现在建奴已经成为了丧家之犬,流寇也被消灭,大明已经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候,就像儿臣的那样,大明现在各个地方都需要钱,把钱用在刀刃上,花该花的钱才是正经。

再了,大明真要编练出五六十万新军,再加上一定数量的骑兵,那么大明军费常开支都会达到五百到八百万两。

以大明目前的税收这种规模的军队,大明的赋税根本无力供养,而且儿臣的暂缓并不是不练了。

而是等百姓修养生息之后,大明赋税上升之后根据大明的周边形势在慢慢编练新军。”

崇祯有些不悦,对于编练新军的事,怎么可以朝令夕改,他已经准备好过几年的苦子,结果朱慈烺确现在先不练了!

崇祯有点想不通,朱慈烺见崇祯脸色没有好转,就继续道:“而且父皇您看,大明现在军队存量还很大。

仅仅卫所编制还有人数一百三十余万,各种募兵也有三十多万,加上十五万新军,这些人都在领着军饷,但是大部分都没有发挥出军队的作用。

儿臣去年跟您的那个卫所屯垦计划,今年正好趁着辽东走廊和河地区的收复可以开始运作。

儿臣觉得,咱们现在应该先让原有的军队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募兵进行精简,京营进行裁撤,现在京城防御实力足够,京营裁撤完全可以加快。

虽然咱们不编练新军了,但是不代表大明的军力不会变强,对旧军的改造压缩一样能增强大明的实力。”

崇祯嗯了一声:“那此事容后再议吧,建奴在蒙古的抢掠现在怎么样了?你安排的人有没有让蒙古诸部知道实?”

朱慈烺笑着道:“科尔沁人已经相信了流言,开始派人搜索寻找证据,现在在咱们的锦衣卫的引导下,两方人将会在三五碰面。

只要科尔沁人知道了这个消息,相信此事一定会传遍草原,到时候建奴的毒计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自食恶果。”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锦衣卫做的很好,去年一年锦衣卫做的很不错,以前大明对这关外的况是两眼一抹黑,蒙古的使者都到京城了,朕还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现在只要坐在京城里,下大事都尽在掌握,而且消息传回来的速度也快了,以前这前线的军都是八百里加急,这信啊要跑遍京城,朕反而最后一个知道。

哪里像现在,这信使怕刚到北直隶吧,朕就已经收到了报捷的文书,这很好,锦衣卫的李若琏做的很好,这也都是你的功劳!”

朱慈烺拱手:“儿臣能为父皇分忧已经非常开心,至于功劳什么的,儿臣不敢居功,还请重赏那些在外拼搏的将士。”

崇祯嗯了一声:“他们自然要赏,明这战果传遍京城,加上过年时对建奴的胜利,朕打算为三位新军将领封侯以彰显其功劳!”

朱慈烺连忙低头拱手:“陛下,儿臣觉得封侯先不着急,至少要等到他们消灭了建奴之后才能封赏,以后他们要打的仗还很多,现在封赏太高,以后就不好封赏了。

到时候别因为赏无可赏导致不能用他们,让他们只能躲在讲武堂当个教习。”

在崇祯看来,流寇被消灭了,建奴也大败了,那么封侯之赏不算什么,到建奴被消灭的时候再晋升加赏个世袭罔替也就够了。

但是在朱慈烺看来,建奴被消灭之后,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内,消灭了建奴之后,大明才算真正的安内。

所以现在先来个侯爵,那后面还咋封赏?世袭罔替,加封公爵,再加世袭罔替,也就没有几级了。

而这些将领才三十多岁四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后面至少还能带兵一二十载,总不能应为他们功劳太大让他们提前退休吧!

崇祯虽然不理解朱慈烺的意图,但是跟朱慈烺就是想听听他的意思,既然他那么坚持,崇祯也就没有非要封侯。

两人又聊了一会,朱慈烺才告辞回东宫。

第二朝堂上,当太监念出捷报,并且明建奴早就已经被打的大败,这些子只是为了隐瞒消息欺骗流寇才一直隐瞒。

两场大胜的消息立刻让朝堂上闹起来,而京城里也陆陆续续的传来了鞭炮声和民众欢庆的声音。

大家虽然没有下朝,但是为了让百姓早一点知道这个好消息,今早的报纸上,这个消息早已经印好。

在大臣们开会的时候,


状态提示:第二百九十六章兵部的阴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