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从黑龙江转到松花江,在上岸往南进入辽河,再从辽河进入渤海,最后在天津码头停靠,实际上要是想,舰队可以再入海河,一直能航行到通州。
不过那完全没有必要,极地一师大部分官兵,要么就是山西籍要么就是辽西走廊和北直隶籍,在天津举行招魂仪式之后,就会被灵车运往各地。
这条线路目前是北疆到大明的最近线路,折,但是比起绕过白令海峡要节省一半的道路。
再说海上风高浪急,又是新海域大明还不熟悉。
要是物资丢了还好说,这要是棺材运到半路上丢了,怎么跟人家家人交代?怎么跟陛下交代?
六月底朱慈烺从京城出发,新禁卫第一师第一团和骑兵师第三团伴驾,锦衣卫缇骑一千人。
比起上次南下跟随的军队少了很多,本来按照参谋部的规划,要禁卫一师和骑兵第一师一同伴驾出行的。
被朱慈烺否了两个师六万人,再加上随行的官员、仪仗、锦衣卫等等,一次出行七八万人随行,太铺张了。
最后减到随行一万五千人以下,这才罢休,本来朱慈烺觉得有一个骑兵团就够了,京畿地区,能有什么问题,不过大家都不放心,最后只能按照大家的请求配置。
到了天津,朱慈烺斋戒三天,焚香静心,举行仪式前的准备工作。七月一日,天晴风和日丽,天津港严阵以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再这样的环境下黎氏王子终于到达了天津港,黎氏王子远远的看着就觉得港口的气氛不对,虽然被眼光普照,但是整个港口笼罩着一片压抑的气氛里。
一条军部的小船过来接引,把他带到军港,远远的他就看到那处高台上,龙旗飘扬,白幡和黑色挽联映衬,密密麻麻的站着大明士卒。
黎氏子悄声问道:“怎么回事?”
一边的官员简单跟迎接的人聊了一下,心情沉重的说道:“今日陛下到天津港为阵亡将士招魂,我们当肃穆观礼。”
说完领着黎氏子站在码头沉默等待。
黎氏子一下子想起前天看到的报纸消息,好像今天确实有天子为牺牲将士的招魂仪式,不想他正好赶上。
正站着,远处突然礼炮齐鸣,接着号角和唢呐响起哀乐,黎氏子眺望,远海上一片白帆缓缓的显露,慢慢靠近。
船上礼炮也在轰鸣。
一直到船只到港停稳,礼炮才结束,原本黎氏以为下面就该是大明天子讲话,然后仪式结束。
没想到并不是他想的那样,首先,是一队队士卒手捧龙旗上船,然后黎氏子看到一具具覆盖着龙旗的棺木从船上抬出来,放在码头的空地上。
黎氏子一开始以为这些棺木是将军的,但是抬出了几百个,个个都有,他这才明白,真的是每个都有。
三千多具棺材,摆在那里,非常壮观,但是整个仪式数万人沉默着,气氛非常压抑。
黎氏子站的腿都酸了,棺木才抬完,接着整个场地想起山呼海啸的高喊:“魂归来兮!英灵不远!返家乡兮!佑我袍泽!”
然后黎氏子看着穿着龙袍的大明皇帝,走下观礼台,亲自都棺木头,缓缓鞠躬,一、二、三。
每次鞠躬,大明天子都喊一遍,然后周围的士卒也跟着喊一遍。
接着黎氏子又看到一个穿龙袍的七八岁少年扛着白幡在那里摇晃。
黎氏子不懂这个仪式,不过看装束应该是某个亲王之类的吧。
然后场地里,道士和尚穿插在棺木中间,用柳条之类的沾水在那挥洒,每一个棺材都有一个和尚一个道士在那念经。
然后仪式终于接近尾声,黎氏子看到大明天子亲自扶着第一个棺木离开码头,然后再次回到高台,站在那里目送着一具具棺材抬上灵车,由大明士卒带着离开。
这些灵车都是统一样式,都有五个士卒护卫,沉默着离开。
等到大明皇帝离开,迎接的官员才对他拱拱手:“还请王子到理藩院歇息。稍后有人会送您前往大明京城。”
黎氏子拱拱手:“多谢!”
举行完招魂仪式朱慈烺回天津行宫休息。今天没有安排什么别的活动,黎氏子到天津他自然知道,不过按照计划,他不会去见他。
第二天一早朱慈烺前往天津造船厂,见证崇祯十年式二号舰和三号舰的下水典礼。
这并不是巧合,实际上十天前两条船就已经可以下水,完全是为了等朱慈烺前来观看下水仪式,这才推迟。
到了船厂朱慈烺感觉比起上次来又大了很多,除了中间两个船台上外形已经成型的两条崇祯十年式之外,还有另外四个同型号的船正在铺设龙骨。
远处在建造中的崇祯九年式更是有十多条之多。
大明现在迫切需要加强海军,所以船台和船上都在全速生产。
登上特意搭建的观礼台,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在那各自忙碌,问一边的管事:“天津船厂这边还有多少战舰再建?”
管事的躬身行礼:“目前再建的有崇祯十年式六艘,崇祯九年式十八艘,飞鱼快船十条,大型军马运输船两条。”
朱慈烺看着另外四艘:“这四条什么时候下水?”
“大概明年五月份。”
看向一边的海军将领:“海军新的造舰计划中十年式怎么安排的准备的怎么样?”
海军将领敬礼:“天津造船厂追加崇祯十年式两艘,金州造船厂和胶州造船厂各追加一艘。”
朱慈烺笑了:“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