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统计大明>第八百八十四章火烧赤壁

当火药用来炸城墙之后,代表着筑成这种古老的防守形式已经不适合新世界的舞台。

历史上,第一次用炸药炸毁城门的是李自成攻开封,后来大西军攻云南也用过,不过效果不怎么理想。

主要原因就是量少,不懂得大装药量,集中使用和密闭容器这件的联系。

包括十五十六世纪奥斯曼和沙俄都使用过类似战法,所以沙贾汗知道用炸药炸城墙一点也不奇怪。

但是明军新军确把这个战法系统总结并发扬光大。

随着两声轰隆巨响,德里城北炸开两个巨大的豁口,明军压制着城头的火力有序的推进着。

里面的莫卧儿人没有想到仅仅一天仅仅一次进攻明军就攻破了德里城墙,所有人都拼命抵抗,想把明军赶出去。

但是轰隆声再次想了几声,城墙又炸开几个缺口之后,整个德里城乱了,城破了,明军太强了,不可力敌,还是趁着明军没有全面包围德里的时候带着老婆孩子跑路吧!

破城之后,明军迅速占领各种府库重要衙门,藏书艺术和皇宫等地,至于那些跑到乡下的百姓,李明诚按照参谋部的指示完全不管。

原因有三个,第一沙贾汗不再,攻破德里的象征意义大于实在意义,这些人出逃对大明没有太大影响。

第二就是出逃的人会把大明的强大宣传出去,让各地失去军心放弃抵抗。

第三条是因为,两个高原师携带的补给并不多,后勤也没有打通,如果一开始就对德里城采取封城措施,那么粮食从哪里来?

与其让这些德里百姓在城里挨冻受饿,大明还要相近办法给他们找吃的,不如让他们各自寻找出路,至少饿死在外面不关大明的事情。

至于带走的财富什么的,那完全都是小事,首先大明到这里不是抢劫一把就走,没必要把这里的百姓搞得一贫如洗。

这里以后不仅是大明的原料产地,也是重要的工业倾销市场。

再说了,明军虽然稳定推进没有急着封闭城门,但是也不是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搬家的。

朱慈烺已经下了指示,愿意留在德里的百姓,将获得城市居民待遇,至于那些跑的,土地房屋全部充公,到时候卖了的钱绝对比他们能带走的多!

沙贾汗的皇宫里乱作一团,得益于明军来的快,这里还没有出现太血腥残忍的事情。

占领皇宫和官府仓库等地之后,李明诚派出一部分兵力开始维持德里的秩序,不过天色渐晚,明军并没有逐条街逐户人家的维持。

派人在街上宣传宵禁条例,确保主要街道上不准有人出现,至于隐藏在阴暗角落的事情,明军没有去管。

这跟大明国内打仗是不一样的,在国内剿匪的时候,入城第一件事始终是维持秩序,确保百姓的安全,甚至保护物资都是第二重要的。

但是在莫卧儿这边,保护物资,维持稳定是最重要的,至于阳光下怎么样,那只能怪你为啥不待在阳光下了。

莫卧儿帝国并不是印度人自己的国家,他是中亚某个蒙古后裔南下建立,所以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并没有上升到民族仇恨般的排斥。

实际上在印度百姓看来这不过是换了一个统治者而已,特别是大明宣传免一年粮税之后,莫卧儿帝国这边大规模的反抗几乎没有。

恒河三角洲那边免了两年农税,那边的百姓甚至把莫卧儿帝国派出的策反人员给举报了,并且积极参军,靖安军招兵基本上没有费事。

德里这边又不一样。

莫卧儿帝国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在帖木儿帝国崩溃后,其皇室后裔巴布尔率军入侵南亚次大陆建立。

所以贵族一般都生活在最好的地方,例如德里等大城市附近。

虽然贵族很快堕落,但是这里的人确正是对沙贾汗最忠诚的。当然再忠心也没有用,兵力空虚之后,百姓已经组织不起像样的反抗,反而因为害怕大明清算,所以争相逃离。

德里攻破的消息三天后传到周遇吉这边,比起沙贾汗的驿马快传要快那么一天的样子,更何况沙贾汗还被包围了。

所以周遇吉多了一天的准备时间,只等着沙贾汗这边得到消息乱起,大明就会发动总攻。

沙贾汗在犹豫中错失了最后的机会,大明已经修建了完整的防骑兵战壕,骑兵突围的希望几乎断绝。但是沙贾汗还很自信,因为他还有南路大军,只要打通了水上交通,那么整个形势就能再次盘活。

大明的舰队虽然厉害,但是并不是无解,只要往主航道沉船破坏航道,大明的舰队就只能被截断,然后搭建浮桥,自己再把主力移到南岸就行。

这两天,沙贾汗一直在努力收集船只,并且把仅有的火炮往河堤高处集中,准备一举夺回恒河控制权。

外面传令兵慌张来报:“报告陛下,德里被明军攻陷!”

沙贾汗对于这个意料之内的消息并没有惊讶和愤怒,但是想想那里的儿女和嫔妃们有点可惜了,还有泰姬陵,不知道明军会不会破坏?明军应该不会这么无耻吧?

泰姬陵当然没有被破坏,准确的说,朱慈烺还特别安排了,等稳定德里之后保护泰姬陵。

朱慈烺打算把那里留下来,给沙贾汗和他的皇后来一个合葬,甚至把没有修完的泰姬陵修建好。

这也算是给这样一位皇帝最后的体面。

沙贾汗没有生气,但是消息传出之后,整个莫卧儿帝国的人心向背一下子扭转了。


状态提示:第八百八十四章火烧赤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