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贼军只有三千人,但我军精锐也不过五千人。何况贼三千人,很可能只是其前锋。若在此与之交战,待贼大军压来,我军定会全军覆没。这就是一众官员的共同想法。
因此,众官员听刘协问徐晃能否击溃那三千追兵,便纷纷出列劝诫。
赵温首先说:“陛下,万不可与贼军正面对抗啊!现在应加紧赶路。”他眉头紧锁,担忧异常的模样。
“陛下,司徒所言极是,现贼军势大,我军应尽量避其锋芒。”刘艾紧接赵温的话。
“请陛下三思啊!”紧接着,赵温朝刘协拱手。他这番举动一出,跟随他左右的官员纷纷向刘协拱手,齐声道:“请陛下三思。”
刘协看着眼前的一众官员,不动声色。他是真不想与这些人费口舌,但又不能直接无视。
顿了一下,刘协正要出声。但被杨彪打断“陛下,臣认为可留一部军士就地抵挡贼军,以争取大军南下之时间。”
杨彪提出的意见定会被赵温等人接受,他就是顺势劝诫。但眼下这情况,最忌讳的便是消极防御。
况且,目前刘协手中掌握的这支军队,派谁留下?徐晃吗?刘协不可能遗弃徐晃。但除了徐晃,其他将领可靠吗?会不会望风而降呢?若用沮俊这种原本朝中将领,很可能无法统帅被留下,知“战便死”的将士们。
顿了片刻,刘协先问赵温等人“众卿认为贼军前锋,为何能在如此短时间追上我们?”
众官员闻声,除了赵温之外,其他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微愣。
赵温回答:“因贼军多骑兵。”
“还因长安至蓝田之地形,多利于骑兵行进。”刘协看着赵温。
刘协又继续说:“要使西凉骑兵失去速度优势,只得使他们进入不利于骑兵行进的多山地带。但南下之路,多少地带距离这里还有很长距离,而这中间路程、地形也利于骑兵行进的地势。西凉骑兵完全可利用这段时间,追上我们。到时,我军慌忙应战必定大败。”
从新丰出来,这一路上,刘协已经将京兆尹的地图好生的研究了一番,因此对京兆尹的地形有了一定了解。
刘协说话时,赵温身边众官员随即停止了议论并看向刘协。待刘协话说完,他们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刘协声音又响起“到时,西凉骑兵杀到,恐怕卿等与朕都难以逃脱!”
真到那时,刘协也有可能从乱军中狼狈逃脱。但刘协就故意把情况往最严重的方向说,吓吓他们,好让他们别那么多话说。
“这……”赵温微愣片刻,后忙道:“若陛下涉险,臣定拼命护卫!”
赵温身边一众官员见状,当即就想齐声表忠心、表决心。却又被刘协打断“汝等可有万夫不当之勇?!”
众官员同怔,又听刘协说:“既如此,汝等如何才能于西凉骑兵马蹄之下护朕周全?!”
刘协这连续两个质问,众官员直接哑口无言。
听刘协说担心贼军骑兵追上,我军会因慌忙应战而惨败。杨彪理所当然觉得,刘协会采用自己的意见。
见赵温等官员沉默良久不出声,刘协便看向杨彪“文先,你觉得留何人、留多少兵马最为合适?”
杨彪闻声回答:“臣以为可留三千精锐留守,至于将领,还请陛下定夺。”
看杨彪回答的速度,应该是一早便想好的。
贼军先锋有三千兵马,且多为骑兵。所以至少要用与之相等的精锐留守,才有可能为大军争取到更多时间。
刘协问:“留三千精锐?文先觉得足够否?”
杨彪回答:“我军实力不如西凉军,就算以三千精锐,也难牵制西凉军多久。但我军可依托蓝田城墙抵抗,使西凉军陷入不擅长之攻城战。”
西凉铁骑,虽威震天下。但lùn_gōng坚战,的确要差许多。再者,若他们有携带攻城器械,也定在后方大部队中。其先锋部队,应会因缺乏攻城器械而选择暂缓进攻。
这样便可给大军准备一段时间,虽然这点时间不会够。但三千精锐只要继续坚守蓝田,战至最后,定能拖延李傕、郭汜很久。
“嗯,文先说得在理。”刘协点头。
听刘协点头,众官员都以为他同意杨彪建议,不由的全松口气。不管过程是咋样,结果反正还是咱们护着陛下现在就加紧赶路。
刘协却不动声色,转而问徐晃“公明,你觉得太尉此建议可行否?”
“可行。”徐晃没犹豫。
刘协又问:“那你觉得,应派谁领军断后?”
“末将。”徐晃依然没有犹豫。
徐晃应与刘协是相同的想法,若是留其他人,在绝地中肯定难以约束手下兵卒,而致使军心动摇。
徐晃此话一出,杨彪和赵温等人都是一愣,他们也不太愿意徐晃留下。
“徐将军身为军中统帅,应重调兵遣将,而非冲锋陷阵。况将军领羽林中郎将之职,随大军保护陛下才是本分。”杨彪看着徐晃,皱起眉头。
“公明的确是最适合留守之将领。”不管杨彪,刘协直接对徐晃说。
“陛下?!”杨彪看向刘协,面色着急。
在这种时候怎可让忠心又勇猛的将领去执行这般危险的任务呢?
“末将愿领命。”徐晃朝刘协双手抱拳。跟刘协一样,也未在意杨彪说什么。
刘协看着徐晃,良久后才说:“朕愿与公明一起留守。”
刘协声音平缓,没有多少情感波动,但众文臣武将听了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