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是旁观者清,但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不是当事人无法理解当事人的想法。
每个人都从自己角度去解读问题,当然会产生矛盾和误解。
群臣都以自己标杆去塑造皇帝,去要求皇帝,殊不知皇帝在享受无上权利带来的荣耀同时,他要承受无上荣耀带来的压力。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鱼安知鱼之难。
太阳西沉,月亮东升,月朗星稀,天地间澄澈一片。从高处俯瞰人间灯火别有一番景致。
夜晚景色宜人,风比白天还要猛烈。高仓和一队侍卫已经站了一天,他们倒是能坚持。
月夜风高,龙体安康是大事。高仓给真人频频使眼色,无奈真人几次都不接受高仓的暗示。兀自闭目入定。
武宗兴致颇高,因为和神仙的距离在缩短。“陛下,坐卧行止都是修行。这里夜晚风大,若是受了风寒。陛下是上天的儿子,哪个父母不心疼自己子女。”
真人的话语又说到武宗心里。武宗对天遥拜,“哪一天弟子再来,和诸位神仙意会交流。”
圣驾终于回宫,高仓和众人都松口气,膝盖都不打弯,站了一天。
赵真人和邓真人因为请求符箓有功,各赏赐绢丝布匹一百匹,玉佩六对,珍珠一斛。
朝廷今日又罢朝一天,王文星在家里休息。贝儿因为父亲在家,他也留在家里。没像往常那样早早起床跟随姐姐到酒楼去。
王文星那点官场俸禄,对于他这样一穷二白的选手来说委实少了一些。要交房租,要弥补对前妻的亏欠,还要给大女儿补贴一些嫁妆,支来算去,每个月没有盈余。
丫丫和贝儿还在酒楼吃三顿饭。他时常在宫廷留宿值班。丫丫长大了,有了少女的小心思。跟随在父亲身边,她日益体谅到父亲的不容易。
小时候跟随母亲来到继父家里,继父对他们母子极其好,视如己出,但丫丫小时候恨过父亲,认为是父亲对不起她的母亲,对不起他们姐弟。
后来大一些,她和姐姐偶尔会去父亲那里,母亲令她们带上粮食蔬菜回家接济父亲。父亲鬓角半白,苦读诗书。
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寒冬腊月,父亲将家里所有能御寒的衣物都罗叠到床上,他坐在破败的棉絮堆里,口诵诗书,哈气都是挂着霜冻。
姐姐跑出门去,躲在外面哭泣,她还不能理解姐姐当时的心情。
她寻找火石,要给父亲生火取暖。家里却没有薪柴,她当时很生父亲的气,气父亲不能上山砍柴,坐在家里读这些不能充饥的诗书。
她跑出去,找到姐姐,“姐姐,父亲自己为什么不能自立,还要母亲接济,母亲每天纺纱织布换取钱财,还要养家糊口。父亲不能养家糊口,还要母亲反过来补贴他。我们回去吧,我们回家去,父亲就会自己想办法。”
姐姐哭泣着说:“妹妹,你不能这样说父亲。母亲和继父劳顿辛苦,难道父亲就不辛苦吗。他忍受生活的困顿,苦苦支撑,只为了有朝一日出人头地。父亲比任何人都不容易。”
当时姐姐是这么说的。她不理解,埋怨姐姐不心疼母亲。母亲为什么要救助他,他却不能为家庭付出。
如今她和弟弟来到长安都城,从辛苦劳作的乡村小镇有幸来到繁华都市。都是因为父亲当年承受巨大压力,用他多年的坚持不懈,成就了她和弟弟今天的人生。
尽管她在酒楼做店员,但眼界不同,尤其父亲和母亲的心愿是她能得觅佳婿。得寻佳婿的前提是父亲在朝中任职,自然让她的起点和以往不能同日而语。
母亲有继父照顾,父亲独自一人抚养她和弟弟。丫丫心疼父亲,她想要为父亲做些什么。
丫丫在后厨刷洗碗碟,黄莺在来回奔波传菜。早上出来,她从钱袋子里取出三两银子。
“黄莺姐姐,我可以麻烦姐姐一件事吗?”丫丫犹犹豫豫地说,一脸地难为情。
黄莺是位热心肠的姑娘,看到丫丫表情纠结,就爽快地先应承下来。
“丫丫,和姐姐有啥客气地,什么事只要不是杀人放火,拦路抢劫,姐姐定当帮忙。”
“等我一下。”丫丫跑到大厅。
“秀英姐姐,四份馄饨,一份烧鹅,一份鸭血。十个小天酥。”丫丫将银子递过去。
秀英:“二十文钱。”
丫丫从荷包里取出零钱,交给秀英。三两银子是父亲给姐姐预留的嫁妆钱。
丫丫拿着单子回到厨房配菜,配好菜又借用食盒装好。“黄莺姐姐,你帮我送给贝儿好吗?”丫丫一双美丽的眼眸恳切地望着黄莺。
黄莺直觉得这事哪里有些怪异,她弟弟的饮食为什么要她跑腿。她倒不是怕麻烦,只是思路不对。
“贝儿早上没起来,我呢是新人,中途溜号不好,姐姐是元老,出去一趟名正言顺。”丫丫的解释很合乎情理。
黄莺没做她想,出门顺着丫丫给的地址去了。到了和平坊的一户民居,黄莺前后左右地对照路标,是了,这里没错。
她拍打院子门环,里面呱呱地跑步声,一个小身影出现在门口,随后一个人说;“贝儿,你能打开院门吗?”
王文星打开院门,黄莺一看一大一小齐刷刷站在院门口迎接自己。阵仗很正式。
“王大人在家啊。”黄莺说了一句,这事闹的,人家父子两在家,自己巴巴地跑来给送饭是什么意思。
丫丫这孩子咋想地,没和她说王文星在家。“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