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唐韬略>第451章 武皇后的器重

许菁雯望着丁瑜洲那双精致有神的大眼睛,如纯净的清水一般眨了眨,她喜欢丁瑜洲的这种眼神,虽然宦海沉浮,却始终初心不变。

许菁雯回忆着今日上午与皇后的对话,仔细想了想,确定皇后确实没有对她提及此事。

她发觉丁瑜洲有些失望,无奈之下对丁瑜洲表示出深深的歉意。

这个事情的真相是她所不知道的,却是丁瑜洲所希望知道的,这种事可以算得上是武媚娘心中又一个秘密了。

武媚娘毕竟不敢将所有的秘密全都抛出,更不敢直接都告诉许菁雯,有些秘密告诉许菁雯,无非是有着深层次的考量。

丁瑜洲作为一个资深的历史研究者,喜爱历史,喜爱他所经历过的所有的故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情,他都想去研究,研究这些事情的脉络,希望能够从中理清一丝又一丝牵动着这些事件发展的脉络。

丁瑜洲知道许菁雯不晓得这个秘密,也知道皇后是不会随意告诉别人,对着许菁雯投去理解的目光,说道:

“无妨,你不知道那正常不过,毕竟这是皇室秘密,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够知道的。我只觉得这件事格外奇怪,完全颠覆了我的所有认知,还有这些皇子们一旦长大,对于自己的身世真相,肯定会彻查清楚,对于皇后而言,这都是一个又一个的定时炸弹,处理不好势必会引起风浪来。”

许菁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附和道:

“就是呢,公子,我们的皇后娘娘对外宣称有四个儿子,如果这些儿子都不是她亲生的,以后会不会对她尊敬孝顺还是个问题呀。”

丁瑜洲无声地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不是我们所考虑的事情了,娘娘只让你告诉我这两个秘密,其他不说,自然娘娘有她的考虑吧。”

丁瑜洲无法来回答许菁雯的那个问题,因为他自己也不知晓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但是他断定只有武媚娘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虽然丁瑜洲的认知正在被刷新,但是他的心中多多少少是有猜测的,对于这件事还是有着清醒的认知,因为一直没有机会答疑解惑,只得交给时间来解答。

时间过得很快,龙朔二年的春天刚过,盛夏降临,在满太液池的荷花开了败败了开之后,转眼就到了深秋。

深秋季节是凉爽的金色时节,落英缤纷,舒爽的气候让人觉得格外的清凉。

龙朔二年发生了许多大事,前朝后廷纷纷扰扰不断。

人心变幻莫测,各种事情更是纷繁复杂地上演着,大明宫在李治的极力主张下,开始在原有基础上大肆扩建。

大明宫将成为大唐的三大内宫之一,除了南边的兴庆宫,大明宫将成为大唐辉煌的象征,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不过要说明的是大明宫建于唐太宗时期,扩张形成于唐高宗时期,现在正是大明宫开工扩建的时候。

虽然国事繁忙,大事小情不断,可是大唐的国力与日俱增,大唐国库也在不断的丰盈,在百姓安居乐业的同时,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为大唐锦绣江山表示出了富足强盛的希望和期待。

就当李治沉浸在对于丰收的喜悦和未来的憧憬中时,太极宫内突然传来一件让人震惊和费解的消息。

此消息一出犹如插上了翅膀,顿时传遍长安城。

这个消息给出了丁瑜洲心中疑问的答案,也让丁瑜洲重新认识到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件事着实震惊了朝野,因为涉及后宫事,本该归皇后管辖,所以朝臣们只是议论纷纷,并没有多少人敢对此直言不讳,御史们也像提前说好了一样,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弹劾涉事的某些人。

丁瑜洲知道这件事牵扯皇帝的后宫,若御史弹劾此事,那么弹劾的人便是皇后和皇帝,御史们虽然名义上可以弹劾皇帝,但是实际上可不敢弹劾皇帝,他们敢弹劾权臣,却不感得罪君王,除非君王做了实在过分的事情。

这件事说来,也在丁瑜洲的意料之中,虽然这件事史书并未浓墨重彩的书写,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所记载的。

这件事其实是武媚娘和她的姐姐武顺之间的事情,丁瑜洲虽然没有牵扯其中,却还是被迫间接参与了这件事情的处理。

这件事起源于后宫,也还是牵连前朝,只是前朝大臣们并没有太多人知晓这背后所包含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后来大家才都恍然大悟,但那时为时晚矣。

丁瑜洲很清楚地记得,武媚娘曾经让宫内太监向他传递来消息,特意询问朝野上下对于韩国夫人武顺的态度和看法。

当时丁瑜洲就深感奇怪,为何要问群臣对于后宫一妇人的看法,只是没有多想,公平而又无私地传递给她真实的舆论观点。

其实朝中大臣对于武顺等后宫嫔妃的观点仅仅出于尊敬和从容,并没有任何的偏见,甚至有些人还分不清韩国夫人是谁,甚至连韩国夫人的面都没有见过,可以说韩国夫人的存在,对于武媚娘这位大唐的皇后而言,那可是小巫见大巫。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人物对比。

自从那日丁瑜洲送走了宫内太监,他心中就已经联想到了历史书中所记载的事件,因为他知道龙朔二年对于武顺而言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是一个充满着坎坷的年份。

他与武顺的接触不多,对于武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大婚那日她前来拦路痛骂的场景。除此之外,对于武顺的印象并不深刻,他对于武顺最直接的印象更多来源于史书的记


状态提示:第451章 武皇后的器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