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系统逼我做皇帝>第666章:秦国的对敌之策

秋分之后,粮食入仓。

正值风高气爽时节,萧锐下旨御驾亲征,征讨秦国。

自古出兵,都需要一个由头,这次萧锐攻打秦国自然也不例外,当萧锐决定御驾亲征后,大夏日报发表了一篇“天命所归,神州一统”的文章。文章中首次把小冰河期这个词告诉了世人,同时还有小冰河期的危害以及百姓将遭遇的苦难,都详细描绘。

文章由文采卓著的李明冲亲自润笔,辞藻不仅华丽,而且字字珠玑,尤其是针对未来灾害的描述极其详细,把将来的灾难之世呈现在众人的脑海中。

而大夏乃是上天选定的天命之国,所以其他国家受灾越来越严重,反观大夏越来越强盛,所以只有大夏才能带领人类度过这次危机,而大夏一统神州,也是天命所归。

说直白点,就是告诉世人,老子灭秦国,不是为了私欲,而是为了天下百姓!秦国的百姓们,你们别反抗,投靠大夏才有未来!

至于秦人信不信,那就不是萧锐该管的,他只是需要一个出兵的理由。

而对于大夏百姓而言,则是热烈欢呼,患难见真情,百姓遭遇了灾害才知道自己国家是好是坏,萧锐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当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出去后,百姓奔走相告,热情拥护。

就这样,萧锐开始了御驾亲征。

此时京都已经集结完毕三万兵马,随萧锐御驾西去,沿路中各地士兵会陆续回合,达到藏西州时,和张良整顿的兵马的最终集合,汇聚成一百六十万大军。

此次征战秦军,萧锐全部启用新武将。

任命韩信为兵马大将军,是此次萧锐的副手,兵马的实际指挥者!

韩信率领兵马拿下秦岭三关的功劳,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将此次征讨秦国的总指挥任务交给他,倒要看看他领兵是不是多多益善。

其次,把李存孝和养由基、岳飞从安北调了回来,戚继光从瀛州调了回来,并任命李存孝、养由基、典韦、陈庆之、甘宁、岳飞、戚继光七人为破虏大将军,配合韩信主路,兵分八路,彻底拿下秦国。

霍去病则留在东启北部,戍卫防御,只要元军敢南下,那就狠狠的剁去他们的蹄子。现在的霍去病已经招揽起了自己的骑兵队伍,核心是五千人的重甲骑兵铁龙骑,现在的他完全不惧元国宵小。而安北诸州有冠军侯驻守,也可高枕无忧。

迎着秋风,脚踏光辉,大军开拔!

皇帝御驾亲征,需要走出气势和御驾亲征的威严,自然和普通行军或者急行军不同,速度不会太快,所以赶到藏西州时,耗时一个多月的时间。

随后大军汇合,继续西去,又是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到秦岭三关前。

秋天从京都出发,来到这里天色已经转凉。

为了此次攻打秦国,萧锐准备了充足的粮饷,还有将士御寒的棉衣!反观秦兵,有没有充足的粮饷暂且不说,他们的御寒衣物肯定是不如大夏将士的!

所以这也是萧锐明知秋天出征不合适,却偏偏反其道而行的原因。

征战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秦国占据地利,那大夏就占据一个天时,至于人和现在的秦国已经人心浮动了,人和这方面,自然也偏向大夏。

大夏攻来的消息已经在秦国酝酿了两个月,不敢说人心惶惶,但人心浮动是一定的。

之前大夏和秦国没打过,所以秦兵、秦民都小觑大夏,但是东启区域的丢失,犹如当头棒喝,让秦国上下知道了大夏的强悍和凶猛,他们费尽周折夺下的东启区域,竟然短短时间就被抢走了,而且连五虎上将的蒙毅将军也折戟沉沙,最后只有骨灰被秦兵带回了秦都。而且很讽刺的是,这些秦兵还是霍去病派人护送出的北枢关。

秦国几十万大军折损在东启郡内,速度之快令人折舌,秦人意识到了夏国的强悍,所以此次夏国皇帝御驾亲征,是抱着不灭秦国不罢休的架势,秦人心中更加浮动。

其中压力最大的还是皇帝秦正,原本以为皇帝很好做,一旦做上去才知道很辛苦。听说夏国皇帝御驾亲征后,秦正立即召集大臣寻找对策,最后众大臣都纷纷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所以必须先解决襄王和庄王,整合全国兵力才能对抗夏军。

这下子秦正开始挠头了,如何安内?

苦无办法的秦正决定用最笨的办法,晓以大义,写了一封信给秦羽和秦项,告诉他们夏军的狼子野心,现在国家大难当前,身为秦氏子孙应该同舟共济,共用抵御外敌。

然后派出和秦羽、秦项关系不错的官员,亲自去做说客。

秦羽看完秦正的书信后,犹豫了许久,最后力排众议,否定了谋士的建议,选择了支持秦正。

看得出来,秦羽的三观还是很端正的,不过他也有要求,他的封地不变,而且爵位世袭罔替,可掌握私军,秦正事后不得以任何莫须有罪名恩将仇报。

只要答应这些条件,秦羽愿意认同秦正皇位的正统。

另一边,书信送到庄王秦项那里,却遭到了秦项的反对。他为人城府极深,性格阴沉,认为秦正是故意利用他来对付夏军,打得好盘算,自然不愿意成为棋子。

随后,秦项斩杀了前来游说的大臣,然后送出回信羞辱秦正得位不正,才酿此大祸!

对于秦羽的回应,秦正还算满意,让他世袭罔替就是了,掌握私军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控制在一个范围内,你若真的拉起几十万的私军


状态提示:第666章:秦国的对敌之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