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穿越成皇储>第270章 损失惨重

德国人投下的炸弹并没有发生震天动地的爆炸,只是天空缓缓飘下一团团白色的浓雾,空气中似乎多了一种股刺鼻的化学剂味道。

“什么情况?”

大部分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有人惊慌失措的大叫道。“毒气,这是毒气!!”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创了人类使用化学武器的先河。在当时使用的化学武器主要为窒息性毒剂、糜烂性毒剂。这其中窒息性毒剂主要为氯气和光气,而糜烂性毒剂则为芥子气;估计至少有50965吨用于战争中。

根据官方公布数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化学武器战剂而造成的非致命性伤亡约117万6500人,至少有85000人死亡。

一位作家在采访目击者后描述了当时的可怕场面:“高达30英尺的黄绿色气体在东风的吹拂下缓缓向前推进。这种致命的气体灼伤了协约国士兵的眼睛和肺,让他们呕吐并在痛苦中倒地。数以百计的人在口吐鲜血和绿色泡沫后死去。士兵们的银质徽章和皮带扣也变成了黑绿色。”

经过“一战”残忍的毒气战后,1925年《日内瓦协定书》再次重申禁止使用毒气,各国也都清楚毒气弹的使用只能引起对方同样的报复。因此在二战中,尽管美、英、苏、德等各大国都做了毒气战方面的准备,但大规模毒气战并未在他们之间爆发。

现在这些带有刺鼻气味的白色气体瞬间勾起了某些人20年前恐怖的经历,歇斯底里的大叫起来。

不过他们猜错了,投下来的并不是毒气弹。

标榜为正义之师的雅尼克可没打算使用这种丧心病狂、全世界共同反对的反人类武器。

这是德国最新研发出的云爆弹。

1982年,法国东部城市梅茨有家麦芽厂的粮食仓库发生了大爆炸,4 座几十米高的钢筋混凝土粮食仓库被摧毁,18人死亡,全厂陷入瘫痪,周围的居民也受到极大的惊吓。经过调查,证明没有带进来炸药,那爆炸是怎么发生的呢?原来,爆炸是由工作人员划火柴引起的,而“炸药”就是飘浮在粮库空气中的面粉微粒。在空气中点燃面粉,它燃烧很慢,不会爆炸。但当空气中充满了面粉的微小颗粒时,每粒粉尘都被空气包围着,当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一旦碰到明火,被点燃的粉尘迅速放出热量,把周围的粉尘引燃,在很短的时间内,空气中的面粉颗粒全都燃烧起来,燃烧产生的大量气体迅速膨胀,于是形成爆炸。

后世这种爆炸事件也时不时会发生,面粉厂的面粉尘、煤矿厂的煤粉粉尘、木材加工厂锯末粉尘等,都容易发生粉尘爆炸。

正是受粉尘爆炸灵感的启发使军械专家们发明了燃料空气弹(云爆弹)。云爆弹的主装药为云爆剂,是一种燃料而非炸药。炸药在发生爆轰反应时全靠自身供氧,而云爆弹爆炸时则是充分利用爆炸区内大气中的氧气:在一定起爆条件下云爆剂被抛洒开,与空气混合并发生剧烈爆炸、称为云雾爆轰。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热能,形成高温高压的火球,其温度通常在2500c左右,并以每秒2000至2500米的速度迅速膨胀,达到毁伤目标的目的。

惊慌失措的人们没有注意到这些雾团中心突然爆开一朵微弱的火焰,随即雾团陡然化做一团耀眼的火焰,火焰迅上升变成一朵暗红色的小型蘑菇云,强劲的冲击波瞬间横扫周围的一切。

处于爆炸中心的船只连人带船瞬间被可怕的冲击波撕成了碎片。而远处的船只也在几千度的高温冲击下纷纷自燃,船上的水手们瞬间被高温烫伤烫死。即使离这些火团远一些的地方也有不少人痛苦的捂住脖颈,一幅溺水的样子,面目狰狞而可怕。

雾爆轰对目标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靠爆轰产生的超压和温度场效应,以及高温、高压爆轰产物的冲刷作用。由于云雾爆轰会消耗周围的氧气,在作用范围内能形成一个缺氧区域,使生物窒息而死。

因为不需要自带氧化剂,云爆弹的威力比同样重量的传统炸弹大数倍,又被称为亚核弹,可见它的威力有多么丧心病狂。

港口的空军防卫部队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在云爆弹爆炸的同时已经赶到了港口上空,可惜此时的蚊式轰炸机编队的速度已经超过了640公里每小时,别说是飓风,连喷火都追不上,只能惊恐的看着港口上空升起的蘑菇云。

“首相阁下,首相阁下!”

丘吉尔首相这些天可谓是身心身心俱疲,心力交瘁。太多的事情需要过问,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让他焦头烂额,昨天也是通宵工作了一晚上,一大早正准备小歇一会的时候门外传来秘书的惊叫声。

丘吉尔心里不禁一沉,如此大呼小叫肯定又是什么坏消息吧?果然,冲进办公室的秘书的给他带来了一条噩耗。“希尔内斯、马加特、多佛尔、纽黑文、福克斯通和拉姆斯格特六个港口刚刚遭到德国飞机轰炸!”

丘吉尔的心脏突然好像被人揪住一样,可他也顾不得身体的不适,急忙问道。“德国人派了多少轰炸机?!”

“每个港口二十架左右,加起来应该不超过140架!”

丘吉尔不由的松了口气,区区二十架,就算德军派来的是轰炸精度高的斯图卡,也炸不了几艘船。“那损失怎么样?”

看秘书的脸色已经快哭出来了。“损失惨重!六个港口的大部分船只都沉没了,没沉没的也是伤痕累累,根本不可能出航!”

“什么?!”丘吉


状态提示:第270章 损失惨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