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国潮1980>第463章 醍醐灌顶
米面点心,永远都是两道。不过原料和做法随便,蒸、炸、煮、烙均可。再往后就是四大碗,大约都是些汤菜,如东坡肉、狮子头、汆三片、卤煮炸豆腐,专为就饭吃的,所以也叫饭菜。此种菜品一上,跟着就吃饭,是为筵席程序的最末。也就是说标准的官席至此就该结束了。”

“值得一提的是,出于这种宴席需提前预定的特性。饭庄子还有冷庄子和热庄子之分。冷庄子虽有门面但平日不开业,没有固定的厨师和堂倌,甚至连家具台面都没有。客人预定宴会规模和日期后,再去临时招请‘口子行厨师’,由口子厨的领头人代办一切事项。不用说,冷庄子多是在交通不便的冷僻之地,才会采取这样的经营策略。”

“而热庄子就都是好地段了。每日营业,有固定的厨师、服务员、除了承办大型宴会以外,往往也会备出一个餐厅、或是一些单间雅座招待零散顾客。所以,热庄子也会像大酒楼一样,有一些独到的拿手菜。比如聚贤堂的炸响铃双汁,福寿堂的翠盖鱼翅,同和堂的天梯鸭掌。”

“总而言之,过去那些大饭庄盯紧的顾客都是政府各部门、达官显贵、社会名流、大商人等。吃的是仪式感和尊贵感,务必要繁花锦簇,奢侈靡费,好营造出富贵体面的场面来。而真正要吃味道,去饭庄子并不是太合适的。反倒是小馆子和酒楼才有这个长处,能见到火候菜和细致菜。”

“说到这里,我还记得宋先生曾经花了四百大洋,请朋友吃过一次北平仿膳的一百零八道全席,完全如乾隆皇帝所食的菜单那样。而他的评价或许对你有用。宋先生当时对我是这么说的,‘不能说不好吃,但各菜之味,总是差不了多少,大约是那些御厨总是用高汤加口蘑调味,固然味道极鲜,但每一种都这么做,又有什么意思呢?要说唯一出奇的本事,倒是他们能在菜上做字。什么万寿无疆,天下太平,摆盘和造型极其美观。这与西洋人喜欢在点心上留字的风气有些相近,但无疑手段却更高明得多。”

康术德的这番话在宁卫民的心中盘恒了良久。

他脑子反复运转,消化着,完全想出了神。

不知过了多久,他长长吁出一口气,心里已经彻底豁然明朗,就如同外面蓝天白云的大晴天一样。

他不但终于知道了自己选哪处地址最为合适。

甚至还醍醐灌顶一样,明白了许多的额外的事儿。

比方说,为什么天坛北路87号用来开办御膳饭庄,就怎么也盖不过北海仿膳和听鹂馆去啊?

最后几乎落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

他现在已经想明白了,那不为别的,就是因为排场和空间都不够。

曾经的御膳是把饭庄子当做酒楼来经营了,立足点居然放在了散客和便席上。

可饭庄的菜品在口味上又先天及不上酒楼。

你有精细菜吗?你有火候菜吗?你有独树一帜的绝活吗?

你有的不过是杜撰出来的“满汉全席”的噱头,和正式官席御宴的历史文化背景。

偏偏这些优势就没发挥出来,全给憋住了。

而那两家本已天下闻名老字号,卖烤鸭子的和卖包子的,为什么又会日渐式微,越做越惨淡呢?

那是因为一个不过是普通饭馆的成色,一个甚至就是饭铺的底子。

居然就要凭这点小手艺,背叛了他们的顾客群,非要去挣酒楼的钱,甚至是饭庄的钱。

那当然是痴心妄想!德不配位啊!

谁也甭怪,就怪你们自己乱了自己的定位,忘本啦!


状态提示:第463章 醍醐灌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